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雙標準是玩的很溜的。
印加帝國,阿茲特克帝國都是沒有文字。
這兩個帝國,兩個文明在西方是承認的。
到了中國的夏朝,西方就不承認了。
特洛伊城遺址能說成河馬史詩中的特洛伊。
到了二里頭就說不是史書中的夏。
我們一直說中國上下五千年。
西方不承認夏朝,說中國歷史從商開始只有三千多年(最初連商朝也認為是虛構的)。
其實,也完全沒有必要在意西方的看法。
自己的工作自己做。
隨著中國考古工作的不斷推進,中華文明的脈絡會越來越清晰。
比如山西臨汾的陶寺遺址考古發現,陶寺遺址在年代、地理位置以及它所反映的文明程度等方面都與史書記載的堯都相當契合。
陶寺遺址比河南二里頭髮掘的夏商遺址還要早500—600年
是實證5000年中華文明歷程的重要支點。
圖為陶寺遺址出土的朱書扁壺 ,正面字符是甲骨文、金文中常見的 文 字。
朱書扁壺算是考古發現的中國最早的文字。
再比如 中美科研團隊發現「大禹治水」科學證據-新聞-科學網 。
套用俗語
你承認
或者不承認
夏朝就在那里
中華文明就在那里
不生不滅
不悲不喜
中華文明有自己的文化自信。
-----------------------------------------------------------------------------
分割線
大家對文明的話題比較感興趣,這里貼一篇文章的部分,大家參考一下
文章來源
李輝 - 教師名錄(按拼音) -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強科普,閱讀指數5顆星:中國人群起源與文明肇始-
中華文明起源于何時?
西方很多學者認為,根據青銅器這一條標準,中華文明只能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中國部分學者對此也無奈接受。 但是,我認為,以西方文明的物質產物作為標準來評判東方文明,顯然是不科學的。 西方文明的四項標準(舊觀點):城市、文字、青銅、神廟和祭壇,除了文字,多是具體的物質。
而文明,應該是社會文化的升華,更多是精神文明層面的。物質是精神的產物。 所以,我認為,東方文明形成的標準應該調整為:
國家政府(帝王) 、文書記錄(圖文徽章)、 禮儀規范(禮制玉器)、 歷法或法規
----這或許是更好地適應世界各地的文明形成標準。 作為中華文明的徽章象征,龍是當仁不讓的。而龍的造型,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東北的紅山文化中,很可能是8000多年前最早的玉玦造型演變而來的。
中國的國家,最早什麼時候形成的?我們發現,在新石器時代的東亞大陸地區,雖然有著紅山、龍山(大汶口)、仰韶、大溪、良渚這五種文化區系。但是,文化區系的差異,更多地體現在平民使用的陶器上,而上層貴族使用的玉器都非常相似。最重要的禮器之一,玉琮,從東北到西南都有發現。
這可能說明:新石器時代的中國,雖然平民有著不同的遺傳和文化傳統,上層建筑可能是同一套。
中國玉龍的演變以及玉琮分布
那麼上層建筑,中國的帝王最早什麼時候出現的?這在中國人的遺傳譜系上發現了證據。我們發現:中國人群,特別是漢族人群,來自迅速的人口擴張,這從新石器時代中期就開始了。
用Y染色體構建的中國父系遺傳譜上,我們發現了三個獨特的新石器時代個體節點,發生了突然的后代人口擴張----也就是說,有三個人,分別有特別多的兒子,他們的兒子又有特別多的孫子,兩三代內就迅速繁衍出了成千上萬后代。 今天,近半數的中國男人,都是這三個人的直系后代。根據積累的突變計算出這三個個體的年代,分別是大約6800、6500和5400年前。如果不是帝王級別,如何能有這麼多的子嗣?有趣的是,這三個年代正好分別對應考古文化中高廟文化、仰韶文化和紅山文化鼎盛期的開始時間。
這三個帝王是誰?需要考古遺址中去尋找答案。在這些年代中,出土了數個高規格的墓葬。最著名的是仰韶文化西水坡大墓,距今6400多年。其中,遺骸的四周擺滿蚌塑,東面是龍,西面是虎,北面是北斗,南面擺了一排動物,起頭的是駝鹿和山羊,后面還有蛇蜥等動物,很有可能是二十八宿中的南方七宿(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翼火蛇、軫水蚓)。對星象的詳細描述,說明當時中國地區的人有豐富的天文知識,這可以用來制定歷法。這位如此高調的墓主是誰,或許檢測其基因組以后,可以在中國人的遺傳譜系上找到他的位置。
因此,中國古史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時代,或許都是真的。 我們確實到了走出疑古時代的階段。在傳說中的五帝時代,據近四千多年前,中國各地出現了眾多城池。八角星的徽章出現在各個文化區的重要器物上。陶寺遺址發現了制定太陽歷二十四節氣的天文台。玉制禮器越來越規范。 這一切都說明,中華文明已經完全成形了。所以,對于文明是什麼,我認為應該這樣闡述:文明是一種讓不同的人群和諧生活于同一個國度中的倫理和科學規范。中華文明,從八千多年前開始萌發,在五六千年前已經有了最初的古國,三四千年前完全成熟。中華文明古國,完全不輸于西方的文明古國。 為了研究中華古史,我們必須從分子人類學、考古學和語言文化等多個角度綜合分析。任何一個學科單方面的研究都只能得到片面的結果,猶如盲人摸象。
只有多學科綜合研究,我們才可能看到一個多維的立體的更真實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