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說到南京,許多人會想到江蘇的南京。
其實,宋朝時期的南京不在江南,而是在河南,也就是如今的商丘。
現在它雖然只是個地級城市,但是在宋朝時卻是個超一流的大都市。
因為它不僅是趙匡胤的龍興之地,也是宋朝國號的發源地。

宋朝時,商丘名為宋州,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因為事發突然,沒有太多準備,所以對新國號沒有太多考慮,也因為不敢確定兵變是否成功。
在短暫的思考后,趙匡胤便選擇「宋」為國號,因為自己擔任最高的官職是「宋州歸德軍節度使」。
當政權穩定后,趙匡胤就有點后悔了,因為「宋」太平淡無奇了。
于是,文官們紛紛動腦筋,找了三個巧合,給宋朝的國號增添了神秘色彩。
1.商丘不僅是趙匡胤的龍興之地,也是商朝的龍興之地
《史記》有記載,商人始祖契「封于商」,因此它們以自己的封號命名,建立商朝。但是因為時間久遠,這個「商」是否是指商丘,結果已經不可考,但是宋朝文官都堅信,這個「商」就是商丘。如此一來,商丘既然是商朝的龍興之地,也是趙匡胤的龍興之地,趙家與商朝就拉上了關系。

2.商丘不僅是商朝的龍興之地,也是宋國的都城
先秦時期滅國戰爭與后世不同,不毀前朝的祭祀,比如商朝滅掉夏朝后,留一塊地給夏朝皇族后裔,用來繼承夏朝的祭祀。
周武王滅掉商朝后,封紂王的哥哥微子啟為宋公,建立宋國,用來繼承商朝的祭祀。微子啟建立宋國后,其都城就是商丘。
因此,商丘不僅僅是宋國的都城,更是宋國前身商朝的都城。
3.趙匡胤的父親叫趙弘殷
中國歷史上,一個國家往往會有好幾個國號,比如商朝的「商」,這是本國人對自己國家的稱號,有些史料會稱呼它為殷商,這個「殷」就是別稱;再比如三國時期的蜀漢政權,劉備稱自己建立的國家為「漢」,是漢王朝的延續,可是魏國不承認,所以《三國志》上稱呼它為「蜀」或者「蜀漢」。
趙弘殷三個字中,「殷」可以解釋為「商」,「弘」可以解釋為「光大」。整體來看,趙弘殷就是趙家要復興、光大商朝的意思。將這三個巧合聯系在一起,就可以得出一個神奇的結論,殷等于商,商又等于宋。
因此,宋朝的皇帝都是殷商的后代,宋朝也是光復殷商的王朝。
【清聲說話】
至此,天下人就會發現,宋朝的國號,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出現了,而趙匡胤本人,就是商朝的真龍天子轉世。這樣一解釋,趙匡胤建立的大宋王朝,立刻變得高端大氣上檔次。
從此以后,再也沒人敢說趙匡胤得位不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