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魏晉南北朝亂了那麼久,隋朝還能變得無比強盛?
查看全部 50 個回答
回答1
2023/12/01

ADVERTISEMENT

北大的田余慶先生對于南朝政治有一個評價就是「皇權的變態」

自晉氏南渡,江表政權建立伊始。中國大陸上南北兩個地區的各項制度就走向兩個方面。而北大的閻步克先生就做出了精準的評價「中國政治的出路在北朝」

東晉江表政權建立以來就處于王權不振,公室暗弱的情況。「王與馬共天下」并不是簡簡單單的共天下。自兩漢以來強大的中央集權皇帝專政制度在東晉可謂蕩然無存。

王、庾、桓、謝四個世族相繼同司馬氏共天下。晉室的衰微對應的是文化門閥士族的掌權,而羸弱的江表朝廷靠的是流民武裝在江北進行的防御。

這種皇帝垂拱,士族掌權,流民御邊共同構成了東晉的政治光景。

而當東晉后期王室開始振興時,崛起的寒門武人已經具備了取代這個司馬氏政權的能力。

ADVERTISEMENT

隨后的宋、齊、梁、陳四朝皆是武人開創。

武人乍得高位,缺乏文化底蘊,為了鞏固政權就讓大量皇子出鎮地方,執掌權柄。

這就導致宋齊梁陳四朝殘酷的皇室內部屠殺。

而武人的后人并沒有具備他們祖先那種軍事韜略,往往迅速墮落的荒淫無度。加之士族豪門隱匿人口。

自晉初到陳亡,江南的編戶齊民人口相當可憐。最保守的估計都有超過編戶一倍的人口隱匿在世族手中。

反觀北朝,十六國開始,每個十六國政權都是靠著軍事集團立國。

這就標志著北朝的皇帝作為軍事領袖,具有空前的統治力。

后趙殘暴,但后趙統治下的人口居然比西晉統治下的同一地區人口要多,十六國北朝皇帝的殘暴,是建立在強大的國家統治機器之下。

作為軍事首領的皇帝自然不同于南方世族門閥簇擁下的皇帝。

ADVERTISEMENT

后趙石虎要征發一百五十萬人南征。這雖然可怕,但石虎并不是一個突發奇想,空穴來風的皇帝。

他不一定能征到一百五十萬人,但一百萬?八十萬?六十萬?五十萬了?

