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兩年了,老公有個兒子,我現在懷著孩子。
娃很期待有個弟弟,從我們結婚就開始念。雖然我一直想要個妹妹,但是娃很執著想要個弟弟。
娃兩歲不到,因為感情不和,我老公和他前妻分居,帶著孩子住在公婆家,房子留給女方居住。
兩年以后去離婚,法院不認可兩年的分居證明。只能重新走流程離婚。歷時一年半。
我和我老公認識很久,一開始也只是覺得他挺慘,身邊的朋友也是在他離婚過程中出謀劃策,看著他離婚的過程,後來他離婚以后在朋友撮合下,他追求我,我也了解他離婚的原因,就在一起了。談了一年多,決定結婚。
有一個小細節,我覺得可能我和娃能很好的相處,有一部分是因為孩子不喜歡他的親生母親。
分居兩年不到的時候,孩子母親借口要帶孩子去旅游,把孩子接走了,然后就丟到她父親住處,由前妻父親,母親,父親的女朋友一起照顧。
一家人固定五口住在一個兩室一廳的房子里。
孩子走之前穿著我婆婆買的新衣服新鞋子,離婚打官司期間一直在女方家生活約一年半,孩子最后判給我老公,回來的時候,衣服沒有換,換了雙鞋子。
離婚最后判決是給女方一次性賠償5w,女方每個月付800撫養費,可以探視。
是不是感覺判的很少,我們也很吃驚,因為從一開始,法官都很偏向女方。
女方一開始的訴求是:撫養權,每個月3w撫養費,兩套房子過戶給孩子,一次性補償1000w。
(我老公沒有錢,房子等都是我公婆的,現金更是沒有這麼多,當時律師分析,這樣寫是為了誤導法官,讓法官認定男方是個紈绔子弟。如果調查男方家庭情況沒有這麼豐富,也可以誤導法官她其實沒有離婚意愿。)
我老公家給的訴求是:撫養權可以給女方,一套房子居住權,直至女方再婚。
一次性補償25w,每個月8000撫養費。女方不要撫養權,一次性給補償20w,一套房子居住權直至再婚,撫養費可以商量。
過程中,女方各種提供假證據(假的出軌聊天記錄,法官未采用。),道德綁架法官(說法官收了錢,不愿意采納她的賠償要求。),辱罵我公婆和家屬(說我婆婆涉黑,說我公公洗錢,說我老公親戚是無業黑社會。其實我公婆家里是書香門第,反而女方父母離異,父親騙低保,母親是文盲。)。法官第一次調解判決結果,是給女方撫養權,每個月5000撫養費,一次性補償30w,一套房子居住權直至女方再婚。
然后女方就翻臉了,說給這點錢她不要孩子了。
法官就和我老公談,我老公就說:撫養權她不要就給我,其他可以按照訴求書來。
法官最后判決的結果真的很讓人吃驚。大概法官覺得自己被女方耍的團團轉,很生氣吧。
我們喝酒的時候,幫忙打官司的律師朋友就調侃過她耍法官的幾件事。
1、說自己是處女之身,要求男方為她以后的生活負責。如果她在婚后離婚是因為非處,那麼要向男方追加賠償金額。法官駁回了,她當場大罵法官,說法官收錢了。
2、說自己學歷研究生,男方野雞大學畢業。實際上她中專生,自考大專。本科學歷是買的,學信網無信息。我老公是世界排名top50的大學,雙學位,只是學歷未在國內認證。後來我老公去認證了學歷提供證據,律師也提供了學信網查不到她學歷信息。
3、說自己收入每個月2w,年收入百萬,有能力撫養孩子。男方雖然每年工資流水只有20w,是因為獎金由我公公來操作洗錢,所以隱瞞了收入。
要求男方撫養費給足每個月3w。後來,法官說撫養權給男方,要求她按照百萬收入來給撫養費,她說自己其實每個月3380。最低工資。
