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個發小,非要見某個大佬,我跟這個大佬認識,發小天天來磨我,我就帶發小見了大佬。
在某餐廳,見了大佬,發小第一句話:
給你288元,我能得到什麼。
大佬問:你想得到什麼?
發小答:怎樣快速創業,快速賺錢的終極法則。
大佬說:這些東西,我還沒找到,等我找到了,我會第一時間通知您,謝謝您對我的信任。
發小頻頻點頭,說謝謝,謝謝,謝謝。
在回去的路上,發小一直說這個大佬夠意思,我說是啊,確實夠意思。招待我們,就花了2000多,一瓶普五至少1300,一桌子海鮮,沒有800下不來。
發小笑:這點兒小錢,對他來說,算個毛呀。
我笑:是我買的單。
發笑答:我日,早知道是你買單,我就多吃點兒,多喝點兒了。
回到家,給大佬發了短信,說抱歉,添麻煩了。
他回了短信,說客氣個毛呀,給叔叔(我父親)買了點禮物,過幾天,叔叔就收到了。
2,前幾年,有個親戚家的小孩來我這兒做事。勤勞勇敢、任勞任怨,非常優秀。沒事兒,我都開玩笑夸他未來的馬云、喬布斯。他只是憨厚地笑笑!
只是他在我這兒干了半年,提出辭職。說在我這兒薪水是高。只是工作時間太長了,每天死磕10個小時,有點兒受不了,想去工廠上班,每天能睡個踏實覺。我就給他講道理說:「在我這兒上班,前期是苦了點兒,只是苦幾年,也許車房都有了,就算是自己出去折騰,成功率也能高不少。」
他只是憨厚地笑笑:「我不求大富大貴,只求平平淡淡。」任憑我怎麼忽悠,他就是想走,我只能揮揮手,說再見。
現在他終于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每天九點上班,晚上六點下班(以前在我們這兒是8點上班,夜里7點下班)。下班了,他去干嘛?打游戲、喝酒或是在街上打撞球。由于他的時間比較寬松,他又開始泡妹妹。
他在朋友圈說:「離開原來的公司后,我才知道世界上還有另一種生活:輕松,隨意,自然。賺錢不多,快樂無限。」發朋友圈的時候,還屏蔽了我
一晃三年多過去了。某天,我收到他一條短信:哥,我想來你這兒上班。父親病了,需要錢;訂婚也需要錢。我在工廠上班,月薪才3000多,剛開始還夠花,不知道怎麼,越來越不夠花了。
我沒回復。以前在我這兒上班,底薪(1500元)+30%提成,他每個月可以拿到7000到1W多。一開始他有感覺,後來就沒感覺了。老是說人賺那麼多錢干什麼,夠吃夠喝就行了。
我說人有了錢,可以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他聽了之后,只是笑了笑。
在我這兒離職后,他也去過別的公司應聘,只是他的學歷不高,也沒關系,人家都不要他。沒辦法,只能去工地打工,工資比廠里高點兒,一個月6000多的薪水,只是天天累得喘不過來氣。而且這活又毫無核心競爭力。
他也沒辦法,想拿高薪,沒啥技術。自己想創業,手里的錢不多。他中途也找過幾家公司,人家嫌他學歷低(高中),或是嫌棄他的標準高:底薪1500+30%提成,管吃住!
