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延長了還是減少了清朝壽命?
查看全部 49 個回答
回答1
2024/02/16

ADVERTISEMENT

,雖然我吐槽九妹和熹妹對比的答案,但是這個回答下面的某些熹妹粉們是不是過于惡臭了,熹妹拯救我大清???????我要被你們的答案整的頭疼了,真的,

然后開始吐槽,我有個問題啊,這4508人點贊是隨心情還隨心情啊?

ADVERTISEMENT

前面已經有好幾大篇吐槽高贊的了,我本來不打算來跟風,今天晚上腦袋疼的要死,在等電話的時間看完了這回答腦袋更疼了,

媽耶,你們這4000多人點贊是心情啊,還是隨心情啊,

這里聯動一下金吾的回答他已經吐槽完畢的部分我就不說了,

這里補充兩個回答吧,

ADVERTISEMENT

白朗起義恢復我大清????這……

中華民國扶漢討袁司令大都督。我就問問這個您知道嗎???還有啊但凡你認真查查白狼起義的情況都知道人家發布的文告,檄文全篇都在揭露袁世凱「雖托名共和,實厲行專制」,指斥「袁賊世凱,狼子野心,以意思為法律,仍欲帝制自為」,「摧殘吾民,蓋較滿洲尤甚」。還抨擊袁世凱對于沙俄入侵外蒙、英國入侵西藏所采取的妥協投降政策,并對外國傳教士等采取了懲罰措施,表現出明顯的反帝傾向。最后,直接提出了「逐走袁世凱,設立完美之政府」的政治主張。由于起義軍的行動既反映了廣大貧苦農民的要求,又順應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潮流,因而得到比較廣泛的支持和擁護。

白朗起義軍作戰勇敢,具有勇往直前、不怕犧牲的精神。

ADVERTISEMENT

同時,在戰術運用上也比較靈活,能根據敵眾己寡的特點,善于避實擊虛,機動作戰:或從內線跳到外線,或出敵不意地襲擊守備薄弱或孤軍冒進之敵。加上行軍快速,常使敵軍「徒事跟追,疲于奔命」,圍追堵截一再落空。追擊起義軍最賣力的趙倜就曾哀嘆:「尾追固非善策,圍剿亦難奏功,言念及此,憂心如焚」。起義軍在進攻城鎮時,注意依靠群眾,事先派人潛入,里應外合,或聲東擊西,長途奔襲,使敵人猝不及防,從而以較小的代價,取得較大的戰果。全程人家都說了,人家針對的肥袁啊,是肥袁啊。

這跟你帶清有幾毛錢的關系啊???幾個菜啊,喝成這樣?上次你大清臉這麼大的時候還是吹王國維殉清的時候,

然后再說我的觀點,熹妹是不是讓我大清提前死亡了,對我的意見就是熹妹在我帶清的死上功不可沒,按照約瑟夫同志的說法,至少很多年后熹妹能在我們這幫明粉這兒領一個一噸重的獎章。

回溯到清末我們把極大反賊追溯一下,一切問題一個繞不開的湖南人身上,譚嗣同,他作為兩湖革命黨的總盟主,串聯大江南北的會黨、清軍、士紳,辦時務學堂,開南學會,門生故舊,遍布兩湖,實乃天下第一大反賊,這麼說吧人老譚研究造反學的時候,孫先生還在琢磨給老李寫信,他哥哥孫眉還沒混成後來能夠獨立支援惠州起義土財主。至于那些名噪一時的四大寇,還是江湖上的小字輩,。怎麼看我大清也輪不到後來那份啊,可是就輪到了啊,

怎麼辦到的我帶清自己功不可沒啊,

這里反對一下某些惡臭回答部分,你姥但凡有看過,當年維新變法的內容,應該知道究竟和你說的祖制有個幾毛錢的關系,(不是這個回答怎麼成4000多攢的,說起來你們研究研究過過腦子嗎?我始終沒鬧明白,)真要違反了祖制,你要不要看看熹妹主導的改革,維新變法的內容熹妹一條不納下全部照著抄下來了幾個意思?????

