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部下個個能征善戰,怎麼就預料不到狡兔死,走狗烹的結局?
查看全部 50 個回答
回答1
2023/12/03

ADVERTISEMENT

普通人讀歷史,之所以感覺歷史寫得像童話,就是因為不過腦子,習慣性地把歷史人物貼上標簽。最經典的就是,一部分是好人,一部分是壞人;打天下的時候忠心耿耿,坐天下的時候狡兔死,走狗烹。殊不知讀歷史要結合客觀世界與現實利益來看,理解歷史人物要結其合所在位置和立場來判斷局勢,才不會發出「他真是個自毀長城的傻叉昏君」的感慨。

假如你是皇帝,你是希望群下相互分散獨立還是結黨抱團?你是希望政局中出現一個個實力越來越強的豪強世家還是一個個聽話好控制的政壇新人?你是希望所有人都聽命于你還是有人分割你的權力?

皇帝可以高高在上,無非是因為他可以決定別人的升降沉浮,掌握別人的生死榮辱。如果官職都由過去的功臣占據,功臣死后由他們的孩子來繼承,朝廷用人大部分都由功臣推薦任免,一個個驕兵悍將居功自傲,而且各個形成勢力成為一方豪強,你說,皇帝還拿什麼管人呢?會不會對皇權造成威脅?

ADVERTISEMENT

所謂功臣,是對一個人前半生的肯定,當他成為功臣的時候,就站在了政治生涯的分界線上,此前,為君主而戰;此后,為自己而戰。要麼選擇急流勇退,要麼就等著成為帝國的隱患然后跟皇帝決戰,而古代中國社會是一個貴族無法久存的社會,帝王家出于自己權力延續的私心,不斷砍伐功臣貴族,使之無法長期存在積攢勢力,讓社會呈現出一堆細碎的土豆狀態,你們都是個體戶,只有老子皇家才能天下第一,不可能讓你有機會發展成巨無霸。而底下人結成勢力(諸侯、節度使、官僚集團東林黨、軍閥)的王朝,基本上全都沒有好下場。所以「功高不賞,待過而罰」是一種皇家內在利益趨動的必然邏輯,決非人情厚薄可以概之。所以殺功臣是每一個致力于國家長治久安的統治者的必備功課,這就是政治,從來都不講人性。

ADVERTISEMENT

所以太上忘情,所以天地不仁,所以君主治理天下的內核都是道家思想,工具是法家,外衣是儒家。

而政治上的失敗者,一多半是在得意忘形的時候被人家下藥的。

善待功臣,可以擴大和鞏固統治的社會基礎,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反過來看,并不是一定要善待功臣,國家才可以長治久安,這是一個有違道德人心的命題,也是一個殘酷的命題。劉邦即位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屠戮功臣,而從文景到一代雄主漢武帝,對所謂功臣團隊一樣是盡可能發摧殘壓抑,老功臣的后裔自然是棄如敝履,就是在革命中永立新功的老干部、新功臣,一樣是卸磨殺驢。為什麼?因為一切資源都壟斷在帝王家手里,中華十萬里,何地無人杰?天下這麼大,每天都有新生的才俊以供驅策,這些人物美價廉,不居功,不自傲,沒有臭脾氣,有的只是勤奮和謙恭,心懷感恩,積極上進,有這麼多這樣的新人給老子服務,哪里還需要什麼「功臣」瞎嗶嗶了?「不要吃老本,要立新功。

ADVERTISEMENT

」老子能給你立新功的機會,就是絕對的厚待了。

人世間的主仆關系,不要設想的太好,一般的好也不要期待,如果老闆待你比較厚道,那是意外,不是常態,只是個別,不是普遍。

在現在的職場上,情況也差不多,很多公司和老闆都把「善待功臣」作為所謂的企業文化大肆宣揚,如果功臣還有剩余價值,善待一下是可以的,如果只能吃老本,不能立新功,居常鞅鞅,心懷怨望,就像《紅樓夢》里焦大一喝多就拿自己當年從死人堆里救老太爺、自己喝馬尿的歷史說事兒,總覺得你當年的貢獻是一筆巨大的存款,就想以后在公司的ATM機上隨時支取利息,那你肯定錯了,你以為老闆欠你的,其實老闆早就認為你是亟待剝離的負資產了,記住一句話:離了誰太陽都會照常升起。

