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很唏噓的同時,也很想掏心窩子的說些話。
真話有時候是丑陋而且難以接受的,但是這就是真相啊。想要成為一個內心強大的人,都要有聽真話的能力。
站在你領導的角度:
他關心的是這次檢查能否做好,會不會影響自己的考核;
他關心的是這個工作,突然交代給別人,是否能做好,出了紕漏影響自己怎麼辦?
你既然是來工作的,工作第一是需要擺正的,拿了錢就該做好你的事。
你的外公,又不是我的外公,再說了,老人家,生個病什麼正常,你要工作為重。畢竟又不是我外公。
站在你的角度:
外公是你的親人,生死大事,除此之外都是小事。這麼重要的時刻,我希望陪伴在外公身邊。
公司交代的這些事,找個人交代一下完全可以做,為什麼還要安排我一定要出席。
資料都已經提前準備好了,其他工作可以找人安排,為什麼就是不能通融一下呢?
每個人的角度都是自己為先的,人性趨利避害。能在這個度中處理讓人舒服,這就是情商了。
可是,對于沒有權力的下屬來說,有些領導壓根不需要情商兩個字,拿著權利就可以了。
以前聽另一個寶媽說,她女兒要做一個很重要的手術。提前請了一個星期的假。疫情期間,自己一個人在醫院帶著一個2歲多點的孩子。忙里忙外的做手術準備。
此時,她的領導還打電話安排她做一些事,說是急需。而下一刻,她女兒就要安排進入手術室里。她突然就奔潰痛哭了。
一個母親,一個人在醫院心力憔悴,擔心女兒。領導明知道她在陪著孩子在醫院,仍然是幾句寒暄就開始布置工作。
為什麼啊?
因為她當然更關心她的工作是否能順利開展,能麻煩熟悉的下屬,當然不安排另一個人。
針不扎自己手上,怎麼會知道痛。所以同理心、同情心才顯得那麼重要。
事實上,任何人都無法同理另一個人。
情感角度上,這個領導有些不近人情。但是,也有可能,他自己的領導也曾這樣對待他。他面對親人生病這些,可能也選擇了直接去工作。
這就是職場的殘酷,有時候根本沒人情可講。就像35歲前收割青春紅利,之后棄之,一樣的感覺。
你可以申訴為什麼兢兢業業的奉獻,到頭來這樣對我?講得太深就是另一個話題。
所以,盡可能去爭取,去主動,然后變得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