繼續剛才的問題,我大清怎麼辦到的,殺人啊,戊戌六君子一個不剩全部殺絕,這里面補充一個有意思的事情,

六君子的劉光第被抓。在京做官的四川人聯名「具疏」,要求釋放劉光第、楊銳等人。刑獄因獄詞未具,欲審不能,見此著了慌。此舉幾乎得罪了整個四川。

八月十三日(9月28日),未加審訊,慈禧就下即行處斬之命。劉光第提出強烈抗議:「未訊而誅,何哉?」在去刑場的路上,他嘆息說:「吾屬死,正氣盡!」臨刑時,他又一次提出質問:「祖制雖強盜臨刑呼冤,當復訊。吾輩縱不足惜,如國體何?如祖制何?」監斬者無言以對。文質彬彬的劉光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顯得異常頑強堅定。劊子手強按他跪下;他崛立不從,「神氣沖夷,淡定如平日」。

隨后劉光地尸體入川時,川人公開在祭祀的祭文中說:「漢唐遺穢,邦國其懷!溝壑能填,白刃已蹈。

」至此,川中我大清人心喪盡,哥老會袍哥開始……甚至成都八旗作為帝國長期戰備力量的一員也開始加入袍哥,準備開始反清斗爭。

到了1906年,他的長子年僅16歲的劉長述加入了同盟會,成為當時最年輕的同盟會盟員。在後來的那場四川保路運動中,劉長述成功完成為他父親復仇的任務,對了此君還是清末著名小說家之一,第一個開始寫王武的小說就是他開始的。為他父親的老朋友吹噓。

1911年9月25日,吳玉章、王天杰、龍鳴劍等在自貢榮縣衙門召集全縣各界大會,宣布榮縣獨立,建立起全國第一個脫離清王朝的縣級政權——榮縣軍政府。這些人都是孫中山的同盟會會員,榮縣軍政府的旗幟我上次專門查了都沒查到,不過可以明確都是孫先生的人,比湖北共進會的武昌早了15天。

劉光第自貢富順人,榮縣到富順1個小時的車程。

1898年劉光第死,1911年榮縣全國第一個獨立,短短13年,川人報仇10年未晚。

然后譚嗣同那就更牛批了,

譚嗣同有個關系很好的小弟叫唐才常,變法失敗后在湖南組織了一直自立軍,組成部分有洋務派、清流、革命派、維新派組建「中國國會」推容閎、嚴復為正副會長,唐才常為總干事,林圭、沈藎等為干事。保皇派的都在里面了。

這幫人組成部分夠復雜吧,結果他們的政治目標是搞一個二元制的中華帝國,皇帝位置留給光緒的,

什麼叫未曾設想的道路啊

隨后發動自立軍起義,下轄的有吳祿貞,此君有多猛記住了,此君是第一個逼得肥袁用刺客解決問題的人。

(參加完自立軍起義以后還能混入清軍系統,牛皮普拉斯)畢永年,當年率領100多湖南槍手入北京,刺殺熹妹。戊戌變法失敗后,畢永年東渡日本,會見孫中山,加入興中會,走上革命道路。1900年,畢永年在上海與唐才常會面,組織正氣會。此時唐才常在保皇和革命道路上徘徊不定,畢永年與唐才常辯論無果,痛哭而去。之后畢永年南下福建、廣東,聯絡會黨。7月16日,孫中山抵達香港,布置起義事項,畢永年被任命為民政部長。但惠州起義終因彈盡糧絕告失敗。當年氣不過這事兒,病死惠州,黃興,組建華興會,後來與孫中山興中會合作,組成同盟會,擁戴孫中山當會長,自己則始終為中國革命陣營的二把手,無人可動搖其地位,并且在三次同盟會「倒孫」的分裂時刻堅定站在孫的一邊,平定了章炳麟陶成章的奪權活動,并拉入一大批清廷軍官加入革命黨,甚至包括北洋軍的孫傳芳、盧香亭、周蔭人和皇室禁衛軍的楊文愷……(引用自金吾)

