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內憂外患,蔣介石被迫下野。
于右任當面向蔣提出:是不是把張學良、楊虎城放了?
蔣說:我已下野,請于先生和德鄰(李宗仁)商量。
後來,于右任不斷催促李宗仁,李終以代總統的身份下令釋放張、楊,但遭到看守張、楊的軍統特務斷然拒絕,他們聲稱必須有蔣總裁的手令,才能放人。
既然蔣介石已經下野,為何看守張學良的人還這麼牛,就是不釋放張學良和楊虎城呢?
這個人就是劉乙光。
一旦逃跑張學良就有生命危險
劉乙光外表斯文儒雅,其實對人非常嚴厲苛刻,故有「希特勒」、「德國人」的外號。
戴笠將看守張學良的重任交給劉乙光后,劉頗費了一番心機。
他規定:執行內部警戒任務的特務,白天須站在張學良住房十丈左右的位置,晚上則移至寢室窗外和門口;外圍憲兵白天在遠處站崗,夜晚則移到特務們白天所站的位置放哨。
張學良的自由活動區域只有200米,且只限于白天,黃昏以后便不能走出屋門。在特務的警戒范圍外,憲兵連的士兵們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彼此相望,形成一個包圍圈。
這樣的部署一直相沿成習,從祖國大陸到台灣都是如此。
1962年,劉乙光調回安全局。張學良為他舉行了「餞別」宴會,與宴的還有蔣經國、彭孟緝。
酒席上,張學良語出驚人:「劉乙光是我的仇人,也是恩人。
說是仇人,因為他嚴格看管我;說是恩人,因為他曾救過我的命。現在他要走了,我想送他一筆錢,算是我的一點心意。」
另外周恩來總理曾經給張學良寫過一個封信,只有16個字:
為國珍重,善自養心;前途有望,后會可期。
要表達的也是一個意思。讓張學良不要太過于反抗,韜光養晦,等待機會出山報效祖國,然后事情的發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張學良這一關,就是整整54年,實在令人唏噓!
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西安事變」是千秋功德。
同時,張學良一貫以幽默的性格著稱,他多次說:「如果明天我被槍斃,今天晚上我仍能睡得又香又甜。」
「我一生有三愛,愛打麻將,愛說笑話,愛唱老歌。」可見樂觀與幽默給了他無窮的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