這種對于轄區內編戶的控制力,是南朝政權望塵莫及的。

而且十六國以來的異族政權都相當重視法治建設。及到了北魏編成的《魏律》已經相當完備,遠不是南朝刑不上大夫的荒唐制度可比。

最可笑的是國家學校的修建,李慈銘就曾經評價過「雖旦夕小朝,兵戈云擾,而文教之盛,轉勝江東。」

東晉的太學不過是個笑話,后面還被縱火點了,國家居然沒有太學生這一干部儲備和年輕知識群體。

而哪怕是山東那個南燕政權,都有太學生二百人,慕容德還親臨策試。

從政治制度講,南朝一步一步走進了死胡同。

ADVERTISEMENT

東晉以后的南朝都依賴武人維持國家統治,而武人反過頭有可能構成國家的威脅,等到了梁朝,最后死守台城的羊侃是北人南逃。

平定侯景之亂的王僧辯是烏丸王氏,也是鮮卑人。

從梁武帝即位之初的軍容之盛百年未有,到梁朝后期需要靠北來將領。蕭衍憑一己之力摧毀了南朝來之不易的繁榮光景。

而北朝隨著中央集權和皇權的加強,以及法律和文化的興盛完善。

等到了北魏后期國家人口已經兩千多萬,而西晉的所謂太康之治全國人口還不及北魏的北方人口。

而周一良先生曾細致研究過宋明帝時叛反北魏的淮西四州,這四個州居然在北魏治下的人口比劉宋治下的人口得到了激增。

隋朝承繼這樣一台強大的中央集權下的統治機器,這也是隋朝可以征發百萬勞役和修建大運河,遠征高句麗的基礎。

這樣強大的統治機器就是一台壓路機,只要皇帝不為所欲為,那麼這種情況下的中國就是戰無不勝的。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3/12/01
讀史讀到北周消滅北齊,宇文邕進入鄴城的那一刻,會突然有豁然開朗之感:中國大地的重歸一統,已經勢不可擋,水到渠成。雖然自西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3/12/01
歷史脈絡:黃巾起義→廢史立牧→董卓進京→群雄并起→曹操平北方→三國鼎立→曹丕代漢→諸葛北伐→司馬氏代魏→西晉統一→八王之亂→永嘉之亂→衣冠南渡→漢趙滅西晉→王馬建東晉→石勒稱雄→王敦之亂→蘇峻之亂→石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3/12/01
因為由于ZZ正確的原因,穩定的大一統法家帝制等于強盛,幾乎成為每一個人的思想鋼印。所以有兩段歷史是經常被誤解的,一個是魏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3/12/01
大分裂與大一統的內因當然是矛盾大分裂是各種矛盾無法調和的產物,而大一統是基本矛盾被調和的產物,而混亂的南北朝就是這個調和矛盾的過程。要想推究隋唐強盛的由來,我們必須厘清是什麼導致了魏晉南北朝的大分裂?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6
2023/12/01
亂不代表著,就一定弱。不亂也不代表就不弱了。問題本身就有點問題,不過也可以從一些方面探討一下。首先,西晉末年,東晉剛開始那段時間,應該是最亂的。各路諸侯,民族政權都在打打打,希望在亂世能有一席之地。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3/12/01
講個笑話,有個人吃了五個饅頭就飽了,然而他卻認為只有吃了第五個饅頭才飽的,前面四個沒有用,完全忽視這是積累的結果,你覺得這人可笑嗎?你要知道并不是到了隋就突然強盛起來,魏晉南北朝雖然中間只有短短的二十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3/12/01
問題多,它自然就亂;問題都解決了,按組織的話說,就是萬眾一心建設新隋朝,新唐朝,自然就強盛了。南北朝的歷史價值實際上是被大大低估了的。南北朝所解決的問題應該是中國歷朝歷代最多的,沒有南北朝,也許就沒有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3/12/01
你覺得隋朝突然強盛,是因為你把朝代割裂的看了。然而這個強盛并不是「突然」的,實際上北朝的逐漸變強的局面從北魏漢化改革后就開始了。后面北周統一北方,此時已經經過了一百年的民族、文化融合,以及上層不斷的政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3/12/01
決定強不強的,最主要看人口。北魏的漢化,融合了胡漢,又積極鼓勵人口增長,人口基數大大增加。北魏到魏孝明帝時,全國人口三千多萬,已完全不輸給大一統的西晉,晉武帝太康年間的全國人口數。以一半的國土達到同等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3/12/01
隋唐的形成,我認為主要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漢朝遺存。第二部分是南北朝的鄔堡探索。第三部分是北魏北周積累。第四部分是唐朝創造。漢朝遺存第一部分的蟄伏期很長,從西漢時期就開始了。這點其實不用細說。鮮卑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3/12/01
中國歷來都很強盛,關鍵在于高層能不能完成整合。近代中國一直被認為軟弱好欺、東亞病夫,可是1949年完成整合之后立即在朝鮮暴揍世界最強的美國。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3/12/01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少看答主專家公知瞎吹,多看史料。漢鼎盛人口六千萬+,280年銳減到560萬。而明永樂年間也才不過六千余萬。盛唐貞觀之治極限不到六千萬,隋朝史料鼎盛在五千萬到五千五百萬之間,直到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3/12/01
因為南北朝都不弱,隋的祖宗北魏,北周,北齊就不弱。反而是隋拉了,把北朝的臉丟光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3/12/01
魏晉南北朝五百年,真正混亂的也就西晉滅亡、五胡十六國不到五十年的時間,到了南北朝之后,南北之間的局勢基本穩定,南北之間的戰爭雖然頻繁,但真正受戰亂波及的地方是兩淮之間的交戰地帶,河北、江南基本不受戰亂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3/12/01
在B站看安州牧的《風云南北朝》系列視頻,直觀感覺就是北朝后期的戰爭,北周滅齊、楊堅平定三總管叛亂、對突厥作戰、渡江滅陳,都有勢如破竹之勢。576年10月宇文邕出兵,12月即攻破北齊重鎮晉陽,577年1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3/12/01
《論魏晉南朝地方政權的軍事化》.史學月刊. 2002,(04).作者簡介:陶新華,四川大學 歷史系,四川 成都 610064 陶新華(1969- ),男,四川大學歷史系博士后流動站研究人員,杭州師院歷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3/12/01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隋朝的統一是民意所歸。而且隋朝的強盛,用一句話總結就是:短命王朝開創千年功績。隋朝的楊堅不但統一了中國,結束了南北朝這個超級混亂的時代,還確立了科舉、三省六部,這些后人用了一千多年。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3/12/01
來看一份184~589之間的年表。184:東漢185:東漢186:東漢187:東漢188:東漢189:東漢190:東漢191:東漢192:東漢193:東漢194:東漢195:東漢196:東漢197:東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3/12/01
400年時間養出來的蠱能不強麼?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3/12/01
魏晉南北朝是在中國歷史上最為混亂黑暗的時期。從三國到隋朝建立,將近400年的時間里,政權更迭頻繁,戰爭此起彼伏。強大一點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