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真的是生性涼薄嗎?為什麼?
查看全部 49 個回答
回答1
2023/09/30

ADVERTISEMENT

張愛玲對親人和朋友的愛,在我看來,非但不涼薄,而且是充滿了赤子之心。

傾城之戀中,范柳元有一句話「如果你了解從前的我,你會原諒現在的我。」對張愛玲也同樣適用。

除了父親,一個差點導致她死亡的人,但她也沒恨他,只是淡漠的描述。我記得她寫過,她父親抽大煙,有次差點死了,臉上蓋塊帕子,坐在院子里曬太陽。我以為這種描述里,還是有說不清的愛存在。

對她母親,她的感情很復雜,有過喜歡,有過崇拜,覺得母親那邊,和父親這兒一比,什麼都是好的,新式的,明亮的;但是母親的一些行為和語言也讓她很受傷,比如母親恨鐵不成鋼,嫌棄她生活能力差,「我懊悔從前小心看護你的傷寒癥,她告訴我,我寧愿看你死,不愿看你活著使你自己處處受痛苦。

ADVERTISEMENT

」;母親有時會抱怨因她的到來,使她多負擔一個人,降低了她的生活水平;問母親要錢時,母親的發脾氣,時常使她感到難堪;把自己第一次掙到的獎學金800塊,全部交給母親,轉眼被母親在牌桌上輸掉,并且母親還懷疑她的錢來路骯臟......種種生活里的齷齪,打碎了她盼望中的母親形象。

她對母親的回報呢?有能力的時候,攢了2根金條還給母親,想要至少在經濟上還清;在母親臨終前要見她的時候,她不知道她快死了,雖然沒有錢,也寄了100美元的支票;收到母親死后寄來的古董,對母親很感激,后悔自己沒去見她;不想要孩子,因為潛意識怕她的孩子,來替自己的母親討債,哎,她對母親一直內疚;

對姑姑,在她的文字里,記錄姑姑的話,把姑姑寫成了一個有趣極了的人,使人讀了,也喜歡這個平時說話都既有才華又很幽默的人。

ADVERTISEMENT

後來出國后,只要自己有能力,也一直給姑姑寄外匯;

對弟弟,看她寫的散文《弟弟》,短短的一篇,看出來許多的愛,尤其是弟弟在飯桌上,被父親打了一巴掌,而繼母還在笑,她沖到浴室哭,心里說「要報仇」,弟弟卻習以為常,轉身到陽台拍球去了;包括後來,她父親因為受了繼母的搬弄,打她、囚禁她,使她差點死去,然而弟弟卻站在父親和繼母一邊,寫信給親戚說她「家門有玷」;但是後來,弟弟拿著舊報紙包著的一雙球鞋,來找母親收留,母親因為財力有限,只能拒絕了,能看出她替弟弟感傷,而又無能為力;

對胡蘭成,費很多力花很多錢去看抗戰勝利后東躲西藏的他,給逃亡的他出生活費,還出錢給他的情人打胎(此時仍然是他在逃亡),分手時給他差不多是她能湊到最多的錢;

ADVERTISEMENT

對賴雅,只享受了一點點他的溫情,照顧了癱瘓的他十來年(連他女兒都不愿意照顧他)......

對朋友,如蘇青、炎櫻,都不吝嗇在自己的文字里面,把他們寫成頂頂可愛、有意思的人,使她的讀者,也跟著愛上他們。對宋琪一家,因為對方幫她很多,把遺產和版稅都給他們;

這麼一盤點,她豈止不涼薄,反而要比大多數的我們,都更感性,更柔情。

許多人說她涼薄,是因為她對母親嗎?我并不覺得,只是親人間,要求高,然后又失望罷了,而且她對母親一直愧疚;

是因為她對弟弟,最后沒答應他的求助嗎?她對弟弟應該也是,覺得他不爭氣,沒志氣,恨鐵不成鋼更多,而且看到有人說,她是想過把在大陸的版稅,全部讓姑姑和弟弟分,只是最后沒辦成罷了。

