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對于民族問題解決的方式
我用一句不zzzq的話來說,懷柔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能緩一時之策
民族之間的矛盾背后從來都是生存空間與生存資源的利益斗爭,這個是民族之間產生矛盾的根本原因
很多人會說是因為階級,其實不然,階級只能暫時將生存利益這方面的背后邏輯掩蓋,但是階級從來并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它只是從結構方面分析民族的構成和社會分布問題
而往往人們容易忽略一個問題,那就是生存的空間并不是無限的,生存的資源并不是無限的,只有一個地球,地球的資源耗盡了,很難找到合適的外星,至少在當今看來這是不現實的
地球的土地資源是有限的,土地意味著生產力,生產力的發展是社會進步的根源,而土地沒了則一切無從談起,你不能指望著在海平面上建工廠,在小島上面謀萬世
因此,無論歷史來講,理想是骨感的,現實往往是殘酷的,人們喜歡聽童話故事,喜歡聽和諧,但是戰爭與和平從來都是對立統一的
戰爭和和平并不是極端對立的,它兩者之間的統一性是很難被人所認識的,一個和平的環境必然是戰爭帶來的結果,就如同二戰奠定了戰后幾十年的和平局面,但是它并不是永恒的,雅爾塔體系也會有崩潰的一天,只是時間問題罷
你所熟知的民族融合都是課本在講的好像漢人吃胡餅,胡人穿漢服完事兒,但是它從來不給你講五胡亂華的時候漢人被胡人吃當做兩角羊的故事也不會給你講冉閔殺胡延續了北方漢人命運的事件,它也不會給你講漢人到了南方驅逐百越,也不會講歷史上的融合并不是簡簡單單和諧,而是戰爭征服與屠戮的故事,可以說我們民族活到今天的歷史進程每一步都充滿著血與火,每一步都充滿著斗爭,這是現實
中華民族的形成更不是所謂的「滿清一家親」這種斯德哥爾摩綜合征上腦,而是辛亥和抗戰的血與火的結果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
我覺得滿清最值得令人稱道的一點是,它對待民族問題上面很現實,沒錯,我今天從這一點要夸一下滿清
因為滿清能夠深刻認識理解到它作為一個外來戶在中國的地位,以及小民族統治大民族的策略問題
從我們的立場上面來看滿清無疑是殘暴噁心的,但是對于滿清自身來講,這些保證了它能夠存續近三百年
首先,滿清采取的是民族隔絕制度,它沒有辦法實控很多地方,于是它派出了很多大臣駐扎,給自己一個虛銜,比如西藏的活佛,蒙古的可汗,漢地的皇帝,西域的宗主還娶了美麗的薩姬公主來達到聯姻,這樣它在名義上就是各板塊的首腦,有了法統,不讓民族聯系,來愚昧大眾
第二滿清對漢人剃發易服,從意識形態方面全面抹殺漢人,這招很陰毒,但是很奏效,從北宋亡國到南宋前幾十年的時間里,北方漢地對于宋的記憶變少,新一代人口出生只知金而對宋一無所知,抗戰時期,偽滿的洗腦教育十幾年使多數東北人的認知停留在偽滿時期,只知遼金而不知漢唐,這是一段不忍卒讀的歷史,但是,文化的影響確實沒有人們想象那麼大,異族統治幾十年可以讓人數典忘祖,滿清知道文化的泯滅,因此后世日本人侵華時特別推崇滿清,抗日不僅是軍事戰爭的斗爭,也有文化的保衛戰,文藝界紛紛演出崖山甲申國難的戲來喚醒人們的民族意識
三,滿清大興文字獄,燒毀古籍,這種破壞幾乎是毀滅性的,影響持續到了今天,今天很多知識分子在為滿清辯護,認為滿清是中華就是從滿清毀書禁書開始的,然而老學究們從來不看材料的出處,或者受利益驅使。
四,滿清將主奴體制發揮到極致,把君主的權力無限制擴大,內閣自從明亡后成了擺設,一切以滿洲皇帝為尊,倘若君主衰弱,因此也就造就了後來晚清牝雞司晨的結果,女人掌握朝政,但是并不影響滿清的統治
好,背景說完就要步入正題了
蒙古民族的特點在于它屬于一個塞外民族,游牧民族,因此在惡劣的環境和非定居的環境下
它的整個信仰體系是依據宗教的,與漢傳佛教不同,漢人周邊的民族對于佛教的信仰多是喇嘛教,包括滿清也信
蒙古的人口多以游牧非定居的牧民為主,因此生產力自然談不上,對于滿清而言中原地廣萬里的漢人勞動力是維持經濟的根本動力,它需要有人干活生產糧食,但是對于蒙古這樣的非生產力群體,或者低生產力群體,對于滿清的統治而言威脅更大,因為這些人并不會像漢人這種定居民族一樣安分便于統治
滿清入關前與蒙古簽訂盟約,皇太極自稱「黃金家族」后人,獲得了與蒙古締結的基礎
因此滿清對待蒙古的主要兩條,一是對人口的消滅,二是對于信仰宗教的利用
因此滿清對待蒙古問題的方式很簡單,比如西蒙準噶爾問題,去了直接屠,對于東蒙問題由于是曾經入關的「盟友」,面子不能破,也為了穩定
滿清對東蒙采取了計生的方式,也就是說多余人口多生的孩子從小就接受喇嘛教育,不得娶妻生子,因此蒙古男丁大多數都當了喇嘛,與明末相比,蒙古的人口到了清末銳減到了一定程度
由于滿清和蒙古的盟友關系,滿清利用了這層懷柔形式的策略成功忽悠了蒙古人
因此滿清對于各民族的方式和手段都不同,根據關系的遠近采取的策略都不一致,可以說到了清末,滿清成為各族公敵也是在情理之中
民族的現實主義與極端壓迫營造的恐怖氛圍使滿清維持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