如果你確實是被老闆當成功臣來供養著,天天說離了你地球就不轉了,那只有一種可能,就是老闆把你當所謂的典型,拿你來忽悠那些看不透世相的小兵仔,你也是在為虎作倀,從本質上講,你丫也是在立著新功。

回到我一直鉆研琢磨的《道德經》,里面講大道的作用能德被萬物,使「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這講的是啥意思呢?說的就是說圣人(或者說做人)就要像自然大道一樣,適用的時候就要運用,不適用的時候就不運用。

做個通俗點的比喻,圣人要把自己當成民眾的衛生紙一樣:拉了就要擦,擦了就要扔。

擦完了,紙還粘在屁股上不掉,就是功成身不退的處境。人能忍得了紙粘在屁股上一會兒,還能忍得了一輩子?哪怕這個紙黏得再緊再以功臣自居,終究還是要被人從屁股上撕掉的,因為人還會拉。

衛生紙只有在完成使命之后(功成)到廢紙簍里去(身退),才不會將來被人從屁股上撕下來(是以不去)。明白了嗎?老子在《道德經》里把世間的道理講得清楚明白,可真能看懂的,又有幾人?看懂又能看透的,又有幾人?看透了能放下的,又有幾人?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嘆人間、名韁利鎖,紛紛擾擾。

人生路,路迢迢,誰道自古圣賢多寂寥?

若一朝,看透了,一身清風爭多少。

好,矯情完了,你會發現即便你想退出江湖,遇到朱元璋這樣的狠人你也跑不了。沒辦法,這就是命。除非你在造反剛剛取得成功時或者剛見到勝利曙光就壯烈犧牲,否則,終無好下場。

