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時候,化學很好,奧賽全國二等獎、省一等獎,大學聯考滿分150,我考了148。
高二之前就自學完了大學的無機化學、有機化學,浙江大學的普通化學更是都快翻爛了(我舅舅當年上大學的課本,比我歲數還大)。
那時候訂了一份中學生理化報,上面有一些課外知識的文章,看了之后自己有點癢癢,就寫了一篇《聯氨-羥胺》,那時候沒電腦,都是自己手寫,一個字一個字謄在方格稿紙上的,寄出去了。
沒想到居然中了!給了50塊稿費!那可是2000年的50塊啊!對一個高中生來說,簡直是一筆巨款。
我立馬直奔新華書店,看上一本劉潔修先生的《漢語成語考釋詞典》,狠了狠心,買下來了。
整個這件事我都沒跟我爸說。
沒想到的是,年底學校又獎勵給我50塊錢。
因為我是學校有史以來第一個在中學生理化報這樣的國家級報刊上發表文章的學生。那張報紙我到現在還留著。
然后班主任就告訴我爸了。我爸問我稿費哪兒去了,我就把買的書拿出來了。老爺子很高興,說以后想買書就跟他說,不要怕花錢。老爺子是教師,自己也很喜歡看書,我喜歡的書,只要不是太貴,他都盡可能滿足我。我上小學的時候就看《辭海》了。
補充:看了看那張報紙,是1999年
補充:我上高一的時候,因為喜歡化學,我爸給我買了一本《化工辭典》。王箴主編的,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