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延長了還是減少了清朝壽命?
查看全部 49 個回答
回答1
2024/02/16

ADVERTISEMENT

我對高贊答案的價值觀定義挺無語的。

是不是真的有人覺得,所謂「重用」,就必須是劉備對關羽諸葛亮那樣,毫無戒心的把所有至少相關權力全部交付才叫重用?所謂「忠誠」,是不是得像關羽諸葛亮對劉備那樣,不管外面再大的利益、再多的富貴,都矢志不移地堅定跟著自己主公,就算親兄弟親兒子都難有的那種堅定?

如果是這樣,那劉備關羽諸葛亮這些人就不至于被傳頌幾千年了。比比都是的東西,有什麼珍貴的?

現實中絕大部分情況下,重用也好,忠誠也好,都是有一定條件代價下的上下級合作,不管古代還是現代,能在重大利益甚至生死面前還堅定合作的,都是很少的人;更多只是在面對一定問題時候,大家有條件的合作,這個合作模式就是君對臣以禮,臣對君以忠。

ADVERTISEMENT

這才是自古政治的常規模式,如果不明白這個定義,把「重用」「忠誠」這種詞一說出來就拿劉備關羽去做對標,那基本上就把歷史理解成通俗小說層次了。

先說說咸豐死的時候面臨的幾個問題:

1.南方太平天國勢力依然不小,雖然在天京事變后擴張勢頭有所緩解,但是隨著陳玉成、李秀成等人的成長又有了一定上升勢頭,就在這一年,還一度逼迫武昌、攻占江浙多地,而且和北方捻軍聯系甚密。如果稍有不慎,太平天國隨時可能再次對清廷造成致命威脅。

2.辛酉政變后,咸豐留下的政治平衡被打破,肅順等八大臣被清洗,實際上最高權力機構軍機處里全部成了奕?一派的人馬。固然此時兩宮皇太后可以制衡,但在封建社會,尤其是長期明令后宮不得干政的清代,靠沒有任何娘家勢力的兩個女人,對付親王帶領的軍機處,有多少勝算?昔日多爾袞欺凌幼主不是沒有先例,而此時奕?在朝中的勢力,比多爾袞的開局恐怕還好,假以時日,誰敢說恭親王是做周公還是做燕王?

ADVERTISEMENT

3.地方實力派在與太平天國戰斗中,羽翼逐漸豐滿,曾國藩等人已經不可替代。之前太平天國儼然要滅亡清朝,曾國藩等人又在官場不同程度失意,需要通過戰斗來體現自己價值。但此時太平天國進取之勢已經控制,曾胡李左這些人又有了足夠地位。下一步,這些人會怎麼做?會不會像漢末諸侯一樣成為軍閥?會不會像唐代藩鎮一樣保存實力?會不會像明末軍頭那樣養寇自重?

4.經歷二次鴉片戰爭后,大清國算是真被西洋人打服了,西方列強也算徹底看穿大清的外強中干,那麼下一步怎麼去做洋務問題?怎麼能不再被欺負這麼狠?

歷史上看,這幾個問題都沒有出現,而且似乎解決的都很順利。太平天國在1861年的攻勢就像一次回光返照,之后一路走向滅亡;奕?似乎在中央一直就是慈禧的副官一般,需要干活就能干活,想要下台就帶著自己軍機處全體心腹一起下台;曾胡李左等人就是鐵桿大清忠臣,一個個都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ADVERTISEMENT

難道就是大清運氣真的這麼好?反賊無能,皇叔負重,能臣死忠,洋人仁慈?

