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簡單的一句延長了還減少了說得清楚的。
用大白話說吧,她活著的時候肯定能延長清朝的壽命,她很彪悍,只要她活一天,清朝都不會徹底滅亡。不管用什麼辦法,總能保住她自己那點榮華,割地也好賠款也好,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還是可以割幾年的。忠臣她也不缺,玩弄權術的本事出神入化。這話不完全是嘲諷,你要說慈禧沒幾分本事,也是騙人的。光第一次辛酉政變,就能看出她的眼光,膽識,嚴謹。在那種情況下,一般女人會歡天喜地,兒子當皇帝了;強一點的能感覺到暗藏的危機,權都在顧命八大臣手上,但未必敢做;再強一點的,敢做但未必能做成功,一個漏洞就會滿盤皆輸。而慈禧既做了,也成功了。咸豐剛去世,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解決掉了八大臣,干凈利落拿到實權。
這份能耐,鍵盤俠有,真操作起來,絕大部分人沒有。她對人性之洞察能力,遠超很多人。所以能為她所用,圍在她身邊的人都是能為她效忠的,一介女流才能穩坐江山幾十年。
但是她治國的能力卻又不是很合格,再加上世界形勢的變化,到晚年大清就每況愈下了。本身慈禧的文化程度和格局都不高,掌權就是為了自己。到了危機時刻,她也是拆東墻補西墻,就圖混過自己那幾年了。大清能否延續下去,沒有自己能否善終重要。
并不想提戊戌變法,且不說根本不可能成功,即使成功也是通過改變體制,保留大清的招牌而已。以光緒帝的名望,恐怕也只是支撐一段時間罷了。光緒帝是一個帥氣癡情boy,也有熱情和抱負,但政治天賦不高。即使從小慈禧賦予他實權,要想挽救大清,于他來說仍然很難。
所以慈禧去世三年,大清滅亡,倒不算什麼悲劇,也省得磨蹭。只是民國建立以后,還是沒能避免那些風起雨涌。也許改朝換代,從來都不會那麼順利……就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