對了唐才常被鎮壓以后,唐有一個部下叫焦舜卿。兩人關系極為到位,焦有個兒子叫做焦達峰就是後來的湖北共進會一哥之一,他是改良派的人後來立憲派給騙殺了,這個共進會他們用的旗幟就是很多人念念不忘的鐵血18星,這個鐵血18星和孫文的關系是沒有關系,和我大清呢,剛才說了,焦達峰他爹是焦舜卿。焦舜卿是唐才常的老部下,唐是譚嗣同的好基友,譚嗣同呢理論上是為了我大清而死,唐譚二人死后,上面這些職業造反的猛男終于親自動手了,還嘰嘰歪歪個啥呢,別廢話了,上吧。

這時候殺了譚嗣同之后經過熹妹的操作以后我帶清終于成功得罪了所有人,唐才常的部隊里官僚系統,士大夫,改良,維新,清流,上上下下都有,他死于老張之手后,所有人都明白了,之前不跟孫文一起玩是不對的,現在是時候帶上孫文了,這才有孫文感嘆的那句幾年前聽說我們造反失敗所有人都稱呼我們是賊,現在聽說我們造反失敗所有人都為我們嘆息的話,

輪到孫文這種上場掀桌子不玩選手入場了,所以作為滿族人我不怎麼討厭革命黨,從骨子厭惡我帶清原因就在這里。真正拒絕改變的,或者拒絕和平玩游戲的從來不別人,真心我帶清。早年混貼吧的時候,有個前輩總結了一句話,這個帝國從來不是東北滿人的,也不是關內八旗滿人的,從來都是京旗的,所以搞明白先后順序,才是看待這段歷史的關鍵點,軟骨頭是這個帝國的通病。或者這麼說吧,誰是自己人,誰不是自己人,這個帝國中央分的比誰都清楚。就連保皇黨的梁啟超熹妹死之前都挨了熹妹一記毒打。

