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用兵總會有糧草不足的問題?
查看全部 47 個回答
回答1
2023/12/19

ADVERTISEMENT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句話之所以耳熟能詳,就是因為它道出了古代戰爭中最大的制約因素,即遠距離糧食運輸問題。

對此問題,沈括在夢溪筆談里有詳細描述,詳述如下:

「余嘗計之,人負米六斗,卒自攜五日干糧,人餉一卒,一去可十八日」。即一民夫攜帶六斗米(75斤,應該說這是一個比較極限的重量)供應一個士兵,士兵自帶五日干糧(士兵有盔甲及武器負重,還需作戰,五日干糧已不少了),由于士兵和民夫都屬于強體力勞動者,故一人一天吃兩升米(2.5斤),六斗米兩人可吃15天,加上士兵自帶五日口糧,共可支撐18天,考慮到返程,則前進范圍為9天路程。

「二人餉一卒,一去可二十六日」。如兩民夫供應一個士兵,則一次可以維持十六天。

ADVERTISEMENT

(一石二斗米,三個人每天要吃六升。八天以后,其中一個民夫背的米已經吃光,給他六天的口糧讓他先返回(考慮回程時負重已大為減輕,所以八天路程給六天口糧)。以后的八天,二人每天吃四升米。如果要計回程的話,只能前進十三天的路程。(前八天每天吃六升,后五天及回程每天吃四升米。這個有點類似長二捆火箭,助推器燃料耗盡后丟棄,主火箭繼續前行。)

「三人餉一卒,一去可三十一日......三人餉一卒,極矣。 」三個民夫供應一個士兵,一次可以維持三十一天。(三人背米一石八斗,前六天有四個人,每天吃八升米。減去一個民夫,給他四天口糧讓他返六日程。再往后的六天有三個人,每天吃六升。第十三天再減去一個民夫,給他九天口糧讓他返十二日程。

ADVERTISEMENT

最后的十八天兩個人吃,每天四升。)如果要計回程的話,只可以前進十六天的路程。

所以說三個民夫供應一個士兵,已經到了極限了。

「.....更有死亡疾病者,所負之米,又以均之,則人所負,常不啻六斗矣。」在運輸的路上,經常會有人病死,死者身上的糧食,又被分配給了其他人。故每個民夫所背負的糧食,很可能不止六斗,這反之又加劇了人員損耗。

「若以畜乘運之,則駝負三石,馬騾一石五斗,驢一石。比之人遠,雖負多而費寡,然芻牧不時,畜多瘦死。一畜死,則并所負棄之。較之人負,利害相半。」駱駝、騾馬等大牲口,比人能背負更多糧食。但路上未必常有水草,還得拉它們所吃的飼料。一旦水草飼料不濟,牲口病死,所負糧食還得拋棄。總的算下來,運輸效率比之人力各有千秋。

ADVERTISEMENT

對照沈括的論述,結合徒步驢友在山區的實際經驗,民夫長距離運輸糧食,按單人負重75斤,一天單人吃掉2.5斤糧食,一天徒步前行20公里計算,得出結論是:

一個民夫供應一兵,耗糧87.5斤, 可達作戰半徑9天,約180公里;

兩個民夫供應一兵,耗糧147.5斤,可達作戰半徑13天,約260公里;

三個民夫供應一兵,耗糧207.5斤,可達作戰半徑16天,約320公里。

以上只是部隊能夠行軍到達的距離,尚未考慮作戰時間,如遇堅城不下或戰斗膠著,則軍糧運輸問題馬上凸顯,需持續從后方運糧。對此也比照《夢溪筆談》做了估算,過程太過冗長,不再錄之,感興趣的讀者可細研并討論。此處直接說結論:

一民夫運糧,可前進14天,280公里,送達前線5斤,耗費 75斤,運輸耗費比1:15。

二民夫運糧,可前進19天,380公里,送達前線5斤,耗費150斤。運輸耗費比1:30。

三民夫運糧,可前進21天,420公里,送達前線5斤,耗費225斤。運輸耗費比1:45。

四民夫運糧,可前進23天,460公里,送達前線5斤,耗費300斤。運輸耗費比1:60。

五民夫運糧,可前進24天,480公里,送達前線5斤,耗費375斤。運輸耗費比1:75。

可見糧食損耗很大,能運輸到前線囤積起來的更少,而且隨著距離的增加,運輸耗損成倍增加,大部分都要損耗在途中。

以諸葛武侯第一次北伐出動十萬軍隊為例,就要用三十萬民夫運糧,作戰半徑才可以達到400公里,這對蜀地九十萬人口來說事實上是不可能的。這也說明諸葛亮選擇祁山道的原因,他意圖利用西漢水漕運運糧。

