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部是原因曹丕起了個好榜樣。曹丕以前篡位沒有一個成功的。很多人提田氏代齊、三家分晉。我這樣說顯得不嚴謹。曹丕在秦一統后,開啟禪位之始。禪位本來只發生在傳說是上古先王。春秋末期的幾次奪權,先主或被死亡,或流放沒有先例。禪位名義上保全了上代皇室。戰國幾次禪位發生宮變、復辟,甚至國難。曹丕即使仿造上古先王,也有一定的輿論壓力。曹操滿足于挾天子以令諸侯,經營漢室多年,也只是擴大自己權益。後來曹丕起了先例,司馬懿和諸葛亮這些老人也沒有這種意識。所以有人說關羽的終結開始了漢天下的落寞。此時黃巾之后的諸侯七零八落,荀彧過世八年,曹操也到了暮時。率土之濱離開漢天子的政令太久了,新生代的人物開始綻放異彩,這些新人不會認為豢養在許昌的漢王室有資格號令中原。
內部原因是曹丕的幾位繼任者連劉禪都不如,把司馬家喂太肥了。曹叡的歷史評價遠遠勝過劉禪,但后期勞傷民力,拖孤曹爽等人,以至于成就司馬懿。劉禪平庸,愛德下士,就是寵信宦官一生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