知道了這件事后,我也不知道說什麼。我只想說是男人,必須在年輕時瘋狂賺錢,除了賺錢,什麼都不用想。人在江湖,是有錢了,什麼都好說;沒有錢,說卵都沒用。等有天明白了這個道理,回過味來,或許屬于我們的時代已過去了。
3,昨天在老家和幾個朋友吃飯,幾個朋友都嚷嚷著說掙錢如吃屎花錢如拉稀,明年不想干了,想自己出來干點什麼,問我哪里需要人不。其實對于這個話題我實在是不愿意談,因為我知道有些人就是扶不起來的阿斗。我只是悶頭吃飯。
多少人都期望身邊有那麼一個貴人幫自己從水深火熱中脫離出來,但是你反省過你自己麼?二三十歲的人了工作上沒什麼進展只能背后說老闆的不是,下班后除了消遣喝酒玩手機做過什麼提升自己的事麼?你不吃屎誰吃屎?要麼閉嘴享受你這樣的生活,要麼改變你自己。
對于他們我早已仁至義盡了,當初我剛創業的時候,讓他們投錢都不投。我說不投錢算是打工的,日薪100元,他們笑嘻嘻的答應了。只是我運氣很好,一個月賺了5W左右。
我就一人給了他們4000元。他們還是離我而去,他們覺得這錢該平分……
每個人都覺得上班日子挺好的,白天上上班,晚上喝喝酒,沒有必要和我一起冒風險。現在都上有老下有小覺得上班經濟上有些承受不了了,又開始回來找我……
後來那幾個朋友最近總是打電話跟我抱怨他的工作:工資太低,養不起家;上司是個傻B,能力不強就算了,每天除了喝酒聊天還無所事事,這樣還能拿數十萬的年薪。最后他總結:我真是懷才不遇,萬惡的資本主義!
4,很多兒時的伙伴都在縣城生活著,他們大學畢業了,到了大城市里面。如今過年再回到老家,看起來他們依舊是傻乎乎的,只不過回了長沙,到了都市,有車有房。
外面包工程,做生意,真正賺錢的人都知道,木秀于林,風必摧之這句話。
反觀那些搞到一點碎銀子的小青年兒,過年屌毛沒有,花錢也得租輛車開開到村東頭,找個小水塘,呲呲車輪子。
村里有個大叔,16歲就離開家鄉了,到了外地從鋁合金學徒開始起家,現在廈門開了公司,別人都說他腦袋聰明,都說他有貴人幫點,都說他的老婆是廈門本地的,有車有房。其實真正的痛苦只有他懂。
聚會上,大伙拼了命的恭維他,他只是大口大口的喝酒,一句話也不吭。
如今我也快30多歲了,才慢慢懂得,這個大叔他到底為啥不說話,他為啥不吹牛逼啊?他為啥不戴上萬元手表啊?他說,人稍微有點成就,就當自己沒有成就,啥也不說,啥也不提,在他創業的十幾個年頭里,吃了多少苦沒人知道,只有一群小心眼的人,酒足飯飽之后,悄悄在背后指指點點,神神叨叨,他呀,全靠老婆,他老婆廈門本地人,岳父有錢,所以他有錢。
如今想一下,他沒有啥本事,憑啥他的岳父讓自己的女兒嫁給他?
那會兒廈門的公交線路也不發達,每天就背著沉重的各種鉆孔的機器,各種打蠟的工具,到處跑,頂30多度的大太陽。中午就去路邊攤吃個8塊錢10塊錢的盒飯,一天到晚滿身臭汗,到了晚上八九點回到家里面,兩雙膠布鞋,鞋底都已經磨光了。
如今我也養成不太喜歡說話的習慣了,別人說你知道嗎?我說不好意思,我不懂,謝謝你,您能告訴我嗎?
做人厚道,身邊的貴人就多,做人太厚道,身邊反而沒有啥人了。到底是為什麼?是不是我們又生病了?
