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告訴你,你從小看到大的,被灌輸的愛情故事,真實度遠低于AV,不知道你會不會認為我在胡說八道?
我可以很肯定的說,金庸武俠這類經典愛情故事,瓊瑤劇這類經典愛情故事,以及其他熱門仙俠,熱門偶像劇這些愛情故事。
這些文藝作品中構建,傳遞的愛情認知,真實度遠遠遠遠低于AV。
在腦科學中,有一種三重腦劃分,
將人的大腦分為,「爬蟲腦(基底神經節)」,「猴子腦(杏仁核、下丘腦與海馬回等)」,「智人腦(大腦新皮質)」。
對應心理學上的「本我」,「自我」,「超我」。
這腦科學上的三重大腦,與心理學上的三層自我,
代表人類生理和心理,從生物進化,自然生長到社會化演進的三重自然篩選,生理反應,硬件限制。
爬蟲腦又叫原始腦,蜥蜴腦,是人從原始動物,從蟲類開始一步步進化的基礎神經節,是低級動物共有的基礎結構,原始大腦。
而猴子腦,又叫情緒腦,哺乳動物腦,是人從低級動物,進化為高級動物,
獲得的像其他猴子,鯨魚,海豚一樣的大腦結構,是擁有簡單智慧,儲存更多記憶的動物進化腦。
而智人腦,又叫理智腦,思維腦,這是人類智人化后,區別于猴子,鯨魚,海豚,
進化生長,擁有的更高級,更多記憶,擁有更豐富聯想,智慧功能的更高級腦。
三重大腦與三重自我,對應了人類進化的過程,生長的過程,社會化的過程。
人的大腦并不是一生下來就完整,完全的,大腦需要發育和生長的時間和過程。
簡單來說,一個嬰兒,沒有接受過任何教育,
出生就擁有爬蟲腦自帶的原始本能,原始反饋,
爬蟲腦在幼兒時期,2-3歲時可以完全成熟,發揮全部功能和影響。
爬蟲腦負責生命的基本反饋和本能,讓幼兒能夠自動心跳,呼吸,生成欲望,甚至[性.
欲]。
而猴子腦,情緒腦,需要更多時間生長,
猴子腦需要人在與他人,與自然的互動中,不斷調整,修正,適應,才能形成本能。
猴子腦在10多歲的時候才完全成熟,完整功能。
猴子腦讓人能夠分辨事物,產生好惡,愛恨,控制喜怒哀樂。
而智人腦,理智腦,更像是一種后天習得的行為習慣,思想鋼印,
智人腦直到20多歲才完全成熟。這個階段,人的大腦才徹底長成,停止生長。
智人腦由于進化時間太短,成熟太晚,以及其思維特性,
智人腦并不像爬蟲腦,猴子腦一樣深入本能,具備初始的本能和反饋。
智人腦就像一台程序和應用都沒有裝齊的裸機,需要后天不斷輸入和編寫。
但由于生長過程中的認知沖突,價值矛盾,智人腦這種裸奔狀態,對很多人來說是終生的。
AV里的真實度,之所以在真實世界遠遠高于金庸武俠,瓊瑤劇,以及熱門愛情故事,偶像劇。
源于AV里的真實度,大幅度,在模擬,展現,宣泄人的爬蟲腦思維,也就是人的本我,原始動物思維,原始本能。
而這種模擬,宣泄是基于人最底層的爬蟲腦,最底層的本我邏輯。
這是任何人類,都具備的共有大腦,共有本我,以及共有欲望。
而猴子腦,智人腦,雖然同樣是人類共有的大腦,情緒,欲望,
但這些更復雜的大腦,都在后期才會成長成熟,非常依賴后天的社交互動,行為馴化,思想鋼印。
看明白了這點,就可以發現,
AV模擬的是人類的爬蟲腦行為,爬蟲腦認知,
這種源于本能欲望的認知在后天教育中,可以被扭轉,改正,用禮義廉恥,忠誠不出軌來約束,
但其本能和欲望,AV幻想,是不依賴其他任何外界灌輸就可以自然由爬蟲腦產生的。
而相反,偶像劇,金庸武俠,模擬的是人的理智腦,智人腦,
其價值倫理,愛情認知,什麼忠貞不渝,愛得死去活來,不求回報,生生世世,
這是模擬人后天學會,習得的虛幻的理智,超我的審美和傾向。
這種被文藝作品制造,渲染的愛情故事,虛假認知,擁有思維,倫理,審美上的美感。
但其真實度,對人的影響力,遠遠遠遠低于爬蟲腦和情緒腦。
幾乎所有人的爬蟲腦,情緒腦都是完整發揮作用,具備本能反應的。
但大多數人的理智腦,智人腦,由于后天教育的不完善,以及社會本身的潛規則橫行,說一套做一套,價值沖突,認知矛盾。
大多數人的理智腦最終都會屈服,服從于爬蟲腦和猴子腦。
你可以直接認為,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對于整個社會來說,
爬蟲腦,猴子腦的規則,約束,底層基礎,遠遠遠遠高于理智腦。
看明白了這個,大家也就應該能夠明白,
題主,以及很多人被綠,情傷,以及那些渣男渣女或者感情游戲在玩什麼。
你老婆出軌一點都不稀奇,甚至于,任何人出軌都一點不稀奇。
對于常人而言,尤其是對于經受誘惑的人而言,理智腦,后天被文藝作品構建的虛幻的愛情認知,
在多年的生活中,最終偶然或長期輸給爬蟲腦,情緒腦的人的本能欲望,這是不值得驚訝的事情。
人就是這樣一種,僅僅在非常理性,非常適合長期理智的環境里,才能維持理智腦的統一認知。
只要人長期陷入,爬蟲腦,情緒腦的環境和氛圍里,任何人的理智都將服從爬蟲腦和情緒腦的真實反應和自然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