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扶蘇接到胡亥的假圣旨,那麼草率地自行了斷?
查看全部 49 個回答
回答1
2023/11/07

ADVERTISEMENT

現在的回答比以前進步多了。至少現在知道詔書這種東西是秘書部門起草的,蓋上章就是真的,不需要皇帝親筆。所以扶蘇接到的就是真圣旨。

而且趙高李斯都是老官僚了,肯定會想盡辦法封死扶蘇的出路。所以宣詔的時候可能就已經很難翻盤了。

所以說,李斯很關鍵。他和趙高結合,可以寫出一份很合理的賜死詔書。

一般來說,解讀到這里,就可以知道為什麼扶蘇會輸了。

但是這還不夠。

勝勢轉化為勝利需要一個過程,失敗也是同樣的。

可能性變成必然性,還是要考慮到實際牽扯到的各種因素的。

就這個事情來說,這個詔書即便做得再完美,也并不是完全無懈可擊的,里面還是有牽強的地方。

比如說,秦始皇要賜死扶蘇,必然要有關鍵事件催化。

那麼,倘若扶蘇在近期沒有與秦始皇發生激烈沖突呢?那麼這份詔書就會變得非常假——無論寫得有多真。

ADVERTISEMENT

或者說,即便扶蘇近期再一次與秦始皇發生了矛盾沖突,扶蘇也認為會引起秦始皇的雷霆之怒,那麼賜死也就是一種十分出格、但并不算毫無可能的事情,還算有合理性。

然而仍舊有牽強的地方。

這個牽強,缺乏歷練的人看不出來。

在面對賜死這樣的詔書時,扶蘇應該在請求面圣、抗命舉兵、喬裝潛逃等幾個選項中做選擇,而不是直接死,導致事情沒有挽回余地。

人的決策是可以改變的。但是一旦扶蘇死了,就不存在改變的可能了。

扶蘇的問題,就在于他放棄了。

所以,在這里有一個很關鍵的細節:

為什麼蒙恬要阻止扶蘇自殺。

從最淺顯的角度說,即便秦始皇真的要殺扶蘇,扶蘇、蒙恬就不能爭取秦始皇回心轉意了嗎?

從更加深遠的角度說,無論秦始皇要不要殺扶蘇,倘若扶蘇有不被殺的實力,秦始皇就不會回心轉意了嗎?

ADVERTISEMENT

一開始,對于蒙恬阻止扶蘇被殺這個細節,大部分人考慮得其實過于淺顯。有的是簡單當做蒙恬看出圣旨是假的,所以才憤而抗命。有的是從陰謀論角度,判定蒙恬也不知道圣旨是假的,但是可以帶著扶蘇起兵抗旨。

但是直接從最簡單的角度來說,正常博弈,都是要避免走到這樣無法挽回的地步的。

所以,就算詔書是真的,蒙恬也要阻止。

政治家不是做題家。

上級說了就聽,這是好學生,卻未必是好戰士。

上級的意見你一般是要服從的,而且要交出上級滿意的工作方案。這個時候甚至要避免提出異議、引起誤解。但是上級的意見有重大風險,怎麼辦呢?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提出一個婉轉的方案,借助程序把事情轉化,把風險分擔出去。一種是當面吵架。一般來說這種工作方式是不提倡的,因為不論事情辦不辦得好,自身的風險都太大了。

ADVERTISEMENT

扶蘇的問題就在于,他始終沒有回避自己的風險。這實際上是一種擔當精神。

對于扶蘇來說,風險積累越來越大,他也是擔心的。這也是他輕松自盡的緣由之一。可是做題家一般不會知道,鋒芒也是一種風格。別人會覺得你的抗壓能力很強。所以你以為自己是個普通人,別人卻以為你是鋼鐵。