他發明木牛流馬應該也就是類似獨輪手推車之類的物件,變滑動摩擦為滾動摩擦,可使民夫單人運糧負重大幅增加,但對于這樣的運糧黑洞,依然是杯水車薪。

所以古代軍糧運輸,只能考慮漕運,秦始皇開鑿靈渠,隋煬帝修大運河,無不是為此。

題目問題的原因也在于此。一是當大量民夫運糧時,從事強體力勞動所需要的糧食量會比平時增加很多。二是會造成大量青壯年運糧,無人從事其他農業生產,對社會經濟造成大的影響。三是沿途會有很多浪費,比如人死所負糧食被丟棄、或敵軍有意燒毀等。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3/12/19
你可以試一試,搞一個大背包,里面裝適量的食物。背著這背包走路,餓了就吃這背包里的食物,看最多能走多遠。注意啊,裝得少了,能吃的就少,于是路程會縮短;裝的多了,太重太累,于是路程也會縮短。總之,你能走多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3/12/19
對天朝古代史缺乏了解,但對羅馬史略有一點點了解,就拿羅馬舉例吧。為了避免別人說我選擇的都是強盛時代的拉丁羅馬,就拿天天被人嘲諷的敗仗停時期舉例好了。不過這里用的數據是查士丁尼大瘟疫之前的數據,查士丁尼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3/12/19
大家應該知道清水健能一次搞六個,巔峰是90分鐘十五次但是你讓他搞12個,或者90分鐘30次你認為只要清水健身體素質提高一倍就行實際上要提高好幾倍,才能達到一倍的要求也就是建筑里邊說的,當到達一個極限后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3/12/19
你以為的糧草供應,是點對點,或者說像游戲一樣,有一個虛擬倉庫,前線士兵即時消耗。中間沒有損耗,也沒有調配的概念。但是,但凡稍微講究點物流的游戲,比如《皇帝·龍之崛起》,比如《工人物語2》,因為有了物流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6
2023/12/19
首先,還真就打仗吃的多,我平時一天三頓,休息天可以不吃飯躺一天,真覺得餓了,一大瓶冰紅茶就可以了。其次,平時和打仗是兩碼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3/12/19
打個比方,你平時吃飯一天三頓很容易,想吃什麼都有,不想做可以下飯館叫外賣。但是這次你想去沙漠旅游,感受下沙漠風情,你出發前是不是要準備好充足的水和干糧?因此你需要開一輛大點的車拉著這些水和干糧,你自己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3/12/19
1、「那些兵平時也有。」錯,古代士兵全脫產的比例非常少,大部分戍衛兵能保證五日一操十日一操的那已經是相當練兵有方了。2、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3/12/19
中國古代有一種養兵的方式叫「屯田」,也就是讓當兵的平時種地,戰時打仗。對于士兵來說,屯田是可以保證自己吃喝不愁的,但很顯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3/12/19
因為古代的后勤運輸能力太差了。古代運輸糧食的過程中損耗非常大,甚至有記載十不存一。這主要有幾方面原因。一是運輸方式緩慢,糧食作為容易腐壞的物品,轉運時間過長會導致部分糧食在運輸過程中腐壞變質。二是存放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3/12/19
最經典的例子就是漢武帝北征,我記得沒錯的話應該是24:1的到達率,這啥意思?就是運24噸的糧食才能到1噸,為啥?因為古代沒有木牛流馬,全靠人力,運氣好了還有驢呀騾子呀用用,但一般不會用,除非實在太遠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3/12/19
因為用兵打仗和駐扎在一個地方對食物的消耗量完全不同。駐扎在一個地方時,士兵可以征收當地的糧草,就地生火做飯。甚至可以自己種糧食自己吃,這樣對糧食的消耗是很少的。用兵打仗時,成千上萬的士兵是需要到幾百甚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3/12/19
最直接的原因,古代路況差,運輸能力差。現代1輛貨車,至少可以運50噸,1天就能跑1000公里。火車更不用說了,2天,就能從上海運送10萬噸的貨物去新疆。海運,30天,30萬噸貨物,就可以從南美洲運到中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3/12/19
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孫子兵法首先大家要明白,古代的軍糧,兩千年來一直都是小米,就是谷子,古代叫粟主要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3/12/19
看到這個問題時,我的腦中立刻出現了這樣一個畫面。士兵:「將軍,我們餓,我們要吃飯!」題主:「什麼?你們前天不是吃過飯了嗎?」…………………………題主對于打仗這個事情的態度是不是太兒戲了?打仗不是做游戲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3/12/19
同樣是十萬兵,平時可能分散布防在二十個地方,每個地方五千,地方上如果有五萬戶,十戶供養一個兵,不難。打仗的時候,這十萬兵被集結起來,到了一個地方,那就變成了五萬戶供養十萬兵,一戶供養兩個兵,顯然供不起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3/12/19
因為古代打仗的時候最難的不是生產糧食,而是運輸糧食,尤其是要源源不斷的、按時按量的把軍需糧草運往前線,所需人力、畜力其實遠遠比真正上前線打仗的士兵要多的多。宋代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有一段內容對古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3/12/19
即使是二戰,大部分軍隊離開鐵路線,碼頭遠點,士兵吃的啥很大程度上也是取決于作戰地域有啥可以搶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3/12/19
有一天,你突然穿越了,來到了一個王朝末年:邊陲虜奴反叛,內部流民起義不斷!醒來之時,你發現圣旨駕到,你被封為征虜大將軍,東拼西湊給你湊了五萬人!你率軍浩浩蕩蕩朝著邊陲行進!報:「將軍,兵馬未動,糧草先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3/12/19
這個事其實題主說的沒錯,明明都是要吃飯,怎麼打起來就不夠吃呢?這不合常理啊!這個要在兩方面來說1:在常備軍之外,往往會征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3/12/19
首先:算一筆賬你就明白了:假設一個軍團有十萬人,3萬匹馬,一個人一天吃2斤糧食,一匹馬一天吃15斤飼料(馬不止吃草,還得吃豆子蔬菜和各種谷物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一天的消耗就是20萬斤糧食+45萬斤飼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