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了一些關于突厥-蒙古游牧民族的歷史書籍,僅提供一個猜想。古文明區域往往處于氣候溫暖的溫帶,常常是定居文明,無一例外常常游牧民族的侵略壓力之下,只有少數幾個時期能征服控制草原游牧民族,而當他們衰退的時候,甚至淪為被游牧民族統治。這個規律是中國也是成立的,但是我國歷代正史往往不講。原因可能是,不愿承認游牧民族對于我們長期武力上優勢。
然而,與其它文明不同的是,在清朝之前,中國總是在被游牧民族侵略、統治一段時間后,變得即為強盛,成就無與倫比的帝國之勢。這也是為什麼其它的文明古國一一滅亡,而中國卻常常復興的原因。這樣的時期有:漢朝,隋唐,明朝,以及清前期。
漢朝,中原王朝控制西域,領土直達中亞,現在的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曾經全部或部分歸于漢朝統治之下。
然而在漢朝剛剛建立的時候,秦末戰亂耗盡了中原大地的武力資源,漢高祖劉邦被匈奴冒頓單于的大軍圍困于白登,幸好由于漢朝的軍隊也不是好惹的,冒頓單于和漢高祖劉邦達成了和談協議。70年之后,漢武帝征匈奴,打得單于西逃,控制了大片草原養馬地。終漢一朝,匈奴都不再是致命危機。原因就是,當時的最先進戰法就是騎射,騎射將殺傷力和機動性提升到了冷兵器時代的極致。而漢朝遠征匈奴,遠征中亞,正是因為漢朝強大的騎兵軍隊,而漢朝也知道這點,不然為什麼非要征服大宛,獲得優質戰馬呢?中國的騎兵成體系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趙國由此成為七雄之一,而且是秦國在武力上的唯一對手。戰國時代,秦國、趙國都鍛煉出了強大的騎兵。總是有人會好奇,如果亞歷山大東征達到中國,會怎麼樣?亞歷山大的大軍是馬其頓方陣,就是步兵方陣,而秦朝已經是騎射+步兵了。
亞歷山大沒打倒中國是他的幸運。亞歷山大大軍經過的地方,是波斯,當時的中亞游牧民族還沒有對其產生強大的侵略壓力,不像中國,都被逼的搞萬里長城了。當然,這也是羅馬的不幸,羅馬沒能從東征中得到最重要的騎兵集團軍戰斗經驗。可以說,漢朝之強盛,大漢之雄風,很大的因素是漢朝掌握著強大的騎兵軍隊。
隋唐也是如此。西晉滅亡之后,在中國北方你來我往,互相廝殺的就是掌握著騎兵軍隊的各路諸侯。當中原王朝歸于一統,強大的騎兵軍隊也歸于一統。然而,隋煬帝不像唐太宗出身于行伍,竟然依靠騎兵三征高麗,高利多山,正是騎兵軍團的弱點,這種以己之短攻彼之長的無知葬送了隋王朝。隨后,唐王朝雖然征服了高麗,但是大唐王朝主要的戰績是在西邊。
時隔幾百年,中原王朝的鐵騎再次征服中亞東部。
後來,宋朝就不說了,宋朝根本無力駕馭強大的軍隊,靠著南部地區的山脈茍且偷生。元朝更不必說,蒙古騎射威震亞洲大陸。明朝也是憑借著騎兵軍團才把元朝打成了北元的。後來騎兵衰弱,靠著火炮對抗后金(清朝)。清朝又一次把中國的領土延伸至中亞,不過這一次,騎兵軍團的時代落幕了,清朝是靠著火炮技術擊敗了騎射。沙俄也是靠著槍炮征服了游牧民族,不過印度一直是被征服了,在騎射時代被游牧民族從西北征服,後來被西方殖民者的艦炮征服。中東那幫人也是被火炮征服的。
從戰國時代到清朝前期,可以說誰掌握著騎射,誰就強盛。後來,火炮取代了騎兵,鋼鐵洪流取代了火炮,而后,信息化、海空天一體化的美軍在海灣戰爭宣告鋼鐵洪流的時代落幕,下一個時代的巔峰軍隊是什麼樣的呢?軍民融合???
為什麼中國朝代在魏晉南北朝亂了那麼久,到了隋突然就變得無比強盛?魏晉南北朝的混亂是軍閥混戰,隋唐保留了殘酷淘汰鍛造而來的強大騎兵,于是強盛至極。有人說是因為戰亂導致人口下降,其實不一定,唐王朝如果面對的是漢族人口壓力太大的話,強大的騎兵也能把人口投放到中亞去,印度去。別不信,美國不就是一有矛盾搞「西部大開發」?古今中外,國家都是因強而盛的,還沒有一個是先盛后強的,漢朝、隋唐、明朝、清朝前期,都是因為掌握著當時生產力發展條件下的最強大武力,可惜,不是每一個時代、國家的統治集團能夠長久地駕馭得了它。從這個角度上看,我們的盛世會在什麼時候到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