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管理者,這種一面之詞聽得多了,見到的第一反應就是「另有隱情」。
像這種反常的事,基本就是只說了對自己有利的部分,而故意隱藏了不利的部分。
你還不能說他撒謊,但確實達到了搬弄是非的效果。
事后追究離職員工責任的事,20多年來我只見過一次。
是我在某互聯網平台創業時,曾經送進去過幾個。
即便其中兩個人怕事情敗露,早早離職了,但法網恢恢,證據確鑿,還是被送進去了。
原因就是倒賣平台信息謀取暴利。
我們的客單價非常高,賣的又都是非標品,所以信息特別值錢。
很多時候,一條信息就能讓販子賺幾千上萬。
這幫販子就會分個幾百上千給內部這些蛀蟲。
創業初期,各種系統和制度都不完善,讓這幫人鉆了空子。
以至于他們囂張到什麼程度?
聽到公司要辦他們的風聲,幾個人居然還敢竊取大量數據,揚言要跳槽到競對搞死我們。
但其實我們當時已經做好了準備,為此還招聘了幾位有經濟犯罪刑偵經驗的公安和法官坐鎮收集證據。
他們邊叫囂我們邊偷著樂,心想著要真跳到了競對,咱們是不是就把競對也一塊辦了呀?
可沒曾想,競對有明白人,通過眼線得到消息我們玩真的,即便在巨大利益誘惑下,依然硬是沒要那幾個貨。
害得我們空歡喜一場,最后只是起訴了幾個個人。
最重的一個判了兩年多有期徒刑,這還是在全力配合追繳贓款,并作出積極補償的前提下。
雖然我不是律師,沒去庭審現場,但在場場律師說,那幾個貨慫得很。
別看之前叫喚得歡,自從收到律師函就沒動靜了。
等真收到傳票的時候,一個個打電話來哭爹喊娘地求饒,甚至上到80歲的老母,下到8歲的孩子都一塊哭著求情。
聽那幾個老公安說,這種初犯一般心理素質都比較差。
那些心理素質好的早就成慣犯了,也不會只犯這麼點事就被抓,那種人其實很難碰到。
最多的就是這種愣頭青,見錢眼開,一沖動什麼錢都敢拿。
因為當時就沒想明白,所以完事就后怕。
等動真格上法庭了,好多都直接尿褲子。
而且這幫人還都是有家有室的,家里一般也都是正經人,一輩子沒經過什麼大風大浪。
寶貝兒子被人告了,坐在被告席,眼瞅著要進去了,那基本就是砸鍋賣鐵,要啥給啥。
現在這個年代,有了互聯網,很多時候下載點信息,拷貝粘貼一下就可以犯罪。
很多人覺著也就是動動手指有什麼的,怎麼能算犯罪呢?
可別看你動作小,造成的危害可不小,往少了說是經濟損失,往大了說就是侵犯個人隱私,危害公民人身安全。
每次接到騷擾電話,我心里都暗罵這幫信息販子,早晚有一天被抓起來。
還有做金融的,幫客戶包裝信用記錄,最后嚴重逾期造成壞賬的。
這些人跟騙子有什麼區別?
我做金融這麼多年,對這種拿著工資騙公司的行為深惡痛絕。
只不過我們做汽車金融,金額小沒人搭理他,真有一天積累多了,一個都別想跑。
我們互聯網公司尚且如此,更何況那些銀行和大國企?
你以為是占公家便宜,但公家是誰的?
有些人還覺著這種坑公家錢的人是英雄?
那讓他把你存錢那家銀行的錢挪用了唄?
到時候你取不出錢依然鼓掌叫好?
自己屁股干不干凈自己最清楚。
如果不干凈,就別等見了血才知道疼,早點積極配合,我們的政策不是「坦白從寬,抗拒從嚴」嗎?
爭取寬大處理吧。
如果真是干干凈凈,一塵不染,那你來網上問這種掐頭去尾的問題有啥意義呢?
身正不怕影子斜,要是我,搭理他一句都算輸。
直接掛了電話標記他騷擾,回家繼續吃得香睡得熟,一覺無夢到天明。
反正收藏你也不看,點個贊意思下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