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認為,每個孩子生出來都是熱切的愛父母信任父母依賴父母,天然的。為什麼後來涼薄了?一定是環境不對。
她媽媽都不帶她,她依然愛她媽媽,想她,逃跑去找媽媽,想和媽媽親近,想和媽媽撒嬌,想媽媽的夸獎,想做錯點小事媽媽寵溺她。你看,多麼天然的要求?但是媽媽卻總是要求她學鋼琴,學大家閨秀的儀態,家務做不好要罵她的,很是嫌棄,說她是廢物,現在的媽媽看到孩子不會做都會笑笑就算了。但是她媽媽呢?她取得成就了,拿了獎學金了,最希望給媽媽看,成為媽媽的驕傲,可是媽媽眼皮都沒抬一下,轉身就拿去打牌花掉了。輕視鄙夷回應熱切的愛與期待。這盆冷水澆的真棒,簡直直接澆進心臟。她媽媽還總是說她花了多少錢,當初姐弟倆投奔媽媽,媽媽選擇了姐姐沒要弟弟,現在姐姐,就是張愛玲卻這麼沒出息。
天吶!長期這樣生活下去,不瘋沒死都是大運了。你要知道你無法逃避,你還是孩子,你要靠媽媽生活,她想怎麼對你怎麼對你,連爭辯個對錯你也不敢,戰亂時期,動蕩不安,誰來管哪位媽媽扶不扶養自己的孩子?她一定很憋屈很壓抑。也逐漸心死,因為不心死,這樣的日子過不下去。
再看看爸爸,抽大煙,打她,可是還是喜歡爸爸,說和爸爸一起在書房看書,坐上那把椅子就會沉下去,慢慢的沉下去,睡著了。你看,多麼大的依賴感?和信任感?在爸爸面前很安心,很放松的睡著了。安安靜靜的睡著了。這麼好的一個小女兒,我得疼成啥樣啊?我該在生活中對她有多少好多少寵啊?寵的她都不記得我在旁邊抽大煙,她在旁邊看書睡著了都覺得很幸福,這麼微不足道的一點點被她記成了甜?真的挺可憐的。
后媽與她爭辯,爸爸就抬手打耳光。爸爸不準她喜歡媽媽,罵媽媽是婊子,動輒辱罵她不要學婊子。她心里得多難受啊?沒有人愛她啊!後來拉肚子要死了,一個人躺床上幾個月,看著外面的樹葉子綠了又黃了,爸爸沒有來看她。得多絕望?
環境造就了她,也傷害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