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小的沛縣居然擁有蕭何、曹參、樊噲這麼多優質人才?
查看全部 46 個回答
回答1
2023/09/27

ADVERTISEMENT

帝王將相狗屁不是,一個縣的人才就足以稱霸天下了,幾萬的核心力量就可以稱霸中國,從漢到清莫不如是。

一個縣的流氓地痞就能開創漢朝四百年基業,幾萬的邊防軍就能開創關隴貴族集團三朝天下,一個十幾萬人口的沙陀族就可以在五代時候數次建立王朝,成吉思汗只靠十萬勝兵就足以稱霸歐亞,清朝也不過是靠幾萬八旗就從關外橫掃中國。金田起義一幫只聽過說書的連王是啥都不知道的泥腿子照樣差點把清朝砍翻馬下。

狗屁的神圣偉大,都他媽快上火星了,有些人還在那偉大傳統文化代代相傳,活該將來吃不飽飯。狗屁的中古貴族,都得在雕版印刷面前跪下來喊爺爺,落得個身死族滅的下場。秦始皇這種祖上跟著同門要飯的家伙一統天下后照樣會被邊緣地帶的地痞流氓抄起鐵器砍他個人仰馬翻。

ADVERTISEMENT

五帝三皇神圣事騙了無涯過客,帝王將相就到此為止吧,互聯網時代后再無圣人。普通人的生活才是最偉大的。

---不相關

二十四史,資治通鑒之類的可以讀,但其實也沒多大必要,它能總結出的模型比較少,它更傾向于一種降低交流成本的信息壓縮手段。但為了學幾個不大通用的模型,多學幾個成語,幾個人名只為了降低不一定存在的交流成本,只能說大機率不劃算。

而且那些抽象出來的模型在今天大部分已經不適應了,你不能用一個人均壽命三十歲,大部分兒童活不到成年,大部分老人活不過六十歲,所有人沒有少年時代,絕大多數人只能當牛馬隨時可能餓死,社會生產長期停滯時候的決策模型去套用今天的個人和群體決策。你用它的模型去套十月革命,去套前一段時間的瓦格納,你會發現套不上,你硬套的話只能拋棄現實拋棄邏輯,最后還是無法自圓其說。

ADVERTISEMENT

倒不如從一開始就結合現實腳踏實地的用邏輯去分析。

真正要看歷史的話,可以讀簡單的通史,然后讀些技術史。看些用唯物主義方法論寫的書。帝王將相其實只是人類歷史上一個極短時間的插曲。從稱孤道寡到皇權落幕其實也就兩三千年。而且那個時代極大機率也永遠不可能再回來了。