對于扶蘇來說,他和秦始皇多次爭論,總是讓所有人很尷尬。那麼在周圍人的眼中,扶蘇就是個不怕死的。

所有人都覺得,他有著充分的對抗壓力的準備,最高對抗賜死的準備。

所以扶蘇去監軍的時候,蒙恬表面上是被扶蘇監督,實際上是在保護扶蘇。蒙恬甚至有可能判斷,自己就是扶蘇用來關鍵時刻抵抗壓力的重要力量。

扶蘇給蒙恬監軍,這是一件三方都很尷尬的事情:

秦始皇的尷尬在于,公子監軍,無論雙方關系是否友善,他都不敢輕易動他。

所以這也可以解讀為秦始皇要保全扶蘇的一個策略:我早就氣得想殺你了,但是我知道你沒有壞心思,很不舍得,干脆給你一支大軍,你自己保護你自己去吧。這造成了一個危險,就是父子之間有了空間上的嫌隙,易于被乘虛而入,為後來沙丘之變提供了操作空間。

扶蘇的尷尬在于,出外監軍,無論雙方關系是否友善,都導致自己遠離了政治中心,未必有機會回去繼位。正常來說,扶蘇在這個過程中應該選定合適的內線,隱藏起來在關鍵時刻動用,接應自己回去繼位。甚至有可能扶蘇自己沒有選,但是有的人已經做好了做內線的準備。從歷史記載來說,扶蘇要麼沒做準備,要麼失敗了。由于記載太少,我們已經無法驗證到底是哪一種情況了。

蒙恬的尷尬在于,作為大將,夾在父子之間,如何操作會非常考驗技巧。

把公子整沒了,皇帝不高興,自己吃虧。把皇帝整沒了,公子一開始會很高興,但是時間長了……所以,蒙恬最佳的操作,就是在父子之間做緩沖。當秦始皇要賜死扶蘇時,他要勸阻。當扶蘇要起兵打死秦始皇時,他要阻止。

