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沒有愛情。只不過當時的社會包辦婚姻是常態。徐志摩這種文藝青年也不敢違抗。他當時在經濟問題上很有可能依然依賴家。沒法子只能先敷衍一下。入洞房以后很自然會那個。都是演給別人看。
徐志摩可能最愛的人是他自己。我這樣說沒有諷刺的意思。他算是我的一個文學偶像。英國文學是D H Lawrence. 我覺得徐志摩和D H Lawrence在很多方面是一樣的,包括寫作風格。都屬于桀驁不馴的文人。D H Lawrence還和師母私奔了。吼吼吼。
個人感覺如果當初有一個女人讓徐志摩動心,那絕對是林徽因。林徽因不光有美貌還有文學才華。也會英語。也就是說自然是西派作風。當年泰戈爾訪問我國的時候也是其中一個陪同。
至于和陸小曼我覺得激情和肉欲的成分大于愛情的吸引。
我不是說徐對她沒有一點感情。只不過他對陸的愛也許更多的是對于情感的需求和慰藉,包括肉體上的。這種激情也是一些詩人靈感的源泉。現在的很多藝術家還不是同樣到處追逐女生,還[吸·毒]。據說這個會帶來一些幻覺。有一些作家和音樂人就靠這個找到創作靈感。當年英國有個散文家寫的夢囈般文字就是在吸鴉片以后寫出來的。
還有一種解釋就是用這種激情去擺脫那個叫做孤獨的幽靈。這個幽靈一直在他心中徘徊著,讓他感到失落。這個也許還參雜著有一種世人皆醉唯我獨醒的感覺。也許徐志摩只能通過陸小曼的愛情找到一種釋放壓力和找到一個停靠的港灣的感覺。也許這里還有一種情節。D H Lawrence在他寫的一首詩中也說女人的[乳.房]是他的家。
不好意思提到這個。他這樣寫估計是說在女人溫暖的懷中,男生回到了小時候。那個時候的男生沐浴在母愛的光輝之中。母乳是生命的溪流流入嬰兒的身體,就如同春雨過后的田野一樣清新。天哪,我在寫啥呢。好像有點怪怪的?哎呀呀。
我想說的是男人其實都懂徐志摩當時的心境。沒有男人真的想一輩子孤孤單單無人愛。那太凄涼了。這個愛也包括來自于愛人的理解,情感和認知共鳴。徐志摩是才子。按理來說不缺女人。但是我感覺他內心依然是孤獨的,因為陸小曼給他的只是肉體的歡愉,而不是精神上的食糧。林徽因則相反;她給的是后者,不是前者。而作為男人,徐志摩是不滿足的。他要的是兩者。這是人貪婪的本性。永遠不滿足。
從這個角度來說,當時的徐志摩是憂郁和失意的詩人。
因為沒有被滿足而感到惘然。如果當初林徽因選擇了徐志摩會不會是不同的結局這個也不好說。反正,徐志摩還有D H Lawrence都不是常人,不是我這樣的普通男人。他們的想法和世界觀屬于超然的。用英文寫就是surreal的一種。是超越世俗的。
抱歉。也許我寫的有的會讓女生感到不快。好像我們男人都是登徒子。其實也不是。有很多男生在找到對的那個人之后還是會忠于她和婚姻。真愛還是存在的。忠誠也是.
還是要相信大多數男人還是在乎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