4、控訴男方出軌,并且轉賬給小三轉移資產,房屋也過戶給父母。後來提供聊天記錄截圖。男方律師提供轉賬證明,流水等信息,并且做技術鑒定證明是合成照片。房屋也是婚前男方父母出資購買。唯一一套房屋也是男方父母每月轉賬還款。
…
這我也不一一舉例了。反正很有意思。
當天晚上我公婆就請所有當時幫忙的小伙伴吃了一頓飯,然后說過兩天就能把孩子接回來了。謝謝大家。
然后兩天以后我們一幫朋友陪著我老公去接孩子,(女方父親在回來威脅過我老公說要打死他,我們才跟著的。)孩子一下子就沖過來抱住我老公大腿,不撒手。
女方就遞了一個塑料袋給我老公,說這個是孩子病例,孩子有癲癇,因為打官司沒找醫生具體看病,里面有維生素記得吃。
回到家孩子往沙發一撲,然后說:爺爺奶奶,我晚上可以睡沙發麼?沙發好舒服。其實那是個十年的皮沙發,因為家里幾只貓已經破爛不堪了。
我婆婆就哭了,說孩子喜歡的衣服還是她一年半以前走的時候穿的那件,袖子褲子都短了。
然后晚上發生了更詭異的事情。
孩子吃完飯主動收拾洗碗。
晚上從床上把被子拿出來,然后鋪在地上,就自己去睡了。
之后我公婆問他一年發生了什麼,他就搖頭說不記得了。
孩子在我結婚前我們接觸過,周末會帶他出去玩,孩子很主動就叫我媽媽了。
結婚前夕發生了一件事,讓我很是感動。
孩子親生母親一年多沒有探視過孩子,在我們結婚前兩個月,忽然帶著一盒子禮物去看孩子。
工作日,只有我公婆在家。
說親媽進門,孩子就轉過身不理她。然后親媽就說:寶寶,你看看我是誰,我是你媽媽哦。
娃就背著,說:我已經有媽媽了,我媽媽是XX(我的名字)。
然后據說親媽在家里坐了半個多小時,孩子也沒理她。就走了。
以上是婚前,交代一下背景大家可能會對孩子和我的關系更能理解。
結婚以后娃我公婆在帶,所以結婚前我公婆說以后沒法幫你帶孩子,我說沒問題的,你們帶好大娃就可以了。其他的有我和我爹媽。
我們結婚婚禮,我爸有點介意別人知道我老公有個娃,所以當時我公婆就不打算帶孩子出席。我和我老公商量了,還是要他參與的。哪怕主桌坐著吃飯,也是要來的。
當時娃才七歲不到,那天出奇的乖巧。
之后就是我孩子要上小學了,我聯系了他班主任,塞了紅包給各個科的老師,然后給娃報了英孚,換了鋼琴老師,報了個書法班。
我是學鋼琴專業的,結婚后去婆婆家看娃練了一次琴,手型很不好,于是給他換了老師。我自己不教是因為,我就看了娃一次練琴,我婆婆就再也不讓娃在我面前彈琴了。
先我承認我比較嚴格,但是我覺得練琴不嚴格,不如不要彈了。所以寧愿請貴一點的老師,我就給孩子換鋼琴老師了。
我婆婆也認可,她也覺得娃學了兩年,感覺學的沒什麼拿得出手的。加上我是專業師范畢業的,她也比較認可。
我來說說我兒子吧。
娃很粘我,結婚之前接觸過一年,我性格比較大大咧咧,而且廢話多。一開始我就發現娃不太對,感覺有點阿斯伯格綜合征的感覺,後來觀察了一下,也找我朋友(專業人士)幫忙看了,基本確診無誤。
本來娃有些小毛病,強迫癥,我老公和我公婆就一直糾正他。
比如,他手里一定要拿著什麼東西。類似一張紙,名片,廣告紙,甚至一個紐扣,一顆水鉆,一個瓶蓋之類。如果你把他手上的東西拿走了,他會大叫,甚至哭。平靜的情況下,可能會扣指甲,或者手皮,然后把這個異物拿在手上。
我就跟我老公溝通了一下,你們不要強制糾正他,他這種強迫行為被人為干涉,會對他造成困擾。