怎麼可能!哪一朝人性都差不多,大清能撐過去,就是有原因的。

這個原因就是最高領導人把握好了「平衡」。

最高領導人的平衡,就是相對來說,各類人才能做好自己的事,但同時又受到一定制衡,所以既不至于發揮不了價值,又不至于越來越一家獨大越來越膨脹。

宗室能夠保證對大清的忠心和責任感,團結貴族是拱衛皇室的基礎,尤其清朝的統治中,皇族一直是個重要勢力,所以慈禧一直給予宗室成員一定力量,讓其能夠拱衛清廷。恭親王、醇親王、慶親王該用的時候都要用,甚至醇親王、慶親王這種本身實力一般的還要適當培養。

但是宗室力量同樣會出現權力欲過勝,甚至會出現將天下當自家、外人都是奴才這種雖然符合封建倫理但實際上會把人得罪完的行為,更何況宗室一旦得權,野心會怎麼膨脹真的很難說。

所以當整個軍機處都跟著王爺走時候,慈禧再不防范,真的就賭恭親王是個周公麼?

洋務派是大清的棟梁,曾李左張等人對大清都有著不世之功。問題是洋務派是能干,但能干的人思路也必然活躍。這些人物哪個不是三頭六臂,長袖善舞,就算本人對大清忠誠,下面又誰不是門生故吏一大堆,這些關系網又會怎樣?曾國藩面臨過下面近乎黃袍加身的暗示;天平天國被絞殺后整個東南地區可謂水潑不進、針扎不入,朝廷派的兩江總督,都居然莫名其妙的被刺殺;一個并不復雜的楊乃武與小白菜案,都能百余名官員結成的關系網互相庇護;李鴻章可以跟外國簽約時候都夾帶私貨;張之洞可以和朝廷通緝犯不清不楚;乃至后面甚至可以東南互保。

為什麼?因為人既有能力又有資源,就很容易有更多想法,至少會因為手下盤枝錯節的關系被迫有多的想法。

咸豐當年發現要平太平天國,不得不用曾國藩這種能臣,但是卻扣扣索索不愿給曾明確高官,為什麼?因為知道曾國藩官位高了,全盤統帥了,今后走向就說不準了。慈禧、恭親王的心胸比咸豐大,知道天平天國是燃眉之急,耗得越久大清的血放的越多,所以果斷給了曾國藩高位。曾確實報答的清廷的厚待,確實也恪守臣規,但從刺馬案就能看出,地方實力派的尾大不掉已經不可避免,朝廷高官能死的這麼不明不白,下一步會干什麼?

洋務派是能干,能干的都是地方實權派,軍隊有實力,經濟有財力,現在地方政局又完全控制,下一步還得什麼胃口?這時候慈禧就算愿意拿曾國藩、李鴻章當諸葛亮,下面整個東南大大小小的實力派都能做諸葛亮麼?更何況,能草草結了刺馬案的人,能宰相合肥天下瘦的人,真的就是諸葛亮嗎?這時候如果不再控制、分化洋務派,今后會怎樣?

譚嗣同等維新派是最終都終于大清,但幾個書生,同時對洋務派、清流、重臣都發炮,一上來都能想到政變模式,這些人真的能讓大清平穩。說康有為「小人」的,可是已經被慈禧排擠出局十年的恭親王;殺唐才常的,可是洋務派大佬張之洞;對付六君子的,可是能臣榮祿。這幾個互相沒什麼關系的能結合起來,可見維新派已經引爆了多大的政治危機?

你還能指望靠譚嗣同就收編革命黨?且不說靠一個譚嗣同,怎麼解決得了科舉廢除等後來一系列舉措中導致的知識分子進入革命黨從而革命黨實力大爆發問題。單說在1896年,各派的危機就得爆炸一次。

清流手里無兵無財,權力都是來自皇家,這派可該忠誠吧?問題是徐桐剛毅們有多少心思,這群人發展起來又會不會明朝士大夫模樣?其不說這些惹事的,即便能干的,比如瞿鴻機,后面已經和封疆大吏瓜葛一起,這還能是安穩的清流麼?

