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也好、南北朝也好,都不是一開始就如此的,而是經過了長期的混戰和兼并之后,才達成的狀態。而唐朝之后的五代十國,是混戰和兼并之前的狀態。
那麼為什麼這一次,沒有發生長期的混戰和兼并呢?
這是因為,三百年前,隋文帝楊堅所制定的制度,奠定了中國未來一千年的大一統格局,所以自隋朝以后,中國就很難再出現南北朝那樣的分裂動蕩。
而要講隋朝制度的形成,咱們還要將時間線,推回到三國初期。
從東末三國,到隋朝初年,這四百年間,正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動蕩的時代之一——魏晉南北朝時期。
為了防止大家對漢朝末年到隋朝初年的這段歷史不熟悉,我這里先簡單介紹一下朝代更替的時間線。
首先,大家都知道的,漢末之后,分魏、蜀、吳三國,後來晉朝取代了魏朝,并且統一了全中國,史稱西晉。
西晉末年,五胡亂華,晉朝南渡,進入了東晉時期。
再之后,東晉被劉宋取代,中國正式進入南北朝時期。
這期間,南朝經歷了劉宋、南齊、南梁、南陳,四個朝代;北朝的經歷則更為復雜,五胡亂華后,北方長期由游牧民族統治,先是鮮卑人所建立的北魏王朝,擊敗了其他競爭者,統一了北方,一百年后,北魏分裂為了東魏和西魏,東魏和西魏,又分別被北齊和北周所取代,隨后,北周滅掉北齊,重新統一了北方。
至此,我們才來到了主人公楊堅所處的時代,北周和南陳對立的時代。
其實,漢末以來的這四百年年間,曾有數不清的英雄豪杰試圖結束這場動蕩,重新統一全中國,但是毫不例外的全都失敗了。
比如,我們所熟知的魏武帝曹操,在統一北方后,曾試圖南下滅吳,進而統一全中國,但最終卻在赤壁大敗,自此再也無力南下。
再比如,已經走了九十九步的晉武帝司馬炎,司馬炎所建立的西晉王朝,是繼漢朝之后的又一個大一統王朝,但西晉只是實現了國土上的統一,并沒有更新配套的政治制度,解決國內的分裂隱患,所以,短短五十年后,剛剛統一的西晉王朝,就迅速分崩離析了。
隨后,五胡亂華,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期間,也曾出現過很多能征善戰的游牧民族統治者,企圖以其強大的軍事實力統一全中國,比如五胡十六國時期的前秦世祖苻堅,比如北魏時期的太武帝拓跋燾,但是最終,都毫無懸念的失敗了。
與此同時,北方長期由游牧民族統治,南方長期由中原民族統治的格局,導致了南北方在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等方面的差距越來越大,國人對統一的認同感越來越低,統一全中國的難度進一步加劇。
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下,我們的主人公楊堅出現了。
他憑借強大的武力統一了全中國的領土,為國家贏得了暫時的和平。
但是,咱們前面說過,西晉也曾實現過短暫的國土統一,但是短短五十年后,就再度分裂了。所以,當時擺在楊堅面前的,是一個四百年沒有答案的難題——如何防止國家再度分裂。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內容
目前,該付費內容的完整版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內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