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是又火了嗎?!突然收到好多點贊提示。又一年半過去了,我來更新一下近況吧。
最大的變化是,我們的娃出生了,目前六個月。
這一年多,我真的,從來沒有想起過這個回答里提到的事情。
前女友?! 我真的很希望他們沒有分手,就沒我什麼事了。
朋友們,血淋淋的教訓,沒事不要亂結婚,結了婚也不要亂生娃。我現在覺得前女友問題已經很小清新了,以及,懷念那時候有閑心糾結前女友的自己。
婆媳矛盾才是世紀難題啊。我,一個外號「林黛玉」的病嬌女文青,硬生生被逼得學會了吵架和嘶吼,現在嗓子還有點啞。太晚了不寫了。總之,是我自作孽不可活,重來我選擇孤老終生不結婚。
最新后續:已辦婚禮,未領證。
不領證是我要求的,倒不是出于其他考量,主要因為我自己買的房子還沒交房,在等交房辦證以后轉公積金,領證的話會少20萬的公積金額度。
心里的芥蒂沒有那麼深了,仍然存在,可能成為以后婚姻生活里的隱患,也可能會有更大的矛盾,讓我覺得這些都不是事兒。
誰知道呢。
但選擇了這個人這條路,始終會抱著好的期望,經營好以后的生活。
下個月和他結婚。
正好,今天有了新后續,來更新一下。
做個網絡實驗,前100評論為準,超過一半勸分這婚我就不結了。(不開玩笑
事情仍然很小,小到都有點微不足道。
剛才他在手機里找一個開票信息,我在旁邊等著,于是也一直盯著他搜索,他搜到QQ,打開搜索框,第一個就是前女友的QQ號。
如圖——
(圖是我用自己手機展示的)
我不動聲色等他找完開票信息,才問他搜索框的事。問他有意思嗎,他說沒意思。
也沒有更多解釋。
在定下了一切婚禮事宜的當下,我忽然很氣餒。就好像,我們并不相愛的事實,一下子被揭穿了。
還要溫和地走進婚姻嗎?
——以下是更新及原答——
真的好多姐妹勸分。
我重新梳一下劇情:
1.男朋友通過QQ群進前女友空間
2.前女友短信詢問此事
3.男朋友短信回復「還好嗎」
4.對方無回應
5.男朋友撥打三次電話,接通前掛斷
6.大概兩個月后,某晚十點多前女友來電話被我接到
我理應生氣的點:
1.記掛前女友,偷偷看空間
2.詢問「還好嗎」(嗯,簡直作死)
3.撥打電話又掛斷,我理解為「近鄉情更怯」
然而我并不太生氣。
一年多前,因為他對前女友毫不掩飾的懷念大吵過一次,有那時候的朋友圈:
起因是,他在玩平板,我開玩笑把平板從他手里抽出來,他立刻原地沉默了,我跟他說話也沒有回回應,大概持續了五分鐘。
後來問出來,是想起了前女友。
我當時有哭鬧,也有了以上這條朋友圈狀態。
其實在一起前和他確認過,是不是整理好了上一段感情,他說是。
哭鬧是覺得這一切太可笑,有種虎落平陽的自傷。
也是這次突然的沉默開始,心里對他筑起了高墻,可以理解為那種小女生要獨占愛情的霸道。
那個時候(相處三個月左右),我確信我喜歡上他了,但在那次沉默之后,我始終無法再正視這段感情,也接受了這個男人不完全愛我的設定。
所以這一次發現他進前女友空間,并不太意外和憤怒。
當然也心冷。這麼比喻吧,滿桶水被撞一下會灑很多水出來,撞多了,里面的水變少,就不容易灑出來了。
其實關于前女友,一共就這兩件事。
但犯了我的逆鱗。
現在,我們每天都會親吻和擁抱,相互說我愛你,也會一起裝修婚房,討論傢俱顏色,規劃未來。
但我從來沒有,哪怕短暫地,忘記過這些事兒。我不知道我會不會有真正不介意的一天,也并不太執著于和他之間達成完全誠懇的愛情。
