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打了幾百年都沒說缺糧,為何諸葛亮總缺糧?
查看全部 17 個回答
回答1
2023/12/01

ADVERTISEMENT

你要理解這個問題,你必須得看一下地理,你看不懂地理,你就沒辦法理解諸葛亮運糧到底有多困難。

先問大家幾個問題,第一,你覺得古代什麼東西運力最強?第二,你知道秦嶺,淮河,這一條線在中國地理上面的意義嗎?第三,你知道什麼叫做分水嶺嗎?

首先第一個問題,古代什麼東西運力最強?那肯定是水運!要不然每年封建社會投那麼多錢扔到大運河里面,到底圖個什麼?事實上,曹操跟劉備,在漢中地區對打的時候,當時就是依靠著漢水,從下游溯流而上運送糧食給漢中地區的曹操軍隊補給,黃忠打的《定軍山》就是卡住漢水的一個釘子。

我們大致看一下方位,曹操運糧來的方向是東邊兒,而諸葛亮要打的是漢中的北邊。也就是說諸葛亮是沒有辦法利用漢水運輸糧食,當然后面有一位蜀國丞相曾經也想通過汗水去功伐天下,這里也就不多做贅述了。

ADVERTISEMENT

總之曹操的那條路你走不通,那有沒有其他的和能夠幫助諸葛亮運糧呢?

這就要扯到第二個點,諸葛亮要跨越的是什麼地區,也就是說諸葛亮出祁山要走什麼路?沒有路!古代發展都是依靠著河流沖擊出來的,河谷不停前進,然后走出來一條又一條路,但是諸葛亮要跨越的地區是秦嶺,秦嶺在中國地理上面所占據的分量那是相當重,不僅是800mm等降水線,而且還是零度等溫分界線……

其中最最重要的一條秦嶺是一個分水嶺,也就是說以這座山作為邊界山的一邊是流向一條河的,另外一邊是流向另外一條河的中間是不會有交叉的,說的直白一點兒,沒有一條河能夠完整的穿越秦嶺,你要跨過這個地區,你必須得走山路,走小路,這些路都是前人通過不停的摸索才走出來的,想依靠水路大規模運輸糧食,不可能,也不會給你這個條件。

ADVERTISEMENT

這就是為什麼秦嶺這個地方從古至今,一直都讓很多軍事學家頭疼,當初秦國攻占巴蜀兩國,說實話也真的是有內應,幫忙才能拿的下來,其中幫忙秦國落腳的第一個地點就是當時在漢中地區的一個屬國。

而且說實話,越過秦嶺,你如果有漢中這個基地作為保障,糧食,兵馬能夠源源不斷的從漢中這個基地補給到前線,那一切還好說,但是問題是什麼呢?首先第一點漢中地區經過劉備和曹操的大戰,糧食老百姓全部都已經被搶的差不多了,曹操幾乎把整個漢中給搬光了,劉備這邊呢也沒辦法,最后只能夠讓一些益州的老百姓,去填補漢中地區的人口,但是說實話,這個填補的效果有限。

而且曹操可以通過漢水運糧,是運人口過來,但是劉備這邊不行。不僅丟了荊州,而且孟達都造反了,導致劉備這邊想要通過汗水補充在漢中地區的老百姓和糧食,這是不可能的,諸葛亮要想把糧食和軍隊運過來,那還要再翻越,益州到漢中這一片崇山峻嶺,雖然這個路比較安全,而且走起來比祁山那條路要好,但是還是難走啊!

ADVERTISEMENT

所以說諸葛亮能夠打成這種樣子,真能算得上是一個奇跡,這就不是人走的路!尤其是在對手有了防備的情況之下!你說諸葛亮靠什麼東西去撬開對方的嘴呢?沒辦法!少數幾次看似成功了,有希望了,結果被人給霍霍了。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3/12/01
諸葛亮缺的不是糧,而是運糧不便。當年秦末漢初時,韓信來了一招「暗度陳倉」,成功迷惑楚軍,最終擊敗章邯,幫助劉邦還定了三秦。而韓信當時能取得勝利,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他迅速占據了陳倉,而這就意味著,當初從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3/12/01
因為諸葛缺糧、或者說所謂的運糧困難就是個偽命題其實,只要把諸葛幾次北伐的經歷梳理一下就能看出來了第一次北伐,街亭大敗,肯定不是糧草問題第二次北伐,攻取陳倉不克,按三國志記載說是糧草不夠,只帶了二十天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3/12/01
黑鼠們連歷史都開始篡改了。這麼說吧,中國人真正不缺糧,能敞開肚子吃喝,是到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事了。1993年中國最后全面廢除了糧票,這才標志著中國人不為吃飯犯愁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3/12/01
戰國打了幾百年不缺糧????????別的不知道長平之戰也沒聽說過?秦趙不都缺糧嗎!ε=(′ο`*)))唉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6
2023/12/01
哪個王X蛋說「戰國七雄打了幾百年都沒說缺糧」讓他站出來我認識認識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3/12/01
葛公北伐并不是缺糧,而是運糧不便。畢竟呂后時代的武都大地震,改變了漢水的走向,一分為二。韓信走陳倉故道的時候,地形是這樣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3/12/01
因為問題前提錯誤。早在春秋時期,魯僖公十三年,晉國就因為饑荒而向秦國買糧食。秦國國內分為兩種態度,一派主張賣糧食,一派主張趁機伐晉。秦穆公采納了前者的建議,于是運糧船從秦都雍到晉都絳接連不斷,幫晉國緩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3/12/01
韓信能成功,項羽幫了太大的忙,項羽殺了投降的子嬰并把秦地封給三王,徹底失了秦人的民心,反倒是劉邦入關中約法三章秋毫無犯,秦人民心歸附,所以暗度陳倉之后所向披靡,歸根結底還是項羽封的三秦王不得人心。并且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3/12/01
因為諸葛亮不行啊蜀粉或許會說地震影響河道,然而他們不會告訴你,提出這個理論的歷史論文有牽強附會之嫌,所以也有論文專門反駁這個理論,這個說法不是什麼不可辯駁的事實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3/12/01
誰說不缺糧???只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主要史籍《左轉》《史記》《戰國策》等等都是竹簡,惜字成金,很多戰爭只簡單記載了發生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3/12/01
需要考慮運輸成本。以古代的科技水平,運到前線的軍糧只剩百分之一是有可能的。運輸成本需考慮距離,山地,水路。戰國時期相比三國時期運輸距離短(國家小),無山地(沒有翻越秦嶺這種操作),很多地方都能用水路運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3/12/01
戰國七雄沒缺糧。沒缺糧白起為什麼要坑殺降卒?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3/12/01
長平之戰里趙國不就缺糧麼,秦國為了不缺糧都讓秦王親自去征民夫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3/12/01
戰國怎麼不缺糧,孫子兵法從一開始就很強調后勤(糧食運到邊境就行了,之后靠搶劫)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3/12/01
啊?那你猜趙括為什麼輸了長平之戰?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3/12/01
多多讀書吧,至少中學課本上的《逍遙游》要讀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