所以對清流又用又壓制,才能確保這股力量能參與平衡又不至于壞事。

本質上,清朝自太平天國和第二次鴉片戰爭這個內外打擊后,已經風雨飄搖。對內而言,中央和地方實力派已經形成,皇權的威嚴已經日薄一日;對外而言,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已經到來,該怎麼走既不至于被外國列強吞并或徹底殖民,又不至于在改革過程中讓大清國更早毀滅。這就是擺在慈禧面前的問題。

慈禧的方式就是在盡量用好每一派、每個能臣基礎上做好平衡。

用宗室但是分化宗室(醇親王與恭親王矛盾),并用清流制衡宗室。

用洋務派,承認洋務派的地方實力,但是劃清楚界限,一旦過線就有敲打,確保洋務派不得不在忠臣和梟雄之間偏向前者。

對于激進改革力量,打擊快速手段的維新派,但是籠絡真正地方實力雄厚的立憲派,保證大清的存在。

慈禧知道自己的權力是怎麼來的——不是天然就有的,而是靠各個階層博弈之后不得不選擇效忠的。也知道沒有人是圣人,一旦局勢改變,忠臣翻臉做反賊也是分分鐘的事。

在慈禧身后看,也能看出一旦統治者破壞了平衡,是什麼結果。當載灃把宗室、重臣、立憲派的平衡破壞后,本來已經陷入低谷的革命黨一個貿然起義,就激起一系列連鎖反應,最終帝國轟然倒塌。

當然,從歷史來說,中國面臨從未有過的變局,依靠作為封建帝國的大清,固然有維持國家不瓜分豆剖的意義,但就算再努力,也不具備真正帶領中國進入近代化的能力。所以,這時候給清朝續命,到底對中國是好是壞,或者說續命到多少是最恰當,很難說。但不能說慈禧對清朝壽命沒有貢獻。她這種續命,對中國未必好事,但真的對得起大清了。