應該有姐妹要問,我說自己生性涼薄,沒有無法割舍的牽掛,又為什麼還要繼續和他在一起。
畢竟,以上內容涵蓋不了我和他之間的全部生活,我只是寫出了兩個人相處的最低處。
換言之,我如果寫他好的部分,大概也能寫出一個甜甜的高贊回答。
目前,我仍然覺得他是個不可多得的好人,也大機率會是一個不錯的老公。
涼薄這個詞其實很難用的,它是自己心里面對待人和事的一種心態。離開某個人不會怎麼樣,但也并不是遇事就要一刀切地逃離,果決也不是無腦耍酷。
——以下是原答——
和男朋友同居一年,平常兩人手機都隨便放,但相互都沒有翻過。
上上個月吧,某天晚上十點多,他去洗澡了,手機丟在桌面,正好有陌生號碼來電。我平常不接他電話的,那天不知道為啥接了,喂了一聲,過了大概3秒那邊掛了電話。
我沒多想,又把他電話放回去,準備等他出來和他說。大概十秒后,我突然覺得哪里不對,真的就是突然的感覺。
又把他手機拿過來,用我的微信搜那個號碼,搜出來她前女友的頭像。(他以前平板相冊沒刪干凈,里面有他和他前女友的微信聊天截圖,我認識那個微信昵稱,所以一眼就認出來了。)
我用他手機,順著陌生號碼點進去看通話記錄,發現3月19和3月21,一共有3次他撥打對方電話的記錄,但沒接通。兩次是晚上十一點多,一次是上午十點多。(1月底到3月底我們都在老家,沒住一起,期間有冷戰和吵架)
于是我根據他撥號碼的具體時間,翻了一下當天我和他的聊天記錄,其實就是想看看,他深夜撥打前女友電話又掛斷(通話記錄顯示「已取消」,說明響鈴之前他自己掛斷了),到底什麼心理。
看到那兩天并不在我倆吵架期間,晚上的那兩通電話,是在和我聊完語音后撥出去的(也可能是撥完給我發的語音,現在記不清了)。
說不清當時是什麼感覺,不是特別激動或者憤怒,畢竟這也沒啥。感情上我是一個特別傲氣的人,在我的設想里,如果另一半出軌,我是可以不動聲色自己提前做完分割、打包行李、找好新住處,人走的時候再和和氣氣通知對方的人。
後來我把他手機丟在一邊,繼續玩自己的,他洗完澡回來問手機怎麼在我這兒,我說,你前女友來電話了。
他拿回手機,開始跟我講學習強國還沒刷,我說,你岔開話題干嘛?
他這才翻了一下自己的通訊錄,問我,你說真的啊,我以為你開玩笑。
然后我木著臉問他為什麼前女友會打電話來。
他說不知道,他也很意外。
我又把3月的通話記錄甩出來問他。
他說,他和前女友同在一個QQ群,他從群里點進去看了前女友的空間,前女友就發短信,問他是不是看了她空間。
他回短信,問她,還好嗎。
對方沒有再回復。
然后他不知道出于什麼心理撥了電話又掛斷。
我確認了幾遍,他說聯系過程就是這樣,也不知道她為什麼會打電話來。
簡單交代一下他和他前女友,在一起三年,彼此是初戀,同居過,多久不清楚。家里人一直很反對,好像為此和他爸爸、小姨都吵過架。
因為他和對方學歷差距比較大,他是985碩士,前女友大專畢業(他以前和他家里人說的是大專畢業,和我說的是高中畢業,我不確定具體什麼學歷,不重要,可能在長輩眼里比較重要)
他們分手模糊來講是性格不合,鬧矛盾分過一次,女生找了別人,然后復合,男朋友知道前女友中間和別人好過可能心里膈應,後來徹底分手。
我了解的大概是這樣。
在和他的相處中,大概知道他還是挺懷念的,也坦誠說過,如果前女友有什麼事找他幫忙他會幫。
我吧,自問對感情很磊落。
提前下班了。
有人看再接著寫我的感受和后續。
——我是更新分割線——
下班回來洗了個澡,看知乎有姐妹在蹲后續,那我趁熱打鐵繼續說完,其實一點都不狗血和勁爆,也不會為了博眼球添油加醋。
