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30日,國民黨軍事委員會高等軍法會判處張學良「有期徒刑十年,褫奪公權五年」,第二天,蔣介石「寬宏大量」地提交一紙赦免狀,于是,幾天后張學良被宣布予以特赦,「仍交軍事委員會嚴加管束」,——這「嚴加管束」四個字大有深意,既未明確管束的方式,也未說明管束的期限,完全取決于老蔣的心情。
1937年1月16日,張學良在大特務戴笠的陪同下,抵達奉化溪口雪竇山,開始「讀書思故」,他依然保留著全國陸海空軍副總司令的頭銜,看守他的特務和憲兵們對他也維持著表面的尊敬,同時他依舊保持高品質的生活水準。
這就使他對蔣介石抱有幻想,覺得時間一久,老蔣回心轉意,結束他的管束。
軍統專門成立了一個小組軟禁張學良,名叫「軍統局派駐張學良先生招待所特務隊」,共有成員三十余人,隊長劉乙光,黃埔四期生,青年時和黃克誠大將是好友,當年也是一位意氣風發的青年,他當時做夢也想不到,他接下看管張學良的工作,一干就是25年,期間主要工作就是陪伴張學良,「「食則同桌,臥則同屋」。
劉乙光干這個工作一絲不茍,張學良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嚴密監視之中,根本沒有脫身的可能性。
1938年1月,張學良被軟禁于郴州蘇仙嶺,一日,劉乙光與十幾名特務「保護」著張學良去山下理發洗澡,半路上忽然有一名佩戴中校領章的軍官向張學良敬禮,張學良坦然受之,劉乙光卻嚇了個半死,一面派人跟蹤軍官,一面連夜將張學良轉移到老家永興縣。(那名軍官確實是東北軍舊部,剛隨炮兵部隊駐防郴州)。
1946年底,張學良在換過若干個風景如畫的幽禁地后,轉移到新竹縣的井上溫泉,結果兩個月后,「二二八事變」爆發,井上溫泉與外界的關系斷絕,并且劉乙光得到台灣警備總部的密報:有人想劫走張學良,并且已經派人去勘察地形!(確有其事,據參與此事的吳克泰回憶,他們確實想營救張學良,只是事變失敗得太快,計劃才夭折)
張學良親口告訴來探望他的大特務張嚴佛說:
「今年2月,台灣人鬧事,劉乙光也緊張起來......劉乙光的部下和憲兵方面有人偷偷告訴我說,劉乙光已經做好了準備,如果台灣事變鬧到不可收拾的時候,為防止我越獄逃跑和台灣人民把我劫走,他就采取緊急處置,把我和趙四小姐開槍打死,對上面報告則稱台灣亂民前來劫獄所為」。
劉乙光把張學良「保護」得很好,非常盡職盡責,當然少帥并不理解他的苦衷,咬牙切齒地對張嚴佛說:「劉乙光把我張學良看作江洋大盜,唯恐我越獄逃跑又怕我自殺,處處限制我,讓我難堪;不管我受得了受不了,他要怎麼干就怎麼干,實在做得太過分了」。
張學良對張嚴佛吐槽的時間是1947年10月,他在軟禁期間基本上是「全無心肝」的,但在1946-1947年期間出現情緒波動,因為他天真地認為,自己已經被關了十年,該重獲自由了。
抗戰勝利后,各界要求結束張學良管束的呼聲很高,只是不知道身陷囹圄的張學良是否有所了解?
1947年5月,東北軍耆宿元老莫德惠拜訪張學良,張學良表示自己正在研讀明史,并賦詩一首,表示自己已無意家國大事,只愿研究學術:
十載無多病,故人亦未疏。余生烽火后,惟一愿讀書。
張學良通過看望他的莫德惠、張嚴佛、陳儀、張治中等人,將自己渴望自由的想法隱晦地傳遞到蔣介石耳中,但蔣介石不為所動。
張學良第二次出現情緒波動是在1956-1958年,因為蔣介石似乎在認真考慮釋放他了。
1958年11月23日,蔣介石在日記里輕描淡寫地寫道:「午課后,往大溪召見張學良。其身體、態度、言行一如二十年前相同。」
那天下午,蔣介石步入大溪別館的時候,蔣經國已經陪著一個頭髮稀疏的半百老人等候多時。
老人向他恭恭敬敬地行了個軍禮,說道:總統,你老了。
蔣介石端詳著張學良,嘆息道:漢卿,你頭髮禿了。
兩人相對無言,氣氛一時有些尷尬。
1956年11月,劉乙光告訴他:馬上就是西安事變二十周年了,蔣總統讓他寫一篇文章回憶往事。
張學良非常重視,當晚就失眠了,用了十天時間憋出一篇大作,劉乙光帶著這篇命題作文前往台北,蔣經國指示「西安事變」一段應該補上后文,于是,張學良連著幾天茶飯不思,本著「為尊者諱」的精神,別別扭扭地改了一稿。
數日后,劉乙光滿面春風地告訴他:總統非常欣慰,說你還可以做貢獻。
張學良心中一驚,果然,老蔣又給他布置了一篇作業:西安事變期間任宋子文秘書的郭增愷客居香港,最近發表了一篇西安事變感言,這篇文章讓蔣介石大為光火,于是命令張學良寫文章批駁之。
張學良只得硬著頭皮撰文,以后他又遵照蔣介石的意思做了幾篇應試文章。他覺得自己和蔣介石二十年來陷入僵局的關系有所松動,于是囑咐劉乙光道:請代我轉告總統,我想參加將官培訓班。——其實,他是想試探蔣介石的態度,是否可以還自己自由身。
蔣介石自然不會同意,只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布置作業。
1957年10月,張學良夫婦被遷居到高雄,第二天夏天,他發現自己的眼睛似乎出了問題,看東西模糊不清,經檢查為中心性網膜炎,張學良情緒崩潰,多次通過宋美齡,希望和蔣介石會面,然而蔣介石沒有任何回復。
1958年8月,張學良忽然主動告訴劉乙光:聽說老先生要南下,我想寫一篇東西。
劉乙光大喜道:我的少帥,你終于開竅了,知道主動付出了!
張學良在他的文章里「深刻懺悔」,希望蔣介石能看到他的「思想轉變」。蔣介石果然同意張學良去台北治眼疾,加上宋美齡、蔣經國居中斡旋,蔣介石終于松口,愿意接見張學良。
兩人談了半個小時,大部分時間是張學良說話,蔣介石只是偶爾插句話,最后他板著臉,冷冰冰地說道:你要好好讀書,你對于國家還是能繼續做出貢獻的。
說完,蔣介石便起身離開。張學良目瞪口呆,知道小肚雞腸的老蔣絕不會放自己自由,長嘆一聲,從此再不肯寫任何回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