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部下個個能征善戰,怎麼就預料不到狡兔死,走狗烹的結局?
查看全部 50 個回答
回答1
2023/12/03

ADVERTISEMENT

其實很多人都搞錯了幾件事情。(根據評論修正一下小錯誤)

1、名氣這種東西多是后世吹出來的,他們多數心里還是知道自己是有多少斤兩的。這些后世之杰,很多在當時也只是無名小卒,并沒有像今天一樣被封神。不要說將領了,就說皇帝,像劉邦、趙匡胤、朱元璋,還真以為他們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是天命之子嗎?當年還不是慌的一比。只不過後來風云際會,把握住了歷史的機遇,成功化龍而已。將領就更不用說了,好多也就是個山大王而已。他們其實就是老兵,一場場戰役篩選下來,水平差的、運氣差的,都死了,而活著的,這些經歷讓他們成了傳奇。而之前,沒有誰知道自己能活多少輪。後來氣吞六合,橫掃八荒,君臨天下,號令神州的秦始皇,當年在趙國當人質時候,想必也是迷茫和慌張的。

ADVERTISEMENT

時也命也運也,這一切都是歷史的因緣巧合,江山代有人才出,不能太把過去的成就當一回事。(補充說明:真正當質子的是秦始皇他爹秦異人,但是秦始皇是在他爹當人質的時候出生的,3歲的時候,秦異人在呂不韋的幫助下逃跑了,直到秦始皇九歲才從趙國回到秦國。期間,他們母子都是趙國的實則性的人質。)

2、跑是舍不得跑的。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在巨大的權力和利益面前,沒有多少人舍得放手的,都抱有僥幸心理。這些大將,很多都是從一無所有混成人中龍鳳,你讓他們放棄掉辛辛苦苦打拼掙下來的榮華富貴,你覺得他們肯嗎?雖然說,歷代君王很多都有兔死狗烹的操作,但是也不是個個皇帝都這樣,即便是朱元璋,也不是把所有的當年的兄弟都殺了,所以自己還是很有機會活下去的。

ADVERTISEMENT

再加上點和親什麼的,只要自己安分守己,應該還是問題不大的(自我安慰)。縱觀歷史,混得很好,還懂得急流勇退的,一下子也就只能想到范蠡、張良、郭子儀、湯和。

3、反是打不贏的。到底是這些將領成就了帝王,還是帝王成就了這些將領?其實,多看看歷史就知道,雖說是彼此成就,但是更多的是帝王成就了名將。很多名將沒遇到明君之前,還不是默默無聞,國士無雙的韓信之前跟的是項羽,只是個執戟郎(感謝指正),後來才跟的劉邦。再舉個反例,很多名將後來和君主鬧翻了,造反,還不是被輕易平叛了,看看英布。李牧,名將吧,碰到個昏君,你能怎樣?岳飛,了不起吧,結果怎麼樣?打仗,不是打架,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還不是輸給了劉邦。同樣,真正打得「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抱怨(詩句原來寫的其實是秦朝的蒙恬)」的衛青、霍去病之前都不是什麼名將,他們的任用完全是漢武帝個人的心思。

ADVERTISEMENT

當年大家一起打江山,為什麼最后是那個人當了王,其實是有道理的。亂世之下,實力是一切,大家讓他當王,是出于認可他的能力。只要是聰明一點的皇帝,都是不會給將領有反他的能力和條件的。唯一的辦法就是活得久,等初代死了,碰上了個無能的二代、三代。司馬懿就是這樣成功的。要是后代牛逼,造反也贏不了 ,吳三桂就是自大了。

4、從歷史的宏觀角度 上看(馬后炮),這些名將并不都是什麼好東西,他們腐化變質得飛快,他們的存在其實對國家和社會是弊大于利的,弒殺功臣其實很大程度上是有利于國家的穩定和長治久安的。這話雖然說的沒有什麼良心,但這個就是事實。當戰爭打完,天下已定,這些武人要麼自我轉型,要麼被整死,留著是很大的隱患。