就怕看歷史小說化,由果索因。恭親王、李鴻章、譚嗣同、瞿鴻機們結局都是大清忠臣,但關鍵不是他們天生就是大清忠臣,而是依靠外界條件的促使,讓他們每次權衡后都走忠臣的路。至于這個「外界條件」,才是領導人政治手段的價值。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4/02/16
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前面的二十多個答案都是錯的。連基本的歷史常識都不懂,張嘴就來。以當時的環境看,慈禧的決策是符合絕大多數官紳階層利益的。簡單的梳理一下當時的國情。中國是一個農業國,雖然開放了幾個條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4/02/16
本問題下的高贊答案真是讓人沒法看,明顯是看了些地攤文就來胡說八道。還辛亥革命之后各階層對革命的態度有反復,這就是扯淡,我們作為亞洲第一個推倒皇帝建立共和國的國家,辛亥之后,搞皇權倒退的袁世凱和張勛無不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4/02/16
說這個,必須提到辛酉政變啊,不會一個個覺得肅順等人的顧命八大臣是守舊派,就他慈禧姘頭恭親王是洋務派吧曾國藩,左宗棠等一干漢人地方大員全是肅順提拔的,南方團練的西方軍火引進也是肅順帶頭開始做的,辛酉政變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4/02/16
謝邀哪里有什麼真正的清朝,不過只有八旗的清朝而已。與漢唐宋明等等朝代不同,漢唐宋明這些朝代,大多是皇帝與士大夫或者世家共天下,清朝卻是皇帝與八旗共天下。在康熙朝的時候,漢族士大夫還覺得,這不過是改朝換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6
2024/02/16
清朝的壽命跟慈禧沒有半毛錢關系,甚至跟中國的關系都不是很大。清朝之所以出現同光中興,本質上是因為英俄博弈(也就是著名的「大博弈」)中,英國需要一個幫手來堵住俄國向東和向南擴張的前進方向。俄國往南,印度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4/02/16
如果你是慈禧,面臨兩條路。第一是指望嫡系八旗子弟和綠營抵擋太平天國。好處是只要成功,清中央政府還具備說一不二的權威性,不足是成功率比較低。第二是允許發動地方武裝力量抵擋太平天國,好處是成功率比較高,不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4/02/16
想了好久,發現掉入了思維誤區,簡單梳理一下就是,慈溪太后的治國手段是高(延長壽命)還是低(縮短壽命)此時的慈溪太后面對的問題有1.太平天國2.列強入侵1和2緊急程度對比一下可知此時太平天國是想滅亡清朝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4/02/16
如果沒有「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清朝大致會在嘉慶末正式走進亡國的節奏里,然后在咸豐年間滅亡。被打開國門,卷入世界市場后,洋人的到來,一系列的變化,哪怕起因是為了更容易掠奪中國財富,客觀上也都在為滿清續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4/02/16
來個更好玩的回答:當年八國聯軍占領北京城,大清即將滅亡之際。有個京城防衛官叫:王懿榮。這家伙自殺時,在書桌上放了一塊類似于骨片石頭的東西,后被認定為甲骨文。通過研究甲骨文,眾人得知了在4000多年前有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4/02/16
,雖然我吐槽九妹和熹妹對比的答案,但是這個回答下面的某些熹妹粉們是不是過于惡臭了,熹妹拯救我大清???????我要被你們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4/02/16
肯定是延長了。1860年以后,清朝的精英階層已經徹底明白了,自己與西方的差距問題,那是非常大。不學西方肯定是不行了。所以學習西方,那是清朝絕大部分精英的共識。所以有了洋務運動。大量的工廠開始興建,從西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4/02/16
延長了,之所以很多人指責老太婆搞亂中國,是因為你們站在民國/果黨/共和國的角度去看,卻忘了老太婆是滿清人,要看清老太婆的種種操作,首先得做到兩點:1.放下對滿清,女人的成見,心平氣和地看待那段歷史。別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4/02/16
說延長的一律反對。其實,看一個朝代存續或是滅亡的關鍵因素只有一個:是不是有另外的政治力量能夠取代它。其他都是扯淡。如果光緒主政,天下可以說幾乎沒有,有也會煙消云散,而慈禧主政她會孕育出這股顛覆她的政治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4/02/16
慈禧延長了滿清的壽命最終讓滿清徹底死透了。慈禧忠實繼承了前代君主的遺志,維護滿人的統治。那個年代,「滿清」之「滿」已經爛透。「同治中興」全靠曾國藩,李鴻章幾條漢家忠犬。太平天國鎮壓下去后,教科書般實施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4/02/16
延長了,不是載灃瞎搞,大清不會亡慈禧太后的權力大來自于三方面:最高道德、牽扯平衡及巨型國家價值認同的最大公約數。1、不失德,也就是道義制高點。古代造反在皇帝不失德的情況下,鮮有成功的案例為什麼,因為所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4/02/16
民國之所以更差了,至少一半的鍋是慈禧的。首先慈禧簽下了兩個巨額賠款的條約,本息十幾億兩,還到波茨坦公告才算結束。每年巨額的還本付息,掏空了中國每一點希望,從此中國就像案板上筋疲力盡的半死的魚,刀俎加身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4/02/16
可以說既沒有延長也沒有縮短。她只是做了一個合格滿清架構下君王應該做的事情。因為她的公公和丈夫,是有清以來最不懂洋人的皇帝,和嘉慶還知道嚴密關注進入中國沿海英國船動向不同,道光和咸豐是真不知道洋人厲害,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4/02/16
慈禧作為洋大人的狗來說,屬實是好狗——這就延長了清朝的壽命。但是,她還是不夠恭順,要不然她可以做的更好。首先各位要清楚,古代封建王朝的通知根本是什麼?不是什麼狗屁天命,不是什麼民心——而是強大的,直屬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4/02/16
好像是延長了,我們只知道慈禧中止了戊戌變法,但是不知道戊戌變法到底干了什麼。若干年后,曾經參與變法的嚴復評價康有為時,只是冷冰冰的說了如下幾個字:上負其君,下累其友;書生誤國,庸醫害人。慈禧本人一開始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4/02/16
我得替高贊回答,以及另一個次高贊回答掰扯掰扯倆人的是非問題。1.慈禧確實支持過恭親王。根據《清穆宗實錄》記載咸豐十一年(1861)十月初一,兩位太后連發兩道諭旨,一是授予恭親王議政王兼軍機大臣,一是補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