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三國時代一梟雄,在中國歷史上挾天子以令諸侯,被后人冠之以奸相,在戲台上也被后人粉飾在白臉,可見他在民間的位置!
其實曹操在正史上并不是一個奸雄,如果放在現在他應該是一位有作為的政冶家,軍事家,思想家,詩人。
他在三國做漢丞相的十幾年中做了許多利國利民的好事,如興修水利,屯田,發展生產力都被記入史冊。
他獨攬朝綱,并沒有像董卓那樣專橫跋扈非禮漢獻帝,從大的格局上來講,他還是對的起漢獻帝。
以他的實力篡位稱帝,應該不費吹灰之力,但他沒有這樣做,他沒有稱帝應該從這兩個方面考慮。
首先,曹操是個聰明人,他一旦篡位稱帝,那麼他就成了三國時期各路軍閥進攻的對像,吳國和蜀國就有討伐他的理由。他所管轄的北方小軍閥也不會聽命于他!廢帝冒天下之大不諱,他就會失去民心,有可能三國他是最早滅掉的一方!
另一方面曹操出生于官宦世家,他的父親,祖父長期在皇帝身邊做事,因此他也養成了忠心侍帝的性格,雖然他後來權傾朝野,但他骨子里并沒有篡位稱帝的野心!雖然他對漢獻帝不算太恭敬,那也是政治上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