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隘之所以成為關隘,當然因為繞不過來啊!
這是我用高德地圖截的衛星圖。
來我蹲在居庸關,你繞一個我看。
居庸關守的,就是太行八陘最北端的軍都陘。
現代從張家口到北京也才圖上四條路,其中除了居庸關這條路,別的地方都得挖隧道挖過來。
那繞大圈不走居庸關行不行呢?
我把地圖拉遠一些,下圖就是京西太行山脈所有通道。(現代高速都不修的地方就別指望古代人能飛過去了。)
顯然左下角去高碑店的山路也短,也好走。
嗯,恭喜你解鎖太行八陘之一的飛狐陘。
嘿,這不巧了嗎,這條路上也有個關隘——紫荊關。
它長這樣,沒有居庸關那麼雄偉,但古代你想過來高低不得脫層皮?
你說那不還有兩條路呢嗎?我紫荊關也繞開行不行?
嘿,你猜這里為啥有個村叫倒馬關村呢?
你能發現的路,古人當然也知道——
太行八陘:對啦!又是我!這里叫蒲陰陘,當然得有個門啊你說是不是?
是的,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三座關隘封死了從內蒙進入華北平原的通道,合稱「京西三關」。
(倒馬關遺址沒有修復,沒啥觀感,就不放圖了)
那你說逼急了我還可以走這兒啊!不就是深山溝嗎?不就是道遠難走嗎?我主打一個出其不意,拿出鄧艾偷渡陰平的決心,這山溝我鉆了!
再給你一個不幸的消息,這里是現代著名的旅游勝地——野三坡,其中有個景區,叫龍門天關,有個景點,叫大龍門堡。
你倒是繞啊?你還往哪繞?繞東北走錦州-山海關?還是繞山西走平型關、雁門關、娘子關、固關?
PS:明朝土木堡之變,明軍全部野戰精銳折在了張家口-大同一帶,得勝的也先想趁虛而入攻入北京,結果就被擋在了居庸關。
心急火燎的也先分兵監視居庸關,自己率主力攻破紫荊關進了華北。後來在北京城下被于謙打的頭破血流,從紫荊關跑回了關外。留著監視居庸關的那部分兵力在撤退時差點沒讓居庸關守軍打死。
PPS:為什麼土木堡之變那麼令人扼腕嘆息,因為土木堡就在懷來,據居庸關不到50公里,雖然明軍此前損失慘重,但主力尚在,只要明軍進了居庸關,十余萬明中央軍站居庸關城頭,那就是全拿繃弓子他瓦剌人也扛不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