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一大日常工作就是畫輿圖,標信地。
明代有兩個基本軍事概念,一個是量兵相地,一個是分守信地。
量兵相地意思是將領估算防御位置的地形環境,在對應的地形上擺放人數合適的軍隊。我手里有一萬人,區域里有的地方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那這地方就擺一個人,剩下9999人去防御其它位置。
分守信地意思是將領只需要負責調令中規劃的防區,按照相對穩定的步驟統一行動。否則由于步騎兵行動速度不一致,各處道路環境不一致,各部如果各自出戰向敵人行動的話很難同時到達戰場,最后就成了葫蘆娃救爺爺。
在某處示警后,各處兵馬不是純粹的朝著破口方向走的,是朝著輿圖和調令里標繪的信地前進的,且這些進軍都會有期限,負責管理調動的文官會估算行軍速度給出期限。
然后各處駐軍逐漸形成一個堵住區域內所有地理出入口的包圍圈。至于誰碰上敵人那就看敵人怎麼安排了。
所以結論是,當然可以繞,但是防御方也可以通過規劃和調度把繞路的區域堵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