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原因還是在于繼承權是以嫡長子繼承為基本原則(并非不可打破,但一般如此)。
一個人為什麼能繼承皇位,一般人的答案肯定是:因為他的爹是皇帝。
這是因為一般人的爹不是皇帝。
但在皇子之間,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是:因為他的娘是皇后。
因為皇子都是皇帝的兒子,這一點大家一樣,除了年齡以外,區別就在于娘不一樣。
但年齡也至少在同胞兄弟之間排序使用,嫡庶之間可不按照年齡劃分地位。 比如袁術明明比袁紹年少,卻罵他庶兄:吾家奴。(一說袁紹為其堂兄)
所以皇帝和外戚親近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而在沒有完善的人才選拔體系的情況下,皇帝多少都是任人唯親。而在皇帝沒有鄉親的情況下,親近的人基本就是宗室,外戚,宦官。
宗室,首先是皇位的潛在競爭者。
其次,即便不是,宗室的地位和「皇家」直接相關,但和「皇帝本人」未必有很大關系。
這麼說吧,劉備是「劉皇叔」,那是因為算起來他是漢獻帝的叔叔輩。但假設漢少帝沒有被廢,那麼劉備依然是劉皇叔,沒有變化。
但外戚和「皇帝本人」是直接綁定的。比如何進是漢少帝的舅舅,但他和漢獻帝就沒有親戚關系(當然,同胞兄弟的外戚相同)。
所以無論從皇帝看外戚,還是從外戚看皇帝,都比皇帝和宗室之間更緊密。
另外一群親近皇帝的人就是宦官,所以皇帝的選擇其實也不多。當然還可以選擇地方實力派(門閥,軍閥之類)。
外戚干政并非古中國的特色,古日本的外戚干政遠比中國嚴重,甚至最終從制度上就把天皇架空了。然后整個大和朝廷又給軍閥架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