為什麼總是對周圍的人漠不關心,卻對陌生人心生憐憫?
查看全部 34 個回答
回答1
2023/11/18

ADVERTISEMENT

啊,我能說,這是你的誤解嗎?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

在你家,兄弟兩個人,你有一個哥哥,因為家庭條件的限制,哥哥結婚,沒有單獨買房子,你們一家住在一起,後來哥哥有了自己的孩子,也就是你的小侄子出生了,一家人歡天喜地。開始你覺得小孩子真好玩,也很可愛,沒事就喜歡逗他玩,陪他玩。

但是時間久了,等他三四歲的時候,正式人煩狗厭的年紀,沒事就哭,沒事就鬧,甚至還會打人、罵人。這個時候他在家里哭的時候,你什麼感受?煩死了,恨不得揍他一頓,因為你知道他是因為老是看電視,不讓他看哭的,鬧得,或者老是玩游戲,不讓他玩,讓他休息一會他不聽,哭鬧的。所以你懶得搭理他。

可是當你走在大街上的時候,一個同樣年齡的小朋友,站在一個角落里哭泣,茫然的看著周邊,你會覺得,哎呀,誰家的小朋友,怎麼哭的這麼可憐呀,發生什麼事情了嗎?家長呢?怎麼沒人管管,沒人問問呢?甚至你會上前問問怎麼回事。

ADVERTISEMENT

但是你卻沒有留意,站在遠處,氣的兩眼冒火的孩子的家長,因為他要買玩具,而且已經買了很多個了,他還是要買,因為被拒絕,在哪里上演苦情戲。

所以,人不是對周圍的人莫不關系,而是,因為太熟悉,因為離你,周圍的人身上發生的所有的事情,你都知道來龍去脈,甚至你都參與其中,自然,好,為什麼好,你是知道,不好,為什麼不好,你也知道。自然,我們對待熟悉的周圍的人的,說話、做事,都是不刻意的,都是直接了當的,屬于潤物細無聲的。

對陌生呢?他苦,不知道為什麼,你只看到了表面的現象或者結果,你的憐憫之心來的快,去的也快,里面有表演的成分,有共情的成分,有夸張的成分,但是你行動起來,去為他做點事情的動力比較低,或者你也只會做一次,不會持續,這其中也有自我滿足的成分。

ADVERTISEMENT

所以呀,自家的孩子,在煩,你會罵罵咧咧的對他持續的好,對陌生孩子人的憐憫,你會流眼淚,你會用華麗的辭藻表達,你會耐心的幫助一次,但是你不會把別人的孩子接回家照顧。

