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性涼薄之人真的是少之又少,我覺得張愛玲不僅不是生性涼薄,而且她根本不算是涼薄。她的兩段愛情,直到胡蘭成真的背叛她了,她才狠心說不再喜歡他了。而對于那個大她20多歲的老頭就更好了,老頭中風在床,照顧他十年,甚至在老頭死后余生都冠他的名。愛情如此,親情也是如此,她姑姑對她好,那她也因為姑姑而覺得世間總有人愛你。她的作品確實是很壓抑,但和她的原生家庭有關,和她生性無關。
如果民國時期有偶像劇,那第一大女主一定是非張愛玲莫屬的,真正的豪門大小姐,家世顯赫,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藕是李鴻章的長女。母親黃素瓊和父親張廷重一樣,也出自晚清望族,外祖父曾是曾國藩的部下。
「我們搬到一所花園洋房里,有狗,有花,有童話書。
家里徒然添了許多蘊藉華美的親戚朋友,我母親和一個胖伯母并坐在鋼琴凳上,模仿一出電影里的戀愛表演。我坐在地上看著,大笑起來,在狼皮褥子上滾來滾去。」這是她對小時候生活的一個情景描述,現在我們大部分人也還是達不到的。
張愛玲1920年9月30日出生,她在當時所處的時代相當于今天的90后。她從小接受著最優質的教育,被慕為天才和神童。港大三年,門門考第一,年年獎學金。到1944年9月小說集《傳奇》出版時,僅24歲的張愛玲早已登上文壇之巔,成為上海最耀眼的一顆星,被當時的文學評論家傅雷譽為「文學界的奇跡」。
但那精致的華美從來就不是張愛玲生命中的主色調,蒼涼才是,落寞才是。張愛玲真的是高開低走,可能是上天也嫉妒她,所以逐漸走向女二的劇本,讓背叛,苦難,孤獨成為了她的結局。
光鮮家族的背后是墮落混亂,父親五毒俱全、賭博成性,母親冷漠、涼薄、繼母強勢刻薄。可以說,張愛玲這輩子最受傷的不是她那個喝酒打人的富二代父親,而是她那個女權的母親。他們也直接影響了她的婚戀觀。從大她14歲的胡蘭成背叛了她,到大29歲的賴雅結婚不久便中風在床,都是比她大很多的人,而且完全改變了她的人生基調。這兩段戀情分別只維持了6年和11年,最后自己一人在異國他鄉孤獨終老。
1995年9月8日,洛杉磯西木區的一幢白色公寓內,房東發現206號的一位中國老婦人死了。房東發現她的情形是這樣的:屋里保暖的日光燈還開著,各種證件都收拾好了,放在門口處。她躺在房里唯一的一張靠墻的行軍床上,身下墊著一床藍灰色的毯子,頭朝著房門,臉向外,遺容安詳,只是出奇的瘦。
張愛玲的作品大都比較壓抑,人物也都比較慘烈,幾乎沒有好下場。我想大概她是把自己寫成了小說。但我總是遺憾這樣一個美好的女子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結局,後來讀了三毛的故事,我突然明白,是原生家庭決定了他們生命的喜悲,雖然三毛自殺,但我相信三毛的一生要比張愛玲幸福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