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為啥會沒察覺到吳三桂降清了?
查看全部 17 個回答
回答1
2023/12/01

ADVERTISEMENT

李自成對關外信息掌握得絕對不夠,他都沒察覺有這麼一個清帝國會是他真正的對手。更沒察覺到吳三桂能左右順還是清的生死。

在古代,一個普通人他能了解到的人文地理社會信息,方圓超不過百里。你就在現代,很多人了解到的人文地理社會信息也不會大多少,除了他自己生活中親歷感受的,就剩下網上看的,書本上教育的。在不接受系統的教育和沒親自去某地去了解,他很難對超出自己生活范圍或者認知范圍有更準確的理解和正確的判斷。這也就是網上到處都是地圖炮的原因,不了解,沒認識,再加上傲慢與偏見。

對于李自成來說也是一樣。李自成他對關外的戰略信息掌握就絕對不夠。無論從1616年開始努爾哈赤起兵造反還是從1592年開始抗日援朝,李自成對這些關外重要事情了解得絕對不充足。

ADVERTISEMENT

如果李自成對這些戰略信息了解得充足,他對待吳三桂和關寧軍閥是一定要拿到手,不可能只給一個侯爵。他可能都不知道關外的那個清帝國到底是個什麼帝國,吳三桂這些關寧軍閥跟誰打成了什麼樣,遇到的什麼窘境,他了解的絕對不夠充分。如果他了解得非常充分,也對關外有充足的認知,那麼吳三桂以及關寧軍閥一定是扭轉戰局天秤的最重要的一個砝碼。相反,多爾袞對中原的信息掌握得絕對比李自成了解得多。清朝給吳三桂開的價相當于貸款封王,最后這桿子事給清王朝還埋了禍根。但人家也知道,明軍戰斗力強不強在于能不能吃飽飯。你給人吃飽飯,人家就攻無不克。所以多爾袞選擇了給吳三桂貸款封王列土封疆,哪怕後來給自己造成大麻煩。再說一個事情:多爾袞打進北京的第一件事還真不是剃辮子,而是造大炮。

ADVERTISEMENT

這個造大炮的目的是干什麼?對付順軍。如果不是對付順軍,那麼就是對付多爾袞意識和認知里潛在的敵人,或者是其他藩王勢力,異或明朝的副行政中心。多爾袞通過多次戰爭,收買晉商,招降降將等,對整個中原的信息了解和認知已經達到了一定程度。要不然人家進北京之后第一件事造大炮干嘛?

劉邦手下有蕭何韓信張良,劉備手下有諸葛亮,苻堅手下有王猛,朱元璋手下有劉伯溫,這些謀士只是動嘴皮子?可不只是出謀劃策的,而且還是幫助你這個成事之人獲取戰略信息和提高認知能力的。李自成為啥沒察覺到吳三桂會降清?吳三桂最早是找李自成的,但是李自成就沒察覺到關寧軍本來就被清軍處于走投無路的狀態,也沒察覺到給關寧軍吃飽飯關寧軍就能大幅度提升戰斗力,更沒察覺到清軍是個什麼級別的對手。

ADVERTISEMENT

而且李自成的謀士團隊比他李自成的認知能力還差太遠。其實吳三桂只是關寧軍閥的一個頭子,你把吳三桂換成關寧軍閥另一個人他也是這種窘境。你把吳三桂家眷綁了,關寧軍沒糧食,那麼關寧軍閥不會為了生存換一個頭領?清軍不會有糧食給關寧軍收編了?這些東西對于李自成他掌握麼?李自成對底層了解和認知非常強,這個是他的優勢,所以有了「闖王來了不納糧」,明遇到順就是一邊倒;但是李自成對這些軍閥的認知和邊關環境的認知不夠,自己的謀士團隊也不夠強,沒有洞悉天下的那種人或團隊幫他,所以李自成就沒意識到這個真正的困難。

就知乎上這些人,很多人對河西走廊和幽遼朝走廊的戰略地位就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隋唐兩代玩了命的打高句麗,楊廣不顧勞民傷財,李世民不顧積勞成疾也要打高句麗,為了啥?最后李治收復遼寧和朝鮮半島是為了啥?怎麼隨著時代變遷,認知能力變差了呢?你再多想想,抗美援朝戰爭的意義是啥?李自成出身底層,謀士團隊的認知能力還不如李自成本人,這不怪他李自成。