多數武人將領都缺乏政治敏感,容易被當槍使,成為政治斗爭的幫兇;不參與政治斗爭的,也容易腐化墮落,在榮華富貴和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力面前,稍不注意就迷失了;有真本事的,往往也有大野心,當年大家 一起光屁股打天下你什麼樣子我還不知道,現在說什麼天命之子、真龍轉世,騙騙老百姓可以,一起出生入死的戰友才不不信呢。趙匡胤不就是這樣奪了柴榮的天下的嗎,更不要說五代十國時候那些武將動不動就造反。要是這一類武將,不貪污腐化,君王就更加不放心了。功高震主,壓力山大啊,君王寧愿他們貪污腐敗,畢竟前者那個出師有名,對于后者搞不好就會被戴上昏君的帽子。所以就是知道他們有野心,也不好搞,就像曹操知道司馬懿有能力有野心,但是除了提醒兒子一定要小心這號人之外,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然后江山果然就這麼被奪走了。君王,就必須用人如器各取所長,必要時會合理取舍。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君王治理天下,就好比農民種田,牛老了,可以留著,也可以殺了,但是不能供著。這些名將都是特權階級,他們的數量越多,國家越容易出問題,老百姓的生活也會越是困難。所以對于那些名將傳奇故事,我們小百姓聽聽就好了。

社會在變,人心不變,想想當代就能明白。

-----------------------------補充一個事例,至于怎麼評價,見仁見智-----------------------

作為二戰時期的「三巨頭」之一的丘吉爾,帶領英國在反法西斯戰爭中英勇抗戰,讓英國避免了成為法國那樣的笑話,為世界和平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但是二戰一結束,他就立刻被民眾拋棄了,在首相選舉中慘敗。丘吉爾,一開始很憤怒,說英國人是最忘恩負義的。但後來他又說「我打仗,就是為了保護人民享有罷免我的權利。」以及「對他們的偉大人物忘恩負義,是偉大民族的標志……英國人民學會了選擇,他們明白自己不需要一個英雄來領導重建國家。」

--------------------------------------歷史不忍細看------------------------------------------

秦朝,秦始皇雖然被后世污蔑,稱為暴君,但是卻基本沒有怎麼殺過功臣。結果二代而亡,國祚只有14年;隋朝,楊堅雄才大略,也沒怎麼殺功臣,國祚38年。

明朝,朱老闆殺功臣是歷史上最厲害的了,基本上都成為了「殺功臣」的代表帝王。

然而明朝國祚276年;漢朝,劉邦是除了朱元璋之外殺功臣殺得最厲害的皇帝。東西兩漢國祚405年。

作為「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成語來源的越王勾踐,他的越國是從夏朝無余奉禹王之祀建國,共被滅四次。第一次被吳王夫差所滅,后復國。第二次被楚威王所滅,后殘余勢力在廣東福建建立百越。第三次被秦始皇所滅,后部分族人又復國,建立東越。第四次被漢武帝所滅,徹底滅亡。經歷1922年,是國祚最長的諸侯國。

勾踐滅了吳國之后,帶領越國成為春秋時期最后一位霸主。勾踐死后,越國還存在了243年(被秦滅),如果按照被漢武最終滅掉的話,是355年。

個人推測是因為社會是一個金字塔,只有上窄下寬,才穩定,而且上面的角越是鈍,越穩定。

這些功臣都是特權階層,他們動不動就是食萬戶,食十萬戶的主兒,他們的妻子兒女、三姑六婆也會因他們而雞犬升天。在很多朝代,這些功臣甚至還是不用納稅的。這些人越多,納稅的人就越少,下面的百姓負擔就越大。所以很多朝代在滅亡之前,總會先發展到臃腫這一個階段。

---------------------------------------胡言亂語------------------------------------------