而且到了最后,她應該是很怕和人發生聯系了,哪怕這個人是弟弟,一次之后,恐怕又有下一次,干脆第一次就拒絕。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3/09/30
金鎖記里有一處寫,曹七巧嫁到姜家,她哥嫂因送女兒來上海完婚,順路探望她。七巧本是恨哥哥,恨他們把她嫁給有錢人家的殘廢兒子,但是看到嫂子拎著提盒,一直小心翼翼翻看里面的菜(窮人走親戚帶的家里唯有的好東西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3/09/30
張愛玲典當了自己的首飾去給胡蘭成的情婦打胎,這樣的傻女人還叫涼薄?後來張愛玲與胡蘭成毅然離婚,胡的信件她一律不看,電話一律不聽,真正的死生不復相見,張愛玲是敢愛敢恨。如果這叫涼薄的話,那真是無話可說。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3/09/30
(記不得是在哪篇散文里讀到的了,可能與原文有所出入)張愛玲提到自己坐火車去追尋胡蘭成,「看到火車外面一個士兵在吃著大餅卷油條,手和臉凍得紅紅的,我看了心里覺得很難過。」張愛玲太過清醒,看的太過清楚,語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3/09/30
作為一個腐朽階級的后代,官方認證的漢奸的妻子之一,張愛玲對日本侵略者的態度(有幾篇散文里看得出來,見到當街扇人嘴巴的憤恨心態以及被邀請參加文人大會拒絕),要比很多長在紅旗下,拿著官方的錢,完全了解已經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6
2023/09/30
知乎有個問題,叫你見過哪些涼薄的人?我經常在推薦里刷到各種回答。其實我覺得里面大部分人不過是活得通透罷了,遠遠背不起涼薄這個詞,張愛玲也是如此。她一直都活得很通透。曾經也是個想要得到母親更多愛與關注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3/09/30
張愛玲是一個好人,甚至本性純真。理由:她自己賺錢以后心心念念要還她母親錢 2. 她與胡婚姻存續期間接濟過困難時候的胡蘭成和胡相好的 4. 新中國成立之初,她試過向共產黨靠近,還寫過紅色小說5. 后期她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3/09/30
人人都說張愛玲生性涼薄,但是,心思不重,不重情重義的人,當不成作家。只有在心里千回百轉無數次,才會最終寫出來。而寫出來的東西,實際上不及她心里所想的十分之一。你以為她最涼薄,其實她最重感情。就是因為太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3/09/30
她只是不屑于無效社交,不想跟不喜歡的人假裝熱絡,不愿說些場面上的客套話,對于真心待她、幫助過她的人,她并不涼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3/09/30
在文化領域,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種現象,人們總是非常輕率的評價他們看不懂的作品,將其中的智慧視為冷血,勇氣看做愚蠢,溫柔當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3/09/30
張愛玲沒接觸過,只看過金鎖記的話劇,然后讀過《金鎖記》。畢竟一個大大咧咧的男生,讀張愛玲,說實話是讀不下去的。但我并不認為她涼薄。從文字里其實挺明顯的。我的主觀感覺:她聰慧敏感,所以即使她愛別人,她也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3/09/30
她不善言辭,在待人接物方面很愚笨。平時也不與人交往,只是自己待著。不做飯,不去飯店,經常用一些罐頭之類的速食食品果腹。她曾經說自己在生活中就像個廢物。這一切可能和她糟糕的原生家庭有著非常大的關系。她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3/09/30
生性涼薄之人真的是少之又少,我覺得張愛玲不僅不是生性涼薄,而且她根本不算是涼薄。她的兩段愛情,直到胡蘭成真的背叛她了,她才狠心說不再喜歡他了。而對于那個大她20多歲的老頭就更好了,老頭中風在床,照顧他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3/09/30
張愛玲一生不喜與人逢迎,她曾說:我有的時候覺得我就是一座孤島。張愛玲在《對照記》中寫下:繁弦急管轉入急管哀弦,急景凋年倒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3/09/30
一個從小和弟弟一起成長在陰森落魄的房子里,沒有父愛母愛的女孩,她不懂對家人的愛一個青春期經歷戰亂的人,目睹黨派混戰,生活的地方也是租界和淪陷地,她不懂對「國家」的愛一個少女時期輾轉香港求學,漂泊四方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3/09/30
我一直這樣認為,能稱得上作家的,都是感情細膩,懷有很強共情能力的人,不瘋魔不成活,寫出了這麼多鮮活人物的人,你說他的心是冷的,怎麼可能。尤其女作家,不說個個是臨風流淚的性格也差不多了,必然是性格非常敏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3/09/30
張愛玲是天秤座的,對的這個星座是被認為最涼薄,沒有心的星座!但實際上天秤座是一個最講究公平的星座,就是你對我一分好,我就對你一分好。張愛玲也是如此,真正涼薄的人,是你無論對她有多好,她都會不會領一分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3/09/30
生性涼薄完全是對張愛玲的誤解。你覺得她性格冰冷,那你能夠得上當她朋友的資格嗎?她上大學就有一個好朋友叫炎櫻,兩個人從香港回到淪陷區上海,關系還是好得不得了。後來她輾轉到了香港和日本,都有炎櫻的接濟和幫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3/09/30
我不認為,每個孩子生出來都是熱切的愛父母信任父母依賴父母,天然的。為什麼後來涼薄了?一定是環境不對。她媽媽都不帶她,她依然愛她媽媽,想她,逃跑去找媽媽,想和媽媽親近,想和媽媽撒嬌,想媽媽的夸獎,想做錯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3/09/30
生性涼薄去形容她過分粗糙了。張愛玲其實是一個感性又現實的人。她沒什麼主義,也沒有理想,因此比較能看到周圍真實的人,他們的需求,他們的生活,她共情到無力改變自己命運的小人物,這一點是很慈悲的。張愛玲重物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3/09/30
張愛玲不幸又幸運的是,她的母親缺席了她的大部分童年時光。所以,她不像她那個時代的絕大部分女性一樣被自己的母親「洗腦」。世人說的她的「涼薄」,其實大部分來源都是她自己在那里說自己怎麼怎麼涼薄。細看她一生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