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真的是生性涼薄嗎?為什麼?
查看全部 49 個回答
回答1
2023/09/30

ADVERTISEMENT

在文化領域,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種現象,人們總是非常輕率的評價他們看不懂的作品,將其中的智慧視為冷血,勇氣看做愚蠢,溫柔當成軟弱,通透貶為涼薄。

按照他們的標準,張愛玲這位作家,可以說就是這麼個「冷血、愚蠢、軟弱并且涼薄」的人。

ADVERTISEMENT

她冷血,所以《傾城之戀》白流蘇為愛慶幸殘酷戰爭爆發,但你若看出了她冷血下隱藏的智慧,就能明白這是因為她洞悉了那個世道底下女性的無望,既然興亡苦的都是百姓——那麼讓一個人得到幸福也是可貴的。

ADVERTISEMENT

她愚蠢,所以《第一爐香》葛薇龍甘愿賣身供養薄情戀人,但你若看出了她愚蠢下隱藏的勇敢,就能明白她對于清醒的墮落的了然,她用愛情當借口妝點自私和虛榮,卻又大方的扯掉了一切遮羞布——她嘲諷卻又憐愛著這種勇敢。

ADVERTISEMENT

她軟弱,所以《茉莉香片》中屏風鳥傳慶最終放過言丹朱,但你若看出了他軟弱下隱藏的溫柔,就能明白她哪怕控訴時代和傳統,也依然讓這可悲鳥兒擁有人的尊嚴,沒有徹底毀滅他的一切人格——這是她作為作者,對一個筆下人物最深的憐憫和善良。

她涼薄,所以《紅白玫瑰》振保輾轉花叢卻依舊茫然不幸,但你若穿過這涼薄,看到底下的通透,就能明白她是想借此告訴讀者們,兩全其美之事從不存在,當你放棄幸福時,幸福也會放棄你,這是客觀事實,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盡管她很清楚,人們依然不會放棄嘗試。

所以她才顯得如此格格不入,因為她太聰明,太勇敢,太溫柔,太通透,和渾渾噩噩憑借本能生存的世人相比,她顯得太過清醒,她從來不只是試圖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還很清楚即便我們知道了也不會改變,她很清楚這一點,也就沒有多余的奢求,所以她筆下的文字總顯得有那麼一絲諷刺,可如果她真的滿心嘲諷而沒有任何真誠,那麼她又何必多費這些口舌,多做這些安排呢?

所以說,有問題的并不是她,而是看不懂她,誤解她,又不負責任的評價她的人們。

然而,這種人并不少見。

其實這也非常容易理解——比如有的人,他們看書,但其實并沒有真的在看,或者說是看了但是就像沒看一樣,深刻的思想,復雜的人性,細膩的通感,詭秘的哲學,對這些人來說完全是不可理解的,他們只能以自己作為普通人的認知去看待一切高深的思想和邏輯,并且得出各種令人啼笑皆非的結論。

比如毛姆無恥又厭女,莫言小說簡直像是黃書,川端康成總寫亂倫關系有傷風化,太宰治人如其文都是廢物,張愛玲筆下全是渣男賤女,而曹雪芹創造的賈寶玉,居然死活不考科舉,果然是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

他們看《白鹿原》,只會對田小娥的風流下賤浮想聯翩,看《茶花女》,只會嘲笑阿爾芒對妓女付出真心,看《第一爐香》,只會嘆息葛薇龍的天真癡情,看《月亮和六便士》,覺得蘭德就是個腦子有問題的神經病。

他們就好像我們的爺爺奶奶,看電視總喜歡問一句,哪個是好人,哪個是壞人?在他們看來,一個人要麼是好人,要麼是壞人,他們理解不了更復雜的人物,更復雜的故事。

他們雖然確實看過了這些書,但其實只能看明白個表面情節,對于書籍反映的幽微人性,思想斗爭,社會矛盾,卻完全是一無所知,毫無概念。對這些讀者,我其實建議他們不要再去看這類純文學書籍了,既浪費時間,也不能讓他們得到什麼收獲,反而會覺得自己的三觀被挑戰,看的很不舒服。

