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後來作惡多端手段如此生猛毒辣的一個強勢女性,把別人做成肉醬和人彘,比曹操還陰狠。嫁給縣里其他的人,這是結親家還是結仇家呀?
要是其他有勢力的男人娶了小老婆,呂后在別人家里干翻了怎麼辦?不怕到時候縣里有勢力的人休妻,又搞得自己全家逃亡?
這時候冒出來一個劉邦,看起來沒有多少本事,但是又好像還行,在縣里鎮的住場子,也不怕得罪劉邦這流氓。女兒也老大不小了性格又強悍挑剔,20幾歲還沒嫁出去怕以后就嫁不出去了,干脆就許給劉季這小子算了。
反正也是個潛力股,咱家老太爺也相信面相,說不定也能搞出一些回報來,反正至少把自己這個麻煩的女兒安頓好了,啥都好
做家長的不就怕自己的子女沒個歸宿,平平凡凡過讓父母放心就好。
哪有幾個盼著自己的子女天命所歸將來搞個皇后,那是沒當過家長沒養過孩子
劉邦當時就是一個頗有名望的游蕩莊稼漢,鄉里鄉親的,呂公外鄉人想要扎根,不正好結交這種地頭蛇嗎?覺得不錯,就順便把女兒嫁了唄
人食五谷雜糧,還能復雜到哪里去?呂公懂看相也許有絕學,但終究也是要處事啊,一個莊里不就那回事嗎?千百年反復演了,不就這樣子嗎?
扯那麼多數據,那麼多成功學雞湯,搞個鬼,資產階級搞出來保證自己特權的東西你還當真了,為什麼嫁給劉邦半天解釋不清楚………
就是因為有這些歪東西,人心都亂了。其實道理很簡單,說到底我們讀的是死人的歷史,結果一大群人還引用書上死的道理,這樣子不就是在紙面上論證一個大活人,怎麼能夠看得清楚以前曾經活過的人?
就像我上面兩段話說的,要有生活氣息,對于以前的人要真的把他當成人,把他當成吃喝拉撒的人,這是最基本的
最后再給你們劇透一下,就是因為娶了呂后,劉邦之后吃了不少苦頭...... 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實際上也是罵呂后,你看「佐高祖以定天下」的后一句「所誅大臣多呂后力」,歷史學家的春秋筆法微言大義呀,后面這一句話是功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