蒙恬這種狀態,歇后語叫「老鼠鉆風箱——兩頭受氣」。

所以在歷史上,扶蘇賜死,蒙恬無論是否知道詔書有詐,都要阻止。

然而這些反應一定是被趙高和李斯算計在內的……

很多人可能覺得,這些人都這樣精明,自己去了這個時代怕不是很難活過三天。其實不要這樣想。很多網友只是因為太年輕所以才不理解這樣的問題。稍微經歷點事情,也會這樣精明的。只是希望到了那時候,不要忘記自己當初就好了。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3/11/07
扶蘇自殺之舉,一直被后世認為他過于「愚忠」「愚孝」,對秦朝的二世而亡,負有間接責任。然而,如果從秦始皇生前的布局,對扶蘇和蒙恬的精心防范,就可知道這兩人想要在未得皇帝詔命、無從判斷李斯等人發來的「秦始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3/11/07
不說幫他體面的事了,或許和扶蘇他媽有關,他可能覺得自己早就該死,而他的父親就想讓他死。我們知道,秦始皇有近二十位子女,長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3/11/07
這幾年陸陸續續看過很多關于扶蘇自殺的原因敘述,不過,最能說服我的是李開元在《秦迷》一書中的推論。原理大致如下:第一:秦楚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3/11/07
《史記李斯列傳》里面明確記載,扶蘇準備自殺,被蒙恬勸止了,告訴他有可能是偽詔。然而扶蘇在明知道有可能是偽詔的情況下,還是選擇自殺了。并且蒙恬沒有再次阻止哦,如果蒙恬真的執意阻止,扶蘇未必能自殺的了。小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6
2023/11/07
軍隊里還有王離呢,就是王翦的孫子,詔書最后說讓蒙恬將軍權全部交給王離,王離在后期趙高弄權討伐叛軍時深受信任,而且王家在軍隊里和蒙家不對付,扶蘇上位王家肯定失勢,所以王家并不想扶蘇繼位,胡亥是始皇帝最喜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3/11/07
首先這段歷史就不明不白,蒙恬的意思很明白(這個使者可能是假的皇帝的命令可能是假的),扶蘇(父親的命令怎敢不從),他們根本就不在一個節奏好嗎!一個懷疑皇帝是假的,一個毫不懷疑,為什麼?當時并沒有皇帝駕崩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3/11/07
《史記》李斯列傳。使者至,發書,扶蘇泣,入內舍,欲自殺。蒙恬止扶蘇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將三十萬眾守邊,公子為監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3/11/07
很簡單,因為他不知道父皇已死,那是假圣旨! 我們后人先入為主知道是假圣旨,而扶蘇和蒙恬收到的可都是印文確真無疑的真圣旨!秦始皇的暴斃,秦始皇本人都毫無準備,外人怎麼能敢胡亂猜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3/11/07
古人對待爹娘的話跟你們是不同的,「扶蘇,吃飯了」,:「嗨(諾)」。「XXX,吃飯了」,「別吵,我打完這把」。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3/11/07
那怎麼辦?造反?如果你是當時上郡守軍一員,問你敢不敢造始皇帝的反?就算抗命要求核實真偽,再造一張命令就好。玉璽在手怕你個毛線。難道還能和他爹通個電話,電話視頻還能造假,照片還能PS呢人人都覺得扶蘇是個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3/11/07
看看楊廣和他的兒子,勢起來以后了,真的又怎麼樣,假的又怎麼樣?===========煬帝身邊仍然有為數不少的關中精銳,即驍果軍。而楊暕既有個人武勇,也有統兵經驗,和煬帝也利益一致,如果煬帝有心殺回關中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3/11/07
草率不至于!現在歷史觀點大多認為扶蘇和蒙恬有三十萬人的正規職業軍人,所以對扶蘇面對詔書不反抗非常費解。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扶蘇絲毫沒有反抗過?秦朝真的有所謂的北方軍團和南方軍團?使者只有一人,他從沙丘千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3/11/07
如果太史公記載屬實,扶蘇必然早有死意并且思考過。有可能是品格高尚,長年修長城看到蒼生黎民不易,戍邊知道戰爭殘酷,不想內戰爆發。也可能經年累月的壓力和焦慮下,單純得了抑郁癥厭世想死。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3/11/07
現代人對扶蘇不了解,因為在各種史書、電視、電影中扶蘇出現得不多,所以,對扶蘇的性格不了解。實際上,扶蘇這個人,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仁「,和始皇帝有些不同。扶蘇素有賢名,應該是受儒家影響比較大。其實,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3/11/07
因為,秦國立國已久,扶蘇看似是個二代,實際上他是n代,不可能有人「身教」這種反抗意識。歷代封建王朝,真正的二代傳承是非常容易出亂子的,因為開國皇帝怎麼上的台,大家心知肚明:都不是好東西,講什麼仁義禮智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3/11/07
從圣旨本身來說, 扶蘇接到的是百分之一百的真圣旨。在扶蘇不知道秦始皇已經駕崩的情況下,他根本無法識破假傳圣旨這件事。在不知道秦始皇已死的前提下,扶蘇根本沒勇氣造反。因為,如果秦始皇活著,造反是不可能成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3/11/07
史書是后人寫的,你以為扶蘇是真的自裁的?只是旁人動手沒寫出來而已,這樣好看點。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3/11/07
泉下相見秦始皇:咦?你怎麼在這里?扶蘇:咦?你怎麼也在這里?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3/11/07
因為扶蘇的「愚孝」,是迫不得已。公元前 210 年,秦朝北方邊防重鎮,上郡。在北方長城軍團監軍的皇長子扶蘇,接到了以秦始皇名義發來的璽書,勒令他與大將蒙恬一齊自盡:「今扶蘇與將軍蒙恬將師數十萬以屯邊,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3/11/07
先來推測扶蘇的年齡。秦始皇公元前247年繼位,九年后即公元前238年親政,先假設扶蘇在此年出生。(實際上扶蘇可能出生的更早)古代結婚年齡本來就較早,民間可能十五六歲就結婚了,秦始皇雖然身份地位高,也不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