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哪里有什麼真正的清朝,不過只有八旗的清朝而已。
與漢唐宋明等等朝代不同,漢唐宋明這些朝代,大多是皇帝與士大夫或者世家共天下,清朝卻是皇帝與八旗共天下。
在康熙朝的時候,漢族士大夫還覺得,這不過是改朝換代,他們依舊可以和明朝一樣,士紳與皇帝共天下。可是雍正上來就告訴他們:想都不要想。
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火耗歸公。士大夫和普通民眾沒有區別。
其實說句實話,雍正的改革之所以成功,而明朝卻不敢去動士紳的利益,并不是雍正比明朝的皇帝強,而是明朝皇帝的基本盤是士紳,皇帝與士大夫共天下,清朝則不然,清朝皇帝不是與士紳共天下,而是與八旗共天下。八旗貴族才是皇帝的基本盤。官紳一體納糧,火耗歸公,都是針對漢族士紳,但是八旗的鐵桿莊稼,八旗貴族的特權,雍正分毫也沒有動。
清朝的皇帝,唯一敢動鐵桿莊稼的,或者說只是動了念頭想去動的皇帝,是光緒,光緒最后的結果大家也看到了。
所以我們不要被二月河這些人所誤導,將清朝的語境放在明朝之下,覺得雍正就真的是在為普通老百姓爭利益。說句不客氣的話,他不過是從士紳手里搶來利益,然后通過國庫分給了八旗而已。
所以四爺才這麼一直招人喜歡。拍個風馬牛不相干的大女主劇里都有他。
慈禧為什麼能一直掌控朝政,壓制光緒這個正牌子皇帝?就是她的背后,有整個八旗的支持,光緒的改革,動了八旗貴族的核心利益。
滿清不使用太監,所以它的皇權延伸依靠八旗來保證。在明朝監礦、鹽、織造、關稅、軍隊等等都是由太監來完成的,在清朝,就基本靠包衣奴才和滿人。江南曹家就是這樣的典型。
同時滿人科舉和做官的路徑比漢人要寬得多。這些滿人安排的基本也是肥缺。工業化,第一個觸動了大地主的利益,這是必然的,工業資產階級肯定要觸犯大地主階級的利益,美國南北戰爭就是這麼打起來的,明里的口號是解放黑奴,實際上是大地主和種植園主已經無法忍受北方的工業主,而旗田是旗人的命根子,八旗貴族也是最大的地主;
第二個就是工業化肯定會對滿人的那些肥缺產業進行改革,紡織、鋼鐵、交通、鹽酒茶等等,這些都是滿人貴族的錢袋子,想改革,就是動他們的錢袋子;
第三、誰都知道,八旗的鐵桿莊稼是帝國財政的一大毒瘤,可是這個國家就是皇帝和八旗共天下,光緒卻在這個上面動刀子,當然會被人直接扼殺。慈禧所延續的,就是這樣一個清朝,穩住八旗的基本盤,利用他們來對抗和控制漢人士大夫。
所以,不是慈禧為清朝續命,她只是在那個位子上做了正確的事——維護族群的利益。她不做這樣選擇,那麼會有其他人上位來代替她做這樣選擇。200年八旗的權力掌控,這樣慣性和統治力還是相當強大的,曾國藩看得很清楚,反清,反的不是皇帝一家一姓,而是盤踞在大清官僚和軍事體系之上和各個產業之上的八旗,這百萬人口的滿族相對于數萬萬的漢人看上去弱小,可是他們是有組織的,利益趨同一致。而漢人卻是一盤散沙的烏合之眾。因此曾國藩最后自裁了湘軍。功成名就做圣人不好嗎?為什麼冒那麼大的風險反清,漢人的利益關我屁事。
這樣一個群體,掌握了國家機器、掌握大了量關鍵產業和財富,掌握了一部分軍隊,在中央權威依舊還具有余威的時候,任何一個人,坐在慈禧的位子上,都只能順勢而為。
只是這種順勢而為,最后徹底將滿族置于中華民族50多個民族的對立面,需要通過一場徹底的內戰來進行對決,也令滿族的命運更為悲慘。如果按照戊戌變法的設定,和平變革,滿族變成類似于日本的華族那種貴族群體,八旗放棄一部分特權,但可以成為真正的貴族,同時依靠對各個核心產業的掌控,說不定最后很多會成為財閥。中國開始走向真正的近代工業化,那麼,也許,這個八旗與皇帝共天下的清朝說不定壽命還會更長。
可惜的是,任何特權階層,到了最后的末路之時,不徹底毀滅,他們都會垂死掙扎,死死的保住自己的既得的利益和特權。他們永遠都不見棺材不掉淚的。
補充——————-
看了一些評論之后,有些話不吐不快。
明朝也好,清朝也罷,其實都是歷史,都已經過去了。
如今的滿族,就是中華民族的一員,滿族自己也好,漢族也好,都是這麼認為的。
但為什麼總是有人跳出來引戰呢?清粉明粉吵個不停?
這背后的用心到底是什麼?
說實在的,我不喜歡明粉,也不喜歡清粉。任何一個王朝,有好也有壞,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敗的地方。刻意的只強調好的方面,掩蓋他的壞的部分,都不是正視歷史的態度。
如今的一些清粉,最讓人反感的就是一味的掩蓋自己的錯誤,故意為滿清涂脂抹粉。辮子戲滿天飛也就算了,對滿清皇室一個勁的吹噓也不去說他。更可笑的是,當滿清的一些不光彩的史實被人指出之后,有些清粉,就開始詭辯,要麼用明朝來轉移話題,要麼就顧左右而言他。甚至罔顧事實。
事實永遠是事實,再多的詭辯,只會令人覺得可笑。
已經過去了的事,承認就好,對于中國人來說,沒有人會因為這些歷史,相互仇恨。滿清滅亡也有上百年了,如果漢族還斤斤計較當年那些仇恨的話,滿族如今也不會有如此大的規模了。但有些人偏偏不愿意承認,偏偏故意扭曲事實,故意形成對立。
德國人二戰禍害歐洲還不慘?但當他真正放下歷史,擁抱歐洲之后,大家也就選擇忘記,選擇共同發展。反而日本一直不愿意正視歷史,甚至刻意修改教科書,所以被人針對。
我不知道這些清粉到底在背后是什麼樣的用心。但說句實話,越是這樣掩蓋,反而越會讓人看得更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