很多人做事,馬上求回報,干個活,馬上要掙到錢,摸不到錢,就不干了,就慌張了。
我在長沙最初創業的那個年頭,沒有賺到啥錢,甚至連樣品都發不出來,我就去找同學,免費發給他,讓他給我一個郵寄地址。
這樣老闆看我,還可以嘛,每天發出幾個樣品,就沒有把我趕走,后面熬到5月份,終于出了第1單。
我的這點經歷可能算不上什麼,但是我的經歷告訴我,永遠帶著一份憂患去生活,才有希望以后沒那麼憂患。
路越走越窄,一定不是什麼值得高興的事。
5,前幾天,去高鐵站接一個朋友,我們倆閑聊,我就很好奇,他年齡很小(25歲),為什麼事業做的這麼好,一年100萬以上的利潤。
他說,我以前在單位上班,有個人游手好閑的,卻開輛好車,我就問他是干什麼的,他說做外貿的,于是我就跟著他學習了。
這個例子,我身邊也有。
我堂哥是做勘探的,就是鉆井,我們老家很多人都跟著他干,我堂弟就跟著我堂哥干了,現在成了一個部門的負責人。
我堂弟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發展起來了,買車了,買房了,全國各地跑了……
身邊人的成功,是最容易被我們復制的,也是最容易切入的,但是我們往往忽略了身邊人,而是去尋找很遠很遠的所謂的成功案例。
類似的例子太多了。
我們的崛起,往往是因為我們遇到了誰……
人只有一輩子,活著,只能做一件事兒……
人活著只能做一件事兒,啥事兒都做,也許到了最后,只能一無所獲,你適合站在那里,你就站在那里。做好一件事后,再去考慮其他。
曾經我走不遠,就是我夢想太多,一會兒向東,一會兒向西,飄搖不定,浪費了我太多的青春。
人可以迷茫,但迷茫的時間不能太長,我們的青春太短,為了早點兒實現幼時夢想,我們需要匆匆忙忙的趕路。
奔三前,我活著是加法,啥都想學,啥都想吸收,感覺收獲很大,真正有營養的東西,壓根就沒觸摸到;
奔三后,我活著是減法,減去多余的朋友,減去多余的累贅,減去多余的知識,慢慢為自己的夢想騰出更多的時間,還有空間。
數年后,一件事兒,做到極致,我們開始變得恢宏大氣,坐擁江山,呼風喚雨,以不變應萬變,所有的事兒都風輕云淡。
年幼時,堂弟天天看武俠電視劇,夢想成為江湖中的武林高手,一意孤行,就去武校學武,學了三年,也迷茫了三年。
三年其間,大家的人生都沒有方向感,學好武術,壓根就沒有較好的就業環境,要麼當教練,要麼當保安,你說你想當大演員,機遇比能力要重要,不要太認真。
而那時他的夢想是成為武林高手,在武校呆久了才發覺,類似的夢想似乎只是癡人說夢,全部課程都只是套路,華而不實,習武最大的意義就是強身健體,留在武校的小孩,年齡都不太大,大家來到這兒,也許只是因為看了幾場少林寺,和夢想無關,與好奇有緣。
如果18歲,我就看透了這個世界,且知道自己要什麼,18歲堅持到25歲左右,也許人生景象就是另外一種風景。然而,快25歲時,我才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
6,昨晚我是1:55處理完工作后睡的,早上八點多又習慣性爬起來。我沒時間埋怨也沒時間喋喋不休,我沒貴人幫我啊,我沒時間啊,我沒關系啊。有些話說多了,就沒勁兒了。
我只說有能量的話,做有能量的事兒。
我的一生,我希望是燃燒的一生,而不是病懨懨的一生。我一定要做到遍歷世事滄桑,盡覽人間繁華。人生不滿百年,不能與草木同朽,當然我希望我能長生不老,至少活到150。 從我懂事的那一刻,我就立志為社會做出貢獻。最好是思想上的貢獻。賺錢只是順帶的事情。
這個世上其實誰也靠不住。
我能走到今天,有人說是運氣,有人說我遇貴人多。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麼,我只是知道,我已習慣了寂寞,習慣了孤注一擲,已習慣了魂牽夢繞,廢寢忘食,以苦為樂。
事業順利,我高興,事業遇到門檻,解決不了,夜深人靜時,我也是挫敗無比!……
7,我有個習慣,每次到夜市上逛街,只要看到出來擺攤的90后00后,我都會習慣性消費一下,在他們那兒買點兒東西。人,都需要一點點支持與鼓勵。
沒有出來闖蕩過的人,也許永遠都不會理解那些習慣性悲天憫人的神經病!
回到這個問題,為什麼窮人總是遇不到貴人?為什麼有人生活一直貧困潦倒?
不是他不勤奮,不是他沒機會,是他不了解人性,不了解社會,也不了解潛規則,遇到貴人,也沒有勇氣孤注一擲。
古人就說得很透,自助者,天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