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應該知道清水健
能一次搞六個,巔峰是90分鐘十五次
但是你讓他搞12個,或者90分鐘30次
你認為只要清水健身體素質提高一倍就行
實際上要提高好幾倍,才能達到一倍的要求
也就是建筑里邊說的,當到達一個極限后,要求提高一倍,成本增加十倍
我們看一個簡單的問題
假設導演對演員監督的很嚴,清水健一次只能隱藏2片鹽酸達泊西汀進入片場,但是在片場呆90分鐘就要消耗1片,那麼一次180分鐘就要2片。一次360分鐘呢?大家第一反應肯定以為是4片。
但是因為清水健只能第一次帶2片進去,呆90分鐘就出來,留下一片,第二次再帶2片進去,呆90分鐘,再留下一片,第三次再帶2片進去,加上前邊藏起來的2片,才夠4片,夠一次360分鐘的。
也就是需要6片。
古代打仗也是這樣,一個民夫能運輸的糧草是有極限的,并不是無限,比如清水健要是能無限帶小藥片進去,那···········也要考慮他的身體耐藥性和女演員可能不夠多
換句話說,我們就知道古代兵法為什麼有吃敵人一盅糧食,勝過自己100盅糧食的說法了
也就知道為什麼李廣利征大宛這種來回路上都要兩年的萬人級別的遠征幾乎成了千古絕唱,是農耕時代的巔峰,等到下次萬人級別的遠征,那是清朝連著殺了100多年的江南大儒,能正常收稅的事兒了(注,一直到道光時候,都能撐起來5萬人遠征新疆平定張格爾叛亂),明朝皇帝看到能羨慕死·····
因為路上的居民提供的糧食是有限的,你只能從后方運
國內還好,能民夫接力運輸
到了地方人稀的地方,那就只能民夫運到一個地方,放下一點,再回去,再運過來,在放下一點,再·······等到攢夠了,再運到下一個地方,再放下一點,再回去,再運過來,攢夠了再運到下一個地方············
那麼消耗就是很恐怖的了
而且,古代人吃飯,一般都是忙的時候吃干的,閑的時候吃稀的,平常就是混個水飽,也就是說家里多了個孩子,怎麼養大呢,那就煮飯的時候再多加一瓢水···
古代軍隊一般能五天操練一次也是精兵了,五天也就吃一天飽飯
那麼到打仗的時候,頓頓吃干的
消耗可以說是成倍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