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很多人不理解一點,尤其是在考試決定一切的中國:
人才是培養出來的,而不是挑出來的。
中國古典思維是搞一場考試挑幾個最聰明的,這幾個一定是人才。現實中并非如此,人的成長環境、機遇和運氣尤為重要,人會隨著給于其的任務和挑戰快速成長。環境給你指明了方向、機遇給你成長的空間、運氣幫你挺過考驗完成蛻變,可謂缺一不可。人的質變更像rpg游戲里一樣是一級一級打怪做任務成長上去的,而不是給你一張試卷你做了100分然后說現在你已經是99級的勇者了趕緊去打魔王吧。林彪19歲時只是剛畢業不久的見習排長而23歲已經成為紅1軍團第四軍軍長,僅僅4年而已,和大家讀大學的時間差不多,這不是考試或者天賦異稟得來,而是紛繁復雜的革命斗爭歷練而成。
大家要知道考試評價系統其實是一種內卷社會的無奈,人太多為了公平只能將原本輔助考察的手段主體化,成了篩選鑒別人才的唯一標準,因為安排考試是最容易實現的事情。
我相信,現在的很多少年們比當時的革命者更聰明、天資更高,但你們成就不了他們的偉業,因為你沒有遇到那個環境,有可能你是不世之材只可惜讀了生化環材,去美帝當個千年老博已經是極限,一生郁郁不得志,這不是你的錯,你沒出生在對的時代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