他們應該去看點《心靈雞湯》,《說話的藝術》之類的工具書,更容易幫助他們陶冶情操,獲得精神收獲,要是一定想看小說,也可以去看看《射雕英雄傳》《情深深雨蒙蒙》等通俗小說,那樣又紅又專,積極向上,為國為民,比較符合他們偏向實用和傳統道德的口味,就不必在這兒,跟張愛玲們死磕了。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3/09/30
金鎖記里有一處寫,曹七巧嫁到姜家,她哥嫂因送女兒來上海完婚,順路探望她。七巧本是恨哥哥,恨他們把她嫁給有錢人家的殘廢兒子,但是看到嫂子拎著提盒,一直小心翼翼翻看里面的菜(窮人走親戚帶的家里唯有的好東西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3/09/30
張愛玲典當了自己的首飾去給胡蘭成的情婦打胎,這樣的傻女人還叫涼薄?後來張愛玲與胡蘭成毅然離婚,胡的信件她一律不看,電話一律不聽,真正的死生不復相見,張愛玲是敢愛敢恨。如果這叫涼薄的話,那真是無話可說。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3/09/30
(記不得是在哪篇散文里讀到的了,可能與原文有所出入)張愛玲提到自己坐火車去追尋胡蘭成,「看到火車外面一個士兵在吃著大餅卷油條,手和臉凍得紅紅的,我看了心里覺得很難過。」張愛玲太過清醒,看的太過清楚,語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3/09/30
作為一個腐朽階級的后代,官方認證的漢奸的妻子之一,張愛玲對日本侵略者的態度(有幾篇散文里看得出來,見到當街扇人嘴巴的憤恨心態以及被邀請參加文人大會拒絕),要比很多長在紅旗下,拿著官方的錢,完全了解已經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6
2023/09/30
知乎有個問題,叫你見過哪些涼薄的人?我經常在推薦里刷到各種回答。其實我覺得里面大部分人不過是活得通透罷了,遠遠背不起涼薄這個詞,張愛玲也是如此。她一直都活得很通透。曾經也是個想要得到母親更多愛與關注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3/09/30
張愛玲是一個好人,甚至本性純真。理由:她自己賺錢以后心心念念要還她母親錢 2. 她與胡婚姻存續期間接濟過困難時候的胡蘭成和胡相好的 4. 新中國成立之初,她試過向共產黨靠近,還寫過紅色小說5. 后期她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3/09/30
人人都說張愛玲生性涼薄,但是,心思不重,不重情重義的人,當不成作家。只有在心里千回百轉無數次,才會最終寫出來。而寫出來的東西,實際上不及她心里所想的十分之一。你以為她最涼薄,其實她最重感情。就是因為太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3/09/30
她只是不屑于無效社交,不想跟不喜歡的人假裝熱絡,不愿說些場面上的客套話,對于真心待她、幫助過她的人,她并不涼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3/09/30
張愛玲沒接觸過,只看過金鎖記的話劇,然后讀過《金鎖記》。畢竟一個大大咧咧的男生,讀張愛玲,說實話是讀不下去的。但我并不認為她涼薄。從文字里其實挺明顯的。我的主觀感覺:她聰慧敏感,所以即使她愛別人,她也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3/09/30
她不善言辭,在待人接物方面很愚笨。平時也不與人交往,只是自己待著。不做飯,不去飯店,經常用一些罐頭之類的速食食品果腹。她曾經說自己在生活中就像個廢物。這一切可能和她糟糕的原生家庭有著非常大的關系。她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3/09/30
生性涼薄之人真的是少之又少,我覺得張愛玲不僅不是生性涼薄,而且她根本不算是涼薄。她的兩段愛情,直到胡蘭成真的背叛她了,她才狠心說不再喜歡他了。而對于那個大她20多歲的老頭就更好了,老頭中風在床,照顧他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3/09/30
張愛玲一生不喜與人逢迎,她曾說:我有的時候覺得我就是一座孤島。張愛玲在《對照記》中寫下:繁弦急管轉入急管哀弦,急景凋年倒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3/09/30
張愛玲對親人和朋友的愛,在我看來,非但不涼薄,而且是充滿了赤子之心。傾城之戀中,范柳元有一句話「如果你了解從前的我,你會原諒現在的我。」對張愛玲也同樣適用。除了父親,一個差點導致她死亡的人,但她也沒恨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3/09/30
一個從小和弟弟一起成長在陰森落魄的房子里,沒有父愛母愛的女孩,她不懂對家人的愛一個青春期經歷戰亂的人,目睹黨派混戰,生活的地方也是租界和淪陷地,她不懂對「國家」的愛一個少女時期輾轉香港求學,漂泊四方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3/09/30
我一直這樣認為,能稱得上作家的,都是感情細膩,懷有很強共情能力的人,不瘋魔不成活,寫出了這麼多鮮活人物的人,你說他的心是冷的,怎麼可能。尤其女作家,不說個個是臨風流淚的性格也差不多了,必然是性格非常敏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3/09/30
張愛玲是天秤座的,對的這個星座是被認為最涼薄,沒有心的星座!但實際上天秤座是一個最講究公平的星座,就是你對我一分好,我就對你一分好。張愛玲也是如此,真正涼薄的人,是你無論對她有多好,她都會不會領一分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3/09/30
生性涼薄完全是對張愛玲的誤解。你覺得她性格冰冷,那你能夠得上當她朋友的資格嗎?她上大學就有一個好朋友叫炎櫻,兩個人從香港回到淪陷區上海,關系還是好得不得了。後來她輾轉到了香港和日本,都有炎櫻的接濟和幫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3/09/30
我不認為,每個孩子生出來都是熱切的愛父母信任父母依賴父母,天然的。為什麼後來涼薄了?一定是環境不對。她媽媽都不帶她,她依然愛她媽媽,想她,逃跑去找媽媽,想和媽媽親近,想和媽媽撒嬌,想媽媽的夸獎,想做錯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3/09/30
生性涼薄去形容她過分粗糙了。張愛玲其實是一個感性又現實的人。她沒什麼主義,也沒有理想,因此比較能看到周圍真實的人,他們的需求,他們的生活,她共情到無力改變自己命運的小人物,這一點是很慈悲的。張愛玲重物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3/09/30
張愛玲不幸又幸運的是,她的母親缺席了她的大部分童年時光。所以,她不像她那個時代的絕大部分女性一樣被自己的母親「洗腦」。世人說的她的「涼薄」,其實大部分來源都是她自己在那里說自己怎麼怎麼涼薄。細看她一生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