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3.25回答
我換手機之后一直沒上知乎,最近重新登錄發現好多人因為我前幾年關于繼母的回答私信我。看來現在重組家庭的確挺多啊。
簡單說一下,我三年前生了一個男孩,算是兒女雙全啦。
生了兒子之后,對女兒的關心或者說照顧少了一些,的確是精力顧不上。照顧過新生兒的肯定都會明白。而且我老公在日常生活家務方面非常不給力,他現在都分不清尿不濕的正反面。所以帶孩子這事兒全在我身上。
目前老公負責輔導女兒的學習。我就主要負責帶兒子和整個家庭后勤和飲食起居之類。
生孩子之后,對于做母親這事兒的體會更深了。說實話,對女兒和兒子,在精力的分配上失衡了,心理的關愛上當然也是傾斜的。可是行為上我盡量讓自己不要表現出來,在日常盡量一碗水端平,有時候甚至會對兒子更加苛刻一點。
另外在物質和日常一些孩子比較看重的事情上必須不能含糊。比方說旅游,比方說過生日,蛋糕禮物美食都不能少。小孩看重什麼呀,吃的玩的占大頭。我懷孕五個月的時候,自己帶女兒去上海迪士尼玩兒了,女兒第一次坐飛機也是很得意的和同學炫耀。我生完孩子一年后也是和老公帶著兩個孩子做了省內旅游。第二年去了北京旅游,并且許諾好好表現的話每年帶她出去旅游一次。我們家只算普通,并不富裕,不過這些也是盡力去做。
現在女兒十歲了,是個即將邁入青春期少女啦。我每周都會帶孩子去吃個甜品逛逛街。有好看的電影還會買票和她一起去看。其實有時像是與小友來相處。
另外該批評教育女兒的時候也會直言的,我也會生氣,但從沒動手(倒是經常打兒子)。也把她說哭過。
但我覺得一些女生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個人安全方面要注意的地方必須要告訴她,她也應該做到,好的習慣一旦養成,受益一生。
再就是我也就讓她做點力所能及的家務,而且出去購物也經常指揮她幫我提東西什麼的,哈哈。
關于我的不足其實也有很多,但都很瑣碎,最主要的應該就是我在感情輸出上,一直給自己的定位是順其自然,并沒有過分追求我和女兒要達到那種毫無遠距離感的母女關系(和個人性格有關,我不是那種熱情如火的性格,比較嚴肅的那種),親昵感少一些,這也是有了兒子之后我悟出來的區別,之前真的沒有察覺到。不過現在這樣也挺好,女兒和兒子都是我的責任,細水長流吧。
PS.
看到私信很多類似于「有這樣一個帶孩子的男人balabala,猶豫自己要不要和他結婚但是要做繼母很猶豫blabla」
朋友們,私信我就不回了。但是我必須要說句實話——但凡有別的選擇,一定不要做繼母。家庭矛盾真的會比普通家庭多,關系處理起來也復雜,家庭財務關系處理起來也復雜,我在這里紙上說說大家是體會不到。尤其是年輕的小姑娘們,你們可千萬別自斷前路。千萬不要被老男人忽悠瘸了。
如果一定要做繼母。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1,先檢查一下自己的銀行卡余額和賺錢能力。如果你經濟不能獨立,不要做繼母。日常生活中你對孩子釋放善意,做一些獎賞,都是要錢的哦(當然如果你要嫁的男人很有錢,且自覺的,甘愿的給你花,那情況好一些)如果你對家庭財務掌控欲很強也不要做繼母,因為我們這種復雜的家庭,在財務方面大家都是要有所保留的,我并沒有想表達負面的意思哈,相反我認為這樣很合理。
大人的購買欲望可以壓縮,可是培養孩子讀書,學特長,課外班甚至開眼界都需要錢啊。這時候,夫妻彼此有點小金庫或者保留一些財務自由度就會讓人舒服一些,大家都少計較,家庭氛圍就會好一些。說來說去,財乃立命之本啊。
2,如果一定要做繼母,那最好別大包大攬,尤其是避免輔導孩子學習哦。這個真是雷區。我每次輔導的時候都會想死,一邊想爆炸一邊苦苦壓制脾氣,真是一言難盡。所以這事兒我家目前都是孩兒爸來做。(為了這個我和孩兒爸干過幾次仗,他曾經想做個徹底的甩手掌柜來著)
3,大是大非面前不能含糊(例如學習習慣.衛生習慣.女性安全意識的培養糾正和一些娛樂行為的界限),孩子一些小毛小病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平時還是正面管教和正面肯定多一些比較好。
4,兩個孩子掐架,盡量公平。
當然,如果年輕的你們有別的選擇,還是不要做繼母。
最后,我的女兒是個很懂事的孩子。我們一起生活的時候她已經六歲了。這也降低了做繼母的難度。如果對方帶著一個一兩歲的男孩,我勸大家三思。男孩子太難帶了,我自己生的都不想要啊,每天都想著打一頓扔出去。
生活中我是這樣想的,既然成為了一家人,那咱做事就從善意出發,該做的事做,該花的錢花。我對于自己的付出并不期望也不需要孩子給我回報。等我老了我也用不著孩子給我養老。別讓我去給看孩子我就謝謝了,emm扯遠了哈哈。
總之家庭的氛圍也是會影響孩子的,用正念面對家庭。希望辛辛苦苦養大的孩子能夠身體健康,三觀正派健全,自信自立,并且有興趣愛好特產傍身,目前有培養女兒兩樣特長,已經堅持四年,未來也會培養兒子兩樣。
希望他們的精神世界也豐富多彩。
2020庚子年是個大災年,也是我的本命年。希望生活繼續簡單平靜下去吧,或許2028年,女兒十八歲,兒子十歲,我還能想起來這里,再過來回復。
------------以下為原回答--------
好好對待唄。初一要做十五也要做。平時陪她寫作業,參與學校活動,周末當司機開車帶她出去玩其實我真的很懶很愛宅,每天監督她彈古箏,綁辮子。每季至少兩條裙子一條褲子兩件小衫,秋冬還有外套靴子啥的買買買。要求她每餐都吃蔬菜,培養她早晚都刷牙的習慣。當她要抱抱的時候絕對不會拒絕,她沒禮貌的時候必須立刻制止。從來不評論她親姥姥家和他爹之間的是非。她第一次看話劇吃牛排看電影都是我帶的。我今年開始給她投分紅類型的壽險準備以后做她嫁妝。
小孩子沒媽很可憐,我剛見她的時候被老人帶的臟呼呼土氣的很,怕我不喜歡她拼命給我表演兒歌還跳舞嗓子都啞了。想想都覺得挺憐惜的。現在她上學了慢慢長大,被我各種捯飭打扮也是個水靈靈的小女仙女了。她喊我媽媽一年了,我對她好一開始大部分是責任感後來也是發自真心。偶爾也會自我懷疑有必要嗎,但最后想想還是應該這麼做。小朋友也是很儀式化的,開口喊我媽媽對她自己來說也是意義非凡吧。
另外小孩七歲。她親媽大概三年前白血病去世了。她的不安全感挺重,比同齡小孩早熟。但是被老人帶的有些生活習慣不太好。慢慢來。
做后媽真的不是很容易。原因就是你對孩子爸爸的愛和對孩子的愛屬于兩個系統,僅僅是愛屋及烏是不夠的。。。我感覺責任感和善意都很重要,還要心平氣和的去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我出差回家,孩子蹦著高的出來迎接時,心里都感覺挺棒挺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