這,就是廟堂,這,就是政治。

買定離手,愿賭服輸。

以上。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3/12/03
其實很多人都搞錯了幾件事情。(根據評論修正一下小錯誤)1、名氣這種東西多是后世吹出來的,他們多數心里還是知道自己是有多少斤兩的。這些后世之杰,很多在當時也只是無名小卒,并沒有像今天一樣被封神。不要說將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3/12/03
不用說帝王政治了。以前,很多外企華人技術精英或運營精英,一個比一個賽聰明,被國內高薪挖過來,當時國內老闆就像三顧茅廬對待諸葛亮那樣恭敬他們。「哇靠,我遇到明主了」。精英們感動得涕淚橫流,誓死要鞠躬盡瘁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3/12/03
1.朱元璋的一生當中,除了最后幾年,對手下人是非常善意仁慈的。朱元璋絕大部分殺掉的功臣,都是在年老以后發生的,其中主要是在太子朱標死后。而在此之前,朱元璋對底下功臣集團的待遇,都是很好的。所以客觀上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3/12/03
誰說劉伯溫不知道自己將會被狡兔死,走狗烹?聰明如劉伯溫,實在太清楚他輔佐的是一個多麼雄才大略、果于誅殺的君主了,所以他洪武四年就辭官跑路了。辭官之后的劉伯溫遠離一切政治,低調得像只老狗,只飲酒下棋,一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6
2023/12/03
因為兔死狗烹本來就不是中國歷史的主流。豬明開國前上一個這麼干的人活在1500年以前,讓他們怎麼預判?大秦開國,文臣首推李斯,武將首推王氏祖孫三代王翦王賁王離,兔死狗烹了嗎?東漢云台二十八將,只要不造反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3/12/03
因為誰也沒預料到朱元璋的唯一繼承人大明太子朱標會那麼早就去世了。這對于朱元璋來說無疑是噩耗,對于大臣來說也是。好比一棟大樓沒有了承重柱。只能臨時把孫子提上來。得,這盤棋還得重新放子,可是朱元璋等不起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3/12/03
取得諸葛亮地位的人(我是說輔佐幼主、權高位重),很大機率上都是滿門抄斬。但是并不妨礙人們都想取得這種地位,更不妨礙人們坐在這種位置上,就覺得自己能如何如之何。為什麼諸葛亮不效仿司馬懿家族架空皇帝?當然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3/12/03
題主,假設你現在在國際大公司任職高管,一年薪資幾百萬,各種節假日休息一天不差。現在讓你離職去路邊開個小賣部,你干不干?!對那些人來說,放棄的可遠不止幾百萬美金,那可是生殺予奪的權力。而眾所周知,權力是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3/12/03
因為普通人,大多數被各種文學作品洗腦,再加上自己不愛思考,所以造成了政治人物都是黑暗的這種想法,皇帝作為最大的一個政治人物,自然是黑暗中的黑暗,皇帝殺了大將,殺了功臣,自然是政治傾軋,自然是為了滿足個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3/12/03
別看史書上動不動就是皇帝如何如何,命令這個干啥,命令那個干啥,開國皇帝特別是平民皇帝,沒有爹給他贈送權威和資源,都是靠自己去拉攏人的。將軍大臣們很多都是前期帶資進組的,俗稱股東。沒有他們的鼎力支持和合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3/12/03
徐達 洪武十八年病死 年五十四常遇春 洪武二年暴疾死 年四十李文忠 洪武十六年病死 年四十六鄧愈 洪武十年病死 年四十一湯和 洪武二十八年卒 年七十李善長洪武二十三年 初免死 后以胡黨論處死 年七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3/12/03
也許這個結果最開始的時候連朱元璋自己也沒想到過!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3/12/03
舉個簡單的例子,某個公司生產醫療器械的最資深的軟件工程師要被裁員了。他為什麼不去創業,打敗母公司,自己當總裁呢?很簡單,軟件寫得好跟公司開得好是兩碼事!一個醫療器械的公司,不僅要有軟件,還要有硬件,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3/12/03
漢初殺的很多不是功臣,是諸侯。唐初只殺了謀反證據確鑿的。宋初更吊,基本都沒殺。一代代趨勢向好。有這三代前車之鑒,換誰能想到明初這麼狠呢。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3/12/03
我就簡單點說。皇帝的刀沒下來前,你能知道你是陳平張良蕭丞相,還是韓信彭越九江王?不止是當局者迷,旁觀者也未見得知道皇帝陛下是怎麼想的。更關鍵的是你人已經在這艘船上了,船也開了,你跳得了海麼?天下已定,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3/12/03
又來得罪人——只有沒長大或者長不大的小屁孩才問這種問題……都知道賺錢再多也是會死的,會招人嫉妒的,何必辛苦賺錢呢?都知道造反風險是很大的,失敗是會死人的,何必去造反呢?都知道學習再好,也是給資本家打工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3/12/03
誰又能想到朱元璋完全不講武德呢?以往的大一統王朝,對待功臣多少還講點原則。功高震主不可怕,只要你不作死,懂進退,少攪合朝堂政治斗爭,大機率還是能善終的。然而這一切在洪武朝全都不管用了。當官得死,歸隱也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3/12/03
朱元璋啊,在太子死之前,幾乎沒殺過多少功臣吧,如果朱標沒死的話……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3/12/03
預料到了又怎麼樣?當時天下就那麼幾個大平台。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離開朱元璋,連狡兔死走狗烹的資格都沒有。只有敵國叛將的資格等著你。不是說看透了朱元璋就能怎樣怎樣,那是國中生的弱智想法。在朱元璋這邊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3/12/03
  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對開國功臣幾乎屠戮殆盡,往往抄家滅族、誅連甚廣,太子心生不忍,責問父親何故如此殘忍對待有功之臣,朱元璋不答反問:汝知歷朝歷代因何而亡?太子答:民不聊生,迫而反之。朱元璋再問:何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