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

自古名將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

惡龍被殺后,英雄變成新的惡龍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3/12/03
不用說帝王政治了。以前,很多外企華人技術精英或運營精英,一個比一個賽聰明,被國內高薪挖過來,當時國內老闆就像三顧茅廬對待諸葛亮那樣恭敬他們。「哇靠,我遇到明主了」。精英們感動得涕淚橫流,誓死要鞠躬盡瘁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3/12/03
1.朱元璋的一生當中,除了最后幾年,對手下人是非常善意仁慈的。朱元璋絕大部分殺掉的功臣,都是在年老以后發生的,其中主要是在太子朱標死后。而在此之前,朱元璋對底下功臣集團的待遇,都是很好的。所以客觀上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3/12/03
誰說劉伯溫不知道自己將會被狡兔死,走狗烹?聰明如劉伯溫,實在太清楚他輔佐的是一個多麼雄才大略、果于誅殺的君主了,所以他洪武四年就辭官跑路了。辭官之后的劉伯溫遠離一切政治,低調得像只老狗,只飲酒下棋,一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3/12/03
因為兔死狗烹本來就不是中國歷史的主流。豬明開國前上一個這麼干的人活在1500年以前,讓他們怎麼預判?大秦開國,文臣首推李斯,武將首推王氏祖孫三代王翦王賁王離,兔死狗烹了嗎?東漢云台二十八將,只要不造反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6
2023/12/03
因為誰也沒預料到朱元璋的唯一繼承人大明太子朱標會那麼早就去世了。這對于朱元璋來說無疑是噩耗,對于大臣來說也是。好比一棟大樓沒有了承重柱。只能臨時把孫子提上來。得,這盤棋還得重新放子,可是朱元璋等不起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3/12/03
取得諸葛亮地位的人(我是說輔佐幼主、權高位重),很大機率上都是滿門抄斬。但是并不妨礙人們都想取得這種地位,更不妨礙人們坐在這種位置上,就覺得自己能如何如之何。為什麼諸葛亮不效仿司馬懿家族架空皇帝?當然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3/12/03
題主,假設你現在在國際大公司任職高管,一年薪資幾百萬,各種節假日休息一天不差。現在讓你離職去路邊開個小賣部,你干不干?!對那些人來說,放棄的可遠不止幾百萬美金,那可是生殺予奪的權力。而眾所周知,權力是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3/12/03
因為普通人,大多數被各種文學作品洗腦,再加上自己不愛思考,所以造成了政治人物都是黑暗的這種想法,皇帝作為最大的一個政治人物,自然是黑暗中的黑暗,皇帝殺了大將,殺了功臣,自然是政治傾軋,自然是為了滿足個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3/12/03
別看史書上動不動就是皇帝如何如何,命令這個干啥,命令那個干啥,開國皇帝特別是平民皇帝,沒有爹給他贈送權威和資源,都是靠自己去拉攏人的。將軍大臣們很多都是前期帶資進組的,俗稱股東。沒有他們的鼎力支持和合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3/12/03
徐達 洪武十八年病死 年五十四常遇春 洪武二年暴疾死 年四十李文忠 洪武十六年病死 年四十六鄧愈 洪武十年病死 年四十一湯和 洪武二十八年卒 年七十李善長洪武二十三年 初免死 后以胡黨論處死 年七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3/12/03
也許這個結果最開始的時候連朱元璋自己也沒想到過!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3/12/03
舉個簡單的例子,某個公司生產醫療器械的最資深的軟件工程師要被裁員了。他為什麼不去創業,打敗母公司,自己當總裁呢?很簡單,軟件寫得好跟公司開得好是兩碼事!一個醫療器械的公司,不僅要有軟件,還要有硬件,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3/12/03
漢初殺的很多不是功臣,是諸侯。唐初只殺了謀反證據確鑿的。宋初更吊,基本都沒殺。一代代趨勢向好。有這三代前車之鑒,換誰能想到明初這麼狠呢。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3/12/03
我就簡單點說。皇帝的刀沒下來前,你能知道你是陳平張良蕭丞相,還是韓信彭越九江王?不止是當局者迷,旁觀者也未見得知道皇帝陛下是怎麼想的。更關鍵的是你人已經在這艘船上了,船也開了,你跳得了海麼?天下已定,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3/12/03
又來得罪人——只有沒長大或者長不大的小屁孩才問這種問題……都知道賺錢再多也是會死的,會招人嫉妒的,何必辛苦賺錢呢?都知道造反風險是很大的,失敗是會死人的,何必去造反呢?都知道學習再好,也是給資本家打工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3/12/03
誰又能想到朱元璋完全不講武德呢?以往的大一統王朝,對待功臣多少還講點原則。功高震主不可怕,只要你不作死,懂進退,少攪合朝堂政治斗爭,大機率還是能善終的。然而這一切在洪武朝全都不管用了。當官得死,歸隱也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3/12/03
普通人讀歷史,之所以感覺歷史寫得像童話,就是因為不過腦子,習慣性地把歷史人物貼上標簽。最經典的就是,一部分是好人,一部分是壞人;打天下的時候忠心耿耿,坐天下的時候狡兔死,走狗烹。殊不知讀歷史要結合客觀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3/12/03
朱元璋啊,在太子死之前,幾乎沒殺過多少功臣吧,如果朱標沒死的話……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3/12/03
預料到了又怎麼樣?當時天下就那麼幾個大平台。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離開朱元璋,連狡兔死走狗烹的資格都沒有。只有敵國叛將的資格等著你。不是說看透了朱元璋就能怎樣怎樣,那是國中生的弱智想法。在朱元璋這邊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3/12/03
  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對開國功臣幾乎屠戮殆盡,往往抄家滅族、誅連甚廣,太子心生不忍,責問父親何故如此殘忍對待有功之臣,朱元璋不答反問:汝知歷朝歷代因何而亡?太子答:民不聊生,迫而反之。朱元璋再問:何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