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時候,以蒙古為首的內亞游牧民族的勢力基本上已經被大清和俄羅斯帝國瓜分了,所以不存在什麼威脅。
清朝的時候蒙古帝國以及內亞的游牧民族文明已經進入衰退期。
衰退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新航路的開辟導致的絲綢之路的沒落。
新航路開辟之前,東西方貿易主要靠絲綢之路,內亞的游牧民族就是絲綢之路上主要的中間商。這些中間商發展壯大之后就可以建立強有力的政權,比方說突厥汗國,蒙古帝國都是沿著絲綢之路擴張,從東方一路打到西方。
新航路開辟之后,東西方貿易路線轉為海運,西班牙、荷蘭、英美這些海洋帝國隨之崛起。
蒙古帝國衰落以后,導致當年蒙古統治的地區出現了巨大的權力真空。所以又出現了很多政權填補這些地區的權力真空。比方說帖木兒帝國,奧斯曼帝國、俄羅斯帝國、大清。
這些帝國在意識形態上對蒙古帝國的態度各不相同,但是既然想繼承蒙古帝國的政治遺產,必須在政治經濟軍事制度上繼承蒙古模式。
意識形態上承認蒙古帝國的基本上都是蒙古女婿。
蒙古人有一個認女婿的習俗,就是蒙古大汗必須出自成吉思汗的黃金家族,如果不是黃金家族的人就必須娶黃金家族的閨女,給黃金家族當女婿,才有資格稱大汗。
中亞霸主帖木兒就是黃金家族的女婿。清朝皇帝皇太極也是黃金家族的女婿,孝莊皇太後來自科爾沁部,是成吉思汗后裔。這兩位能稱大汗的合法性也是來自女婿的身份。
所以,帖木兒帝國和大清都承認蒙古帝國的正統地位,以蒙古帝國繼承人自居。此事的影響延續至今,現在的哈薩克斯坦和中國仍然承認蒙古帝國的正統性。別管網上皇漢明粉怎麼吠,我國目前官方史學界承認元清兩朝。
當然,中國承認元清兩朝還有別的原因,比方說維護國家統一和中央集權,這個我以后再說。
俄羅斯和土耳其的態度比較曖昧。土耳其一會認一堆游牧民族當自己祖先,一會又強調自己的穆斯林身份,說自己是精神阿拉伯人。原因是奧斯曼帝國的統治區域基本上和歷史上的阿拉伯帝國重合,所以要和阿拉伯人搞好關系。
俄羅斯面對歐洲的時候會自稱歐洲人,稱蒙古統治時期為韃靼入侵,稱蒙古人為異教徒。比方說彼得大帝、葉卡捷琳娜都是這個態度。面對亞洲游牧民族的時候,俄國沙皇又會開始自稱蒙古大汗,打著蒙古大汗的旗號向亞洲擴張,說要接收蒙古帝國的土地,讓亞洲民族朝覲君主。伊凡三世、伊凡四世(雷帝)、尼古拉二世都是這個態度。總之一句話,就是意識形態要為現實利益服務。
最夸張的是尼古拉二世,野心很大能耐不大。尼古拉二世覺得俄羅斯帝國同時繼承了羅馬帝國和蒙古帝國的正統,因為俄羅斯沙皇伊凡三世娶了拜占庭末代公主為妻,東正教的教廷也在莫斯科,所以有羅馬正統。俄羅斯人和蒙古人一樣有認女婿的傳統,只不過認了個羅馬女婿。所以尼古拉二世計劃俄國應該對外擴張統治歷史上羅馬帝國和蒙古帝國的領土,要從歐洲一路擴張到中國。當時,正好歐洲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而中國也是清朝剛剛滅亡,軍閥混戰時期。尼古拉二世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積極擴軍備戰。然后呢,尼古拉二世在位期間,先是爆發二月革命,然后爆發十月革命,然后列寧下達密令,將沙皇一家秘密處決。然后就沒然后了。
俄羅斯雖然意識形態上很曖昧,但是政治、經濟、軍事制度上最大程度的繼承了蒙古帝國的模式。
俄羅斯原本是一堆分裂的小國,蒙古人統治時期將這些小國整合成一體,蒙古人人口稀少,無法直接管理統治區,就冊封了俄羅斯的弗拉基米爾大公負責當地的行政管理和稅收。弗拉基米爾大公趁機做大,幾代之后反殺了金帳汗國。
俄羅斯的政治制度繼承自蒙古,因為俄羅斯在蒙古人到來之前是分裂狀態,根本沒有中央集權的經驗,所以只能沿用蒙古制度。蒙古的忽里台大會就演變成了俄羅斯的杜馬。俄羅斯的軍事制度和作戰策略和蒙古更像。尤其是哥薩克騎兵,使用蒙古騎兵的編制。戰術也是偷襲、游擊為主,典型的游牧風格。
俄國的經濟政策和蒙古帝國更像。這個得慢慢分析。
俄羅斯自從反殺了金帳汗國和其余脈喀山汗國之后,就一路向遠東擴張。俄羅斯的擴張路線,就是絲綢之路的北線。
這里科普一下傳統的絲綢之路分南線北線。南線就是走西域的那根線,國內段是從長安出發,經河西走廊到新疆伊犁,境外經中亞西亞到歐洲。北線由北京或山西境內出發,穿過內外蒙到恰克圖,穿過西伯利亞到歐洲。
俄羅斯帝國的思路其實和蒙古帝國一樣。傳統的絲綢之路中間商太多,利潤太薄。所以就把這些中間商都滅了只留我一個,就可以壟斷東西方貿易,通吃所有利潤。歷史上,蒙古帝國沿著絲綢之路南線擴張,俄羅斯帝國沿著絲綢之路北線擴張。
這個思路最大的對手在于,新航路開辟之后海洋貿易的出現。海洋貿易天生就沒有中間商,都是一方通吃所有利潤。而且海運的成本比陸路運輸低。所以,由于陸上貿易和海上貿易的競爭也就出現了海權國家和陸權國家。
海權國家和陸權國家的爭霸就是後來的英俄爭霸和美蘇爭霸。這段歷史也影響了很多電子游戲作品,比方說《紅色警戒》里的盟軍(海權)和蘇軍(陸權),《魔獸世界》里的聯盟(海權)和部落(陸權)。
對比一下中國的情況,其實清朝皇帝雖然有蒙古大汗這個頭銜,但是事實上清朝的制度絕大部分都與蒙古帝國不同。清朝對蒙古地區的管理其實是將滿洲的盟旗制度推廣到了蒙古,另外就是使用了藏傳佛教來防止蒙古人遷徙。清朝在中原地區的制度則更大程度的繼承自明朝,所謂清承明制。而明朝的制度又可以向上追溯,一直上溯到商鞅變法,所謂百代皆行秦政法。
總之呢,就是清朝的時候,蒙古的勢力基本被大清和俄羅斯瓜分了。所以清朝沒有蒙古這個北患,但是清朝有一個新的北患,就是俄羅斯本斯。
先說這麼多吧,想起什麼再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