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一生的三個男人,可以說是風云人物,也可以說是滿桃花。
她的第一個男人是徐志摩,一個浪漫的詩人,一個不顧一切的情人,一個為了她而離婚的癡情漢。他們相遇在歐洲,相愛在詩歌,相別在香山。徐志摩為她寫下了《再別康橋》,《你去》,等等動人的詩篇,卻沒有得到她的承諾。林徽因雖然被他的才華和情感所打動,卻不能接受他的婚姻歷史和社會輿論。她選擇了理智,放棄了愛情。
她的第二個男人是梁思成,一個杰出的建筑師,一個忠誠的丈夫,一個與她同心同德的伙伴。他們相識在北京,相戀在美國,相守在中國。梁思成對她呵護有加,與她共同創造了中國建筑史上的輝煌。他們設計了國徽,人民英雄紀念碑,佛光寺等等名勝古跡,也留下了《中國建筑史》等等學術著作。林徽因為他生了兩個孩子,給了他一個溫馨的家庭。她選擇了婚姻,實現了事業。
她的第三個男人是金岳霖,一個博學的邏輯學家,一個默默的守候者,一個為她付出一切的保護者。他們相遇在沙龍,相知在書信,相惜在心靈。金岳霖對她傾慕不已,為她寫下了贊美之作,卻沒有得到她的回應。林徽因雖然對他敬重有加,卻不能給他愛情和幸福。她選擇了友誼,感激了犧牲。
林徽因一生的三個男人,都是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用自己的才情和魅力吸引了他們,也用自己的智慧和品格尊重了他們。她沒有做到一心一意,也沒有做到花心蘿卜。她只是做了一個真實的自己,一個有著復雜情感和高貴氣質的女子。
總結來說林徽因把愛情給了徐志摩,把婚姻給了梁思成,把孩子給了金岳霖。
徐志摩只是林徽因生命中的一個伴侶,他們之間是一種超越了肉體的靈魂之愛,是一種純粹而高尚的愛,雖然徐志摩為林徽因放棄了很多(不惜與妻子離婚,放棄博士學位,回國追求她),但這仍無法消除徐志摩渣的本質,雖然他能夠給林徽因很多精神上的快樂,但要成為林徽因的丈夫,還是差太遠了。或者是林徽因太優秀了,看不上徐志摩當他的丈夫,只能排在精神伴侶的地位:
林徽因是一個理智而自尊的女性,她不愿意做一個第三者,也不愿意接受一個有妻子和孩子的男人。林徽因是一個有責任感和事業心的女性,她不愿意放棄自己的學業和工作,也不愿意跟隨一個沒有穩定收入和社會地位的男人。林徽因是一個有理想和抱負的女性,她不愿意沉溺于感情中,也不愿意違背自己的家庭和民族。林徽因是一個有才華和魅力的女性,她不缺乏追求者和朋友,也不需要依賴一個男人來實現自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