換句話說,不是不關系周邊的人,只是對于熟悉的人不需要演戲,對陌生人的憐憫,不用負責而已。

你說呢?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3/11/18
一個魔方。你就看一眼,看見是紅色內個面,你覺得煞是好看,心生歡喜。或者你碰巧看見是黑色內個面,你覺得陰暗骯臟,心生厭惡。這是看一眼的前提下,你馬上得出來的判斷。假如這魔方是你的,你有空長時間把玩,能把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3/11/18
今年我去醫院換藥的時候,在大門外的廣場上看到了一老一少。老的那位老婆婆穿著條棉褲,手里攥著一大袋子藥,她看起來枯瘦的很,約莫有個七八十歲的樣子,坐在台階上,顫巍巍地拿手擦眼淚。另一個是位女孩兒,我看年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3/11/18
單位一個女同事,33歲,未婚,目前也沒有戀愛,也沒有興趣戀愛。她養了一只貓,很愛這只貓。她認為貓比男人靠譜。養好貓是很麻煩的,要給貓買吃的,玩的,平時要給貓洗澡、鏟屎,還要帶貓偶爾去美容、按摩、體檢等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3/11/18
部分原因是祖傳基因影響。人還在大自然當動物那會兒,對環境的應激反應在進化過程中參與到基因編寫。原始人一波出去打獵,被老虎吃掉同胞,大家就會產生意識老虎這種動物是有危險的;原始人一波出去打獵,在山洞前遇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6
2023/11/18
因為「你愛全人類,卻不愛具體的人。」具體的人有缺陷,你在他/她身上看到了人性丑惡的一面,所以你無法愛具體的人。你周圍的人就是具體的人。而陌生人是你想象中的人,他們離你很遙遠,并沒有展現出那麼多陰暗面,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3/11/18
缺愛,渴望愛,也希望給予別人愛。你的漠不關心是他人對你態度的投射,而對陌生人的同情則是你真實感受。想明白這個事情能讓你開心起來麼?好像不行,也許你更應該問的是,我如何才能開心起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3/11/18
因為我們對陌生人不需要負責任,自己周圍的人總覺得有義務去幫他們。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3/11/18
1,對周圍人漠不關心,而對陌生人心生憐憫,可能是因為這樣做,能夠以最低的物質成本和心理成本,來維護我們自己是一個善良有愛、溫暖向善的道德好人,這樣一個自我良好形象。周圍人有血有肉、有口臭有油頭、蹺二郎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3/11/18
「愛抽象的人容易,愛具體的人很難。」因為對陌生人不了解,ta更像是存在于我們的理念之中的抽象的美好的人,除了ta的悲慘處境,再看不到其他。對抽象人的關心與悲憫能夠輕易地讓我們享受到道德上的崇高感、自己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3/11/18
對陌生人的憐憫,就是另一種形式的對自己的憐憫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3/11/18
因為很多人總愛抽象的人,而不是具體的人。羅翔老師有段話,可以用來解釋這個問題。@羅翔說刑法 (我這樣引用回答應該不犯法吧,瑟瑟發抖)陀思妥耶夫斯基告訴我們要愛具體的人不要總是想著愛抽象的人知識分子的一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3/11/18
不要瞎說小心我告你灰謗我哪有對周圍的人漠不關心?我明明是對所有人都漠不關心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3/11/18
因為不仁。仁者不離其本、不離其所處的環境,是故《論語》有云: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周圍的人是自己真正能夠影響和改變的人,對他們漠不關心,意味著啥都可以不用為他們做,一門心思地為自己。陌生人很多時候都是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3/11/18
向上看都是缺點,向下看都是苦難,自己在中間……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3/11/18
這個問題特別適合上羅翔老師書里的一段話:愛不是愛抽象的概念, 而是愛具體的人; 不是愛「人類」, 而是愛「人」。有許多偉大的知識分子都非常愛人類,但他們卻很難愛真正具體的人。有一個叫盧梭的人, 曾經寫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3/11/18
平時大家生活在一起,鄰里鄰居的,表面上相安無事,但內心里還是有波浪的。只不過基本上都有隱忍。但心里都知道誰誰誰如何如何愛笑話人,誰誰誰愛挑撥離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于是,就形成了對周圍的人漠不關心的局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3/11/18
真正有慈悲心的人,其善舉及善念是不分親疏遠近的。所以,兩種情況。其一是一種投射。當一個人被周圍的人忽視,邊緣化一樣,現實里也確實存在像這樣透明的人,那麼這個人對周圍的人也會選擇視而不見、漠不關心。陌生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3/11/18
這還不簡單,向陌生人展現憐憫是成本最低的自我滿足的渠道。為身處戰火紛飛的人們祈禱,其實對他們一點幫助都沒有,但是自己得到了滿足,我真是一個富有同情心的大好人。給遇到的乞丐10元施舍,從今往后我可能再也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3/11/18
因為周圍的人會對你產生威脅,你要保持自己的舒適距離,所以必須以漠不關心來平衡地理位置的過近。但是陌生人離你過遠,你卻又要以心生悲憫去共情以至于產生他們離我很近的錯覺。因此你會發現,人既要成為群居中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3/11/18
因為周圍的人你都認識 ,基本上認識十年以上的 都知根知底了 很難關心別人 ,陌生人基本第一次見面 誰都不認識 。所以善意更多 而且陌生人的善意其實是很單純的 ,因為他不認識你 你不認識他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