得先說一下我自己的性格,性格基本決定了我遇到這種事的處理方式。
直接粘貼另一篇知乎回答過來。
關于生性涼薄的人。
「大概是我自己吧。其實沒有什麼不一樣,我熱愛生活,積極健身,關注美妝,喜歡漂亮衣服,朋友很多,升學讀研,努力工作,看起來前途尚可。
怎麼說呢,我珍惜也感恩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對身邊人也算盡心盡力,但除了父母是我永不能割舍的牽掛,其余一切我都可以毫無執念地放下。
是的,除了父母外的每一個人,我都可以舍棄。關系要好的朋友,如果突然要跟我疏遠,我不會多問一句,可以當生活里從來沒有出現過這個人,是從心底里,不會覺得有什麼缺失。
就算是愛人,如果突然和我說要分開,我不會追問緣由,第一反應會是,我還有沒有什麼東西沒有還給他,趁說出這個話的當下,大家把物件交接一下,不要在之后有更多牽扯。
就是,我做好了和你當一輩子的朋友/伴侶的準備,也做好了隨時離開你的準備。
我沒有喜歡的名人/電影/動漫,也從來沒有非得到某物不可的執念。
關系要好的朋友,對我最生氣的時候,會丟下一句,你這個人怎麼捂不熱呢。
辦公室的同事,很多次,非常認真地問我,你這個人,真的沒有任何情緒嗎。地產策劃的辦公室,分分鐘暴跳如雷,懟天罵地,摔東西稀松平常。
我入行一年,完全get不到她們暴跳如雷的點。
成長順風順水,家庭關系也很和諧,獨生女,沒有人分寵,沒有受過虐待,成績也不錯,師長比較喜歡的乖乖女類型。
但就是對一切都很淡漠,包括我愛的人。
不是沖動型人格,不冒險,很惜命。但讓我現在從世上消失也無所謂,前提是善待我父母。
也不是反社會人格,非常心軟,見不得幼童老人受苦,會定期捐款,去寺廟會許愿世界和平。
我可以積極向上,按世俗認可的軌跡按部就班地升學、工作、結婚、生子,也可以沒有這一切,我總能找到方式安放自己。」
粘貼完畢。
所以呢,我對男朋友這種生物,從來沒有非誰不可的執念。
因為本身的傲氣,我無法容忍自己的枕邊人心里仍然記掛他人。我曾經,也是被人跪著哭求不要離開的對象。
并不是這個場面值得驕傲,而是,確實被人真真切切珍視過,但觸及底線時,也能瀟灑地甩手走人。
但這事兒,沒什麼值得講的后續。
當時我叫他回撥過去,開外音。
他猶豫了一下,照做了。
然而,響鈴兩三聲后對方掛斷了。
所以我也沒看成戲。
我問他,為什麼你前女友不接電話了。
他說,可能怕你穿過電話線過去打她吧。
我叫他拉黑聯系方式,保證以后不聯系,如果對方聯系,主動和我說。
他應允。當然,我也沒檢查。
從頭到尾,我都挺平靜的,懲罰是叫他給我洗一個月襪子,這事兒就了了。后面再也沒有提過。
所以這個電話對我的影響,大概就是,一個月不用洗襪子了吧,現在洗襪子也結束了,我還琢磨著他前女友什麼時候再來個電話讓我碰巧接到也不錯。
當然都是玩笑。
說到底呢,也分心境。
十七八歲的我,還只見過人生苦難的冰山一角,遇上這事,可能會刨根問底、大吵大鬧,最后分手了之。
二十七八歲的我,已經能夠平靜接受生活中超出我預料的部分,做決定前會考慮沉沒成本。
但我仍然是一個有心理潔癖的人。內心里相信他只做到了自己交代的那種程度,我且當作,是他思想上的短暫偏移,有更多,或者被我發現第二次,一樣會果決離開。
因為我本身就是一個不太熱愛這個世界的人,就不多談我的各種觀念了。寫著寫著也有點偏題了,總之呢,祝集美們的第六感都發揮在有意義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