要說什麼組織模式最普遍,壽命最長,那應該是搶劫或者犯罪團伙,中小型黑社會團伙(幫親不幫理的親戚就是最典型的黑社會團伙)。因為人類從原始社會起在這種模式下度過的時間最長,它的信息,組織復雜度也是最合適的,這一點甚至在宇宙級別都是通用的。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3/09/27
你早起坐地鐵上班,一個車廂里可能有一個亂世軍神。去早點攤吃飯,對面的禿頂大叔很可能為社稷之器。樓上夫婦吵架,可能是翻版的劉邦呂后互掐。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你在歷史書上看到的所有英雄,都是無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3/09/27
我發現很多人不理解一點,尤其是在考試決定一切的中國: 人才是培養出來的,而不是挑出來的。中國古典思維是搞一場考試挑幾個最聰明的,這幾個一定是人才。現實中并非如此,人的成長環境、機遇和運氣尤為重要,人會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3/09/27
只有出了社會你才會知道什麼叫 用你你就是人才不用你你就是廢材才會知道平台的作用是非常非常非常大 的很多事情沒有人生下來就是專家的,多做,多想,多總結,多歷練才成為的專家這種事情你仔細一看,沒什麼奇怪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3/09/27
別說古代了,就拿現在的阿里巴巴來說,當年阿里創業的時候,隨便什麼人都能進,用馬云的話講,只要「四肢健全,智力正常就行」,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6
2023/09/27
那你再往后看一看,你會發現云台二十八將一半以上都是南陽和潁川的。凌煙閣基本六鎮貴族老兄弟,明朝呢,那不用想,淮右老兄弟,本朝你再想想兩湖地區。 不是就這個地方牛逼,主要是最牛逼的大哥生在了這兒。牛逼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3/09/27
因為其實你跟基層打交道久了,你就會發現,別說一個沛縣,就是你們社區,能人其實都不少。假設公務員取消考試這個門檻,在沒有任何暗箱操作的前提,純粹以德配位,你信不信搞不好你比你們市委書記都還能更加造福一方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3/09/27
如果你下過農村,你一定會很奇怪,很多農村的十幾個地痞流氓組成的團伙就能橫行幾百幾千人的鄉里,這就是有組織和沒組織的區別。社會大多數人是原子化的,無法對抗組織。當你加入一個組織,且這個組織發展方向正確,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3/09/27
當年反秦第一炮是陳勝吳廣打起來的,但是陳勝手下有多少猛將智將?除了吳廣就說不出來了吧,為什麼?因為陳勝集團乍起乍亡了。別的不說,當初搞造反前魚腹藏書狐貍夜叫給占卜的是誰?連個名字都沒留下,這要是陳勝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3/09/27
時勢造英雄。如果你從秋收起義開始跟著爬山臥雪,到了建國的時候,樓子上站著的肯定有你一個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3/09/27
造反,組織,管理一個國家,難麼?應該沒有那麼難,因為歷史反復證明了,只要給予機會,一個縣【沛縣、鳳陽、金田】的杰出人士就能湊齊一整套國家的班子。最稀缺的人才是開國皇帝,也就是伯樂。至于文武百官這樣的人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3/09/27
如果你在八十年代的農村生活過,你可能就不會太奇怪。你會發現,一個村里幾十幾百個小學文化甚至是文盲的中年人群里臥虎藏龍。有管理天才,有經商天才,有談判天才,有社交天才,有軍事天才,有設計天才,有藝術天才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3/09/27
中專文憑的你只會PS,其他的就什麼也不會了。但是萬幸你還是找到了一個廣告公司的活兒,每天設計個門頭,整個簡單的名片,干一個月后過了試用期,也算熟悉了PS,可以開始設計彩頁了。這時老闆跟你說:你拿著這份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3/09/27
幸存者偏差而已。造反也是一種吃飯的行業,你們信不信?而行業具有區域性,帶動性。席簍瓦罐,各出一片。一個人編席發了財,親戚鄰居都跟著學編席,那一片也就成了編席的地方。一個人燒瓦罐發了財,那一片的人都跟著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3/09/27
《史記》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大約也是喜歡時間最久的,從剛讀完論語,一直到今天,已經有小二十年了。我收藏了中華書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這種通讀版的《史記》,也有梁玉繩《史記志疑》、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3/09/27
因為「帝王將相寧有種乎?」皇帝上去了,為了坐穩江山就要讓泥腿子相信「全國99.9999%的人一定都是大笨蛋,只有貴族、世家才能出人才,一個縣里除了縣太爺怎麼可能有聰明人呢」。讓群眾自我矮化,認為自己低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3/09/27
阿里十八個創始人後來都成了巨富,馬云的眼光就這麼好,一下就找到了十八個王者?一遇風云便化龍啊!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3/09/27
因為領導能力這塊,有最低標準,達到最低標準后,就登堂入室了。比如一個鄉鎮黨委書記,你讓他直接去當縣委書記,相當于連跳兩級,其實也能干的很好,整個機構運作體系都是一樣的。同理,縣委書記去干市委書記,也不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3/09/27
小小的安徽鳳陽;小小的湖南湘潭。---------------------我補充幾句吧。隋朝末年,楊廣的媳婦蕭皇后,其實是一位很有能力的皇后。活了80歲,橫跨了后陳、隋朝、唐朝,一直活到貞觀后期。在幫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3/09/27
人才是鍛煉出來的。但凡中上之資,給資源、給平台,做個三五年業務,大多數都能成為行業中的高手。歷代政權初期的能吏名將,多是開創時候的骨干,原因就在于此。對于處理事務來講,經驗是至關重要的,才智尚在其次。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3/09/27
這充分說明平台比能力重要。樊噲不在沛縣團隊里,可能一輩子就是的屠夫,能混成一個鎮關西就不錯了。曹參也許能當個公務員,特老實的那種,兢兢業業的干到退休。蕭何會好一點,縣教育局局長或師爺類的人物吧。但換一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