還比如,小學一年級,語文老師反映他不配合老師上課節奏,會模仿老師說話,大笑來打斷老師,不舉手回答插嘴回答問題。我公婆會在老師說了以后,帶他回家教育。也會和我老公告狀,我老公通常也是嚴厲教育。
這時候我只能科普一下,娃注意力不集中,也是AS的表現之一。對別人說的話不放在心上,甚至有些時候不尊重別人,其實都是他對于他人態度回饋的「遲鈍」。
我老公就認真聽我分析了AS的一些癥狀。
好在我觀察下來,我和他說了,娃這幾個方面比較嚴重。并提出了短期內的解決辦法。
1、強迫行為。主要表現在手中要持有異物來獲取安全感。要完成某件事才能進行下一步的行動。對某些物品的擺放有規律的要求。
解決辦法:認同他,并且給他時間去適應。像異物這一類,不需要糾正,但是教育他不可以隨便拿別人的東西。
2、對他人情緒識別障礙。主要表現在對他人情緒無法識別,不能做出準確判斷。比如,對于老師同學是否生氣,無法判斷。對于小朋友覺得好笑的事情,他無法感受到笑點。對于別人表現出嚴肅,他覺得好笑,就笑出聲。
解決辦法:強化他對情緒的理解。專門的給他說明情緒,并且表現給他看,讓他學習,并且模仿。
再后面讓他表現出來,我們來猜測。
3、四肢不協調,缺乏運動細胞。表現在後來他體育課也被老師反饋了,跳繩無法連貫連續地進行十個以上。
解決辦法:報了個籃球班,在同齡人集體中感受運動氛圍。同時,我老公陪他一起跳繩。
…
其他我不多說了。
我承認我是個很操心的人。
因為我提出了很多意見,導致公婆覺得我們對孩子太嚴格。我老公也和我爭過幾次,說你多做多錯,會被人誤會的。
但是我這個人比較固執吧,只能在這個基礎上緩和一點,想一些折中的辦法。比如孩子在爺爺奶奶面前,某些影響教育效果會打折。我們就單獨帶他出去一天,或者旅游,讓我公婆在家休息休息。
孩子表達溝通能力弱,我就一直和他對話,教他正確的對話方式,讓別人能理解他要表達的,也讓他注意傾聽別人說話的內容。
和我朋友了解各種心理方面的教育,學習正確的方式方法。
我是把孩子當成親生的來照顧,所以孩子很黏我,家里也最聽我的。
當然,這個離不開我老公和我公婆對我的尊重。哪怕我婆婆很心疼孫子被我訓,但是當場是不反駁我的。
我不知道未來如何。
很多人和我說孩子14、5歲會叛逆,他長大以后也許會去找親媽和好,也許你有了孩子他受冷落會有情緒。
我不知道應該如何,我也是第一次為人父母。
他也許會叛逆,我只要坦然接受這是個正常的過程就好,年輕時候犯點傻,成年了才能有那些美好的回憶。我只要幫他兜著,告訴他不要傷害別人,同時也要保護自己。其他的,我盡可能理解他。
他也許有一天想和親媽一起生活,我不會反對。其實爺爺奶奶能想通,我沒什麼想不通的。
我公婆其實付出的更多。生活上的照料,真的很辛苦。孩子也許有一天希望和解,為什麼要讓他為難呢。我也懷孕,我也要經歷生產,我明白成為母親確實不容易。雖然我覺得她不夠資格為人母,但是不妨礙她是我孩子的親媽。
也許我的孩子出生,他會有情緒。我其實不是很擔心,我希望他知道,這個世界上會多一個人愛他。也希望他愛弟弟,弟弟也能感受到多一份的愛。我本質上是相信,我的孩子很善良,他會愛每一個愛他的人。
我有時候看到很多人經歷了很不好的事情,我也很難過。如果周圍都是良性的關系,也許家庭關系會好很多。
我有時候想,也許就是結婚之前,孩子甜甜的叫我一聲媽媽,我才愿意付出那麼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