但你21世紀了還意識不到,那就是你的問題了。

話多說點,我畢業工作之前,對南方的了解也只是從旅游,課本,和媒體輿論宣傳得來的,工作之后,我的認知刷新了一遍。現在我走過大半個中國了,對中國整個環境多少都有了了解,自然不會對全國各地像地域黑那樣傲慢與偏見。很多人可能連中國的大好河山都沒去過,大東北大西北大西南他們都沒去過,生活范圍就不大,自然而然對其他地方存在認知錯誤,再加上部分利益團體和境外勢力造謠煽動,就成了地域黑。你地域黑是小,對全國的認知出問題是大,影響你自己的見識,工作,生活,甚至潛移默化影響你的家庭。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3/12/01
當時,正常人不會覺得吳三桂要降清。大順開的條件是直接封候,給糧。要知道當時劉宗敏也不過就是個侯啊,糧更是硬通貨,有糧養兵就有了更大的政治資本。此外,他爹等一家老小也在大順手里。而滿清那邊給的什麼條件?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3/12/01
原因有很多,很多答主也指出的非常明白了,但其實根本原因還是因為李自成壓根就沒有意識到,清軍已經成為了他爭奪天下的最大阻力。在他心里,可能壓根就沒拿清軍當回事,以為攻破北京之后,統一大業就完成了呢。。。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3/12/01
察覺到了又如何,多爾袞的價碼是李自成不可能開出來的。多爾袞允許吳三桂保留一定的私人武裝。一支聽命于吳的獨立部隊。李自成可能嗎?隊伍還帶不帶了?除非李自成聲震華夏讓吳三桂認定大順必然輕松打爆大清,吳三桂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3/12/01
李自成手握吳三桂親爹,就如同康熙手握吳三桂親兒子。他們都沒想到吳三桂心里根本就沒有天理人倫這個東西。說實話看了吳三桂我充分理解了傳統封建社會儒家倫理綱常的必要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忠孝互相依存,你如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6
2023/12/01
主要原因項元老已經說的很清楚了。我從軍事角度說一個原因:李自成雖然知道吳三桂跟東虜打仗,但是不知道吳三桂被打出了恐清癥。從滿清入關后吳三桂的表現看,他對八旗的戰爭能力和殘暴作風有深刻認識。他本人的業務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3/12/01
消息閉塞是真,古代消息傳遞的效率差到今人無法想象。更重要的是吳三桂降清是所有人都沒想到的。別說李自成了,清一方面估計也沒想到。 多爾袞是在山海關坐山觀虎斗不是等吳三桂與李自成消耗差不多了再出手,這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3/12/01
一個人可以左右天下大勢,左右順與清的勝敗,李自成卻僅許個侯爵給人家,丟死人了。還是一大群人大談底線的,政治居然去談底線,政治什麼時候有過底線了?就像張三可以決定A公司(百億市值)的存亡,然后A公司高層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3/12/01
普通人或正常人根本當不了開國之君,用普通人或正常人為李自成及其幕府辯護的,怕不是說李自成政權核心就是個廢物,其失敗情理之中?歷朝歷代開國期濫施恩賞才正常,穩固后再整頓清理,剝離實權或清剿,劉邦開了的頭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3/12/01
因為西邊來的李自成并沒有意識到山海關的價值。更沒意識到山海關、吳三桂對清朝的價值。開價嘛,自以為是的太多了。在李自成這里,一時間順風順水,自然認為吳三桂的投降不過是理所當然的。但清朝這邊不這麼看。滿洲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3/12/01
闖王最難受的是前期各種奮斗太過坎坷,前期起義經常不剩下幾個,沒有多少核心班底,當然也沒有機會去攢這個班底,沒有根據地,而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3/12/01
吳三桂也不是當時就降清的,他不是為了勤王而暫時和清軍合作嘛(doge)其實看了大家的回答,也都知道了吳三桂投清本身就很讓人意外。但我覺得李自成等人還有一點也沒想到,他們也沒想到清朝真的要入關奪取天下(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3/12/01
據《韃靼征服中國記》所載,李自成是受滿清保護的,他沒想到當他占領北京后,滿清就反過來打他。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3/12/01
李自成長期的身份是流寇,可能就沒那麼高的政治敏銳度。李自成對后金的軍事實力和野心都沒有充分的認識,就沒想過后金入關爭奪天下的可能性。腦袋里就沒有后金入關的概念,怎麼會想到吳三桂降清呢?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3/12/01
誰能想到小吳這麼沒節操居然不管自己親爹死活。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3/12/01
他沒想到吳三桂遭遇了「我,秦始皇,打錢」形式的詐騙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3/12/01
關羽為啥沒察覺到彌芳要投降東吳 因為糜芳在蜀漢集團中資歷是比較老的 從徐州那會就跟著劉備 加上外戚的身份 按正常的腦回路是絕不會投降東吳 但他後來就是投降了 可能吳三桂也是這個腦回路吧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