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善言辭,在待人接物方面很愚笨。平時也不與人交往,只是自己待著。不做飯,不去飯店,經常用一些罐頭之類的速食食品果腹。她曾經說自己在生活中就像個廢物。
這一切可能和她糟糕的原生家庭有著非常大的關系。她的父親和母親離婚了,她剛開始跟著父親過。父親不喜歡她,曾經因為一點小事關了她半年的禁閉,差點讓她病死。
後來她從家里逃走之后就再也沒回去過。
如果張愛玲沒有文學上的天賦,她的一生會是什麼樣的呢?
我想應該會很慘,原生家庭給她造成了性格的缺陷,她的社會生存能力很低,如果嫁到了好老公可能會好一點,如果沒有,可能她的人生并不會多麼精彩。
但是不得不說,她真是一位奇女子。她從八九歲就可以寫小說,到十五歲的時候已經寫過了很多高品質的作品了。
在學校里她因為文章寫的好而受到老師的喜愛,這樣的正反饋加強了她的自信。在以后的人生里,她不斷地寫出各種優秀作品,比如《傾城之戀》、《秧歌》等等。
她的寫作素材一般來源于自己的生活,她可以把一件件身邊發生的事寫進小說,關鍵是市場的反響一直都非常好。
張愛玲的一生,對我感觸比較大的兩個點:
第一,天賦的重要性。
張愛玲在童年時期就發現了自己對寫作的喜愛,并在當時就對寫作能力進行了刻意練習。
其實優秀的寫作能力真的與生俱來的嗎?可能她只是某一次偶然的嘗試中獲得了正向的反饋,別人表揚了她,她覺得自己有了勝任的感覺,于是開始從嘗試發展為興趣,從興趣發展為愛好,最后又愛好發展為工作,并受益終身。
我還是相信《刻意練習》當中說的:天賦只是一個人接觸一個東西的次數比較多。
如果張愛玲把寫作這項能力換成鋼琴或者跳舞,并且她同樣受到了很多正向反饋,那世界上會不會多出現一位偉大的鋼琴家或者舞蹈大師呢?很有可能。
所以要對自身的天賦尤為珍視,如果你還沒有發現它,那麼就從小時候開始回憶,看看自己在某件事上獲得過別人的夸獎。如果你已經發現了它,那就對你的天賦進行刻意練習吧,你可能會因為自身某一項微小的天賦而讓整個人生變得偉大。
除此之外,第二個我捕捉到的點就是:有限的游戲和無限的游戲。
這句話是個書名,全書大意是講,每個人的人生都有兩種選擇,選擇有限的游戲或者無限的游戲。
有限的游戲是指追求「一時」的高峰,比如把人生目標定為成為首富,成為大公司總裁等等。無限的游戲是指追求更久遠的高度,更無限的高度,比如孔子、王陽明這些人。
他們著書育人,流芳千古。即便是過去了幾千年也仍然被世人所銘記。
張愛玲雖然不能與孔子、王陽明的成就比肩,但是她所玩的就是無限的游戲。她出生于1920年,命隕于1995年的夏天,享年75歲。至今距離她離世已經有25年了,但她的作品仍然被世人所喜愛。生命只有短短幾十年,但影響力卻能順著歷史長河一直向更久遠處漂泊。
也許在一百年后依然有人在某個深夜讀她的作品,讀到感傷處,輕輕拭去眼角的熱淚。
這就是張愛玲的無限的游戲。一場沒有終點的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