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問題是司馬衷問的嗎?
很簡單以16世紀的歐洲為例,人口最稠密的地區每平方公里人口400多人。那意味著當地儲存的應該就是400人大概一年左右的口糧。那大概就是12萬人份的糧食。
然后歐洲當時農村的人馬比例是2:1,那意味著當地應該儲備著能讓200匹馬吃3個月的草料——飼草因為價值低容易自燃和腐爛,所以農民只會做越冬青儲飼料,沒有長期儲備飼料的必要。那就意味著2萬馬日份的飼料
而打起仗來的時候,一平方公里的地區往往集中了幾萬甚至十萬的士兵。他們需要在當地征發糧草的話,即使一點糧食都不給當地人剩下,也只能獲得12萬人日份的糧食。那意味著數天之后當地糧食被耗盡這支軍隊就不得不離開尋找新的就食之所。
而馬匹的情況更糟糕一些,假設軍隊的馬匹比例為人數的15%(當時軍隊的馬匹裝備率在此數值之上),也就意味著有7000-8000匹馬匹在軍隊中被使用,而當地兩萬日份的草料會在兩天內被耗盡(軍馬吃的比農用馬更多),而且由于馬吃的飼料重量大(一匹馬一天需要吃10公斤飼料),幾乎無法通過后方輸送的方式解決飼料問題。
所以你說為啥會出現糧草問題?你把幾萬人過萬馬匹集中在一個小小的區域中進行高烈度高消耗的力量活動憑啥不會出現糧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