四大寇從當年人人嘴里的賊寇到人人嘆息起義失敗才幾年啊???所以這種情況還能認定熹妹救了我帶清????幾個菜啊。

再補充一下光緒最后時刻的一些人生經歷你就明白為啥譚嗣同唐才常都很欣賞這位滿族皇帝吧。

你們吹這個小伙子當年贏了我帶清會不會怎樣我覺得還有指望,吹噓熹妹????上上下下所有人都能得罪完畢,不是靠著羊爸爸的愛,我真沒看懂我帶清怎麼熬過當年的。

靠高贊答案用愛發電?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4/02/16
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前面的二十多個答案都是錯的。連基本的歷史常識都不懂,張嘴就來。以當時的環境看,慈禧的決策是符合絕大多數官紳階層利益的。簡單的梳理一下當時的國情。中國是一個農業國,雖然開放了幾個條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4/02/16
本問題下的高贊答案真是讓人沒法看,明顯是看了些地攤文就來胡說八道。還辛亥革命之后各階層對革命的態度有反復,這就是扯淡,我們作為亞洲第一個推倒皇帝建立共和國的國家,辛亥之后,搞皇權倒退的袁世凱和張勛無不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4/02/16
說這個,必須提到辛酉政變啊,不會一個個覺得肅順等人的顧命八大臣是守舊派,就他慈禧姘頭恭親王是洋務派吧曾國藩,左宗棠等一干漢人地方大員全是肅順提拔的,南方團練的西方軍火引進也是肅順帶頭開始做的,辛酉政變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4/02/16
謝邀哪里有什麼真正的清朝,不過只有八旗的清朝而已。與漢唐宋明等等朝代不同,漢唐宋明這些朝代,大多是皇帝與士大夫或者世家共天下,清朝卻是皇帝與八旗共天下。在康熙朝的時候,漢族士大夫還覺得,這不過是改朝換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6
2024/02/16
我對高贊答案的價值觀定義挺無語的。是不是真的有人覺得,所謂「重用」,就必須是劉備對關羽諸葛亮那樣,毫無戒心的把所有至少相關權力全部交付才叫重用?所謂「忠誠」,是不是得像關羽諸葛亮對劉備那樣,不管外面再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4/02/16
清朝的壽命跟慈禧沒有半毛錢關系,甚至跟中國的關系都不是很大。清朝之所以出現同光中興,本質上是因為英俄博弈(也就是著名的「大博弈」)中,英國需要一個幫手來堵住俄國向東和向南擴張的前進方向。俄國往南,印度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4/02/16
如果你是慈禧,面臨兩條路。第一是指望嫡系八旗子弟和綠營抵擋太平天國。好處是只要成功,清中央政府還具備說一不二的權威性,不足是成功率比較低。第二是允許發動地方武裝力量抵擋太平天國,好處是成功率比較高,不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4/02/16
想了好久,發現掉入了思維誤區,簡單梳理一下就是,慈溪太后的治國手段是高(延長壽命)還是低(縮短壽命)此時的慈溪太后面對的問題有1.太平天國2.列強入侵1和2緊急程度對比一下可知此時太平天國是想滅亡清朝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4/02/16
如果沒有「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清朝大致會在嘉慶末正式走進亡國的節奏里,然后在咸豐年間滅亡。被打開國門,卷入世界市場后,洋人的到來,一系列的變化,哪怕起因是為了更容易掠奪中國財富,客觀上也都在為滿清續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4/02/16
來個更好玩的回答:當年八國聯軍占領北京城,大清即將滅亡之際。有個京城防衛官叫:王懿榮。這家伙自殺時,在書桌上放了一塊類似于骨片石頭的東西,后被認定為甲骨文。通過研究甲骨文,眾人得知了在4000多年前有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4/02/16
肯定是延長了。1860年以后,清朝的精英階層已經徹底明白了,自己與西方的差距問題,那是非常大。不學西方肯定是不行了。所以學習西方,那是清朝絕大部分精英的共識。所以有了洋務運動。大量的工廠開始興建,從西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4/02/16
延長了,之所以很多人指責老太婆搞亂中國,是因為你們站在民國/果黨/共和國的角度去看,卻忘了老太婆是滿清人,要看清老太婆的種種操作,首先得做到兩點:1.放下對滿清,女人的成見,心平氣和地看待那段歷史。別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4/02/16
說延長的一律反對。其實,看一個朝代存續或是滅亡的關鍵因素只有一個:是不是有另外的政治力量能夠取代它。其他都是扯淡。如果光緒主政,天下可以說幾乎沒有,有也會煙消云散,而慈禧主政她會孕育出這股顛覆她的政治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4/02/16
慈禧延長了滿清的壽命最終讓滿清徹底死透了。慈禧忠實繼承了前代君主的遺志,維護滿人的統治。那個年代,「滿清」之「滿」已經爛透。「同治中興」全靠曾國藩,李鴻章幾條漢家忠犬。太平天國鎮壓下去后,教科書般實施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4/02/16
延長了,不是載灃瞎搞,大清不會亡慈禧太后的權力大來自于三方面:最高道德、牽扯平衡及巨型國家價值認同的最大公約數。1、不失德,也就是道義制高點。古代造反在皇帝不失德的情況下,鮮有成功的案例為什麼,因為所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4/02/16
民國之所以更差了,至少一半的鍋是慈禧的。首先慈禧簽下了兩個巨額賠款的條約,本息十幾億兩,還到波茨坦公告才算結束。每年巨額的還本付息,掏空了中國每一點希望,從此中國就像案板上筋疲力盡的半死的魚,刀俎加身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4/02/16
可以說既沒有延長也沒有縮短。她只是做了一個合格滿清架構下君王應該做的事情。因為她的公公和丈夫,是有清以來最不懂洋人的皇帝,和嘉慶還知道嚴密關注進入中國沿海英國船動向不同,道光和咸豐是真不知道洋人厲害,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4/02/16
慈禧作為洋大人的狗來說,屬實是好狗——這就延長了清朝的壽命。但是,她還是不夠恭順,要不然她可以做的更好。首先各位要清楚,古代封建王朝的通知根本是什麼?不是什麼狗屁天命,不是什麼民心——而是強大的,直屬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4/02/16
好像是延長了,我們只知道慈禧中止了戊戌變法,但是不知道戊戌變法到底干了什麼。若干年后,曾經參與變法的嚴復評價康有為時,只是冷冰冰的說了如下幾個字:上負其君,下累其友;書生誤國,庸醫害人。慈禧本人一開始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4/02/16
我得替高贊回答,以及另一個次高贊回答掰扯掰扯倆人的是非問題。1.慈禧確實支持過恭親王。根據《清穆宗實錄》記載咸豐十一年(1861)十月初一,兩位太后連發兩道諭旨,一是授予恭親王議政王兼軍機大臣,一是補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