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為窮人沒搞明白社交的本質。
社交的本質是什麼?是兄弟義氣?是茍富貴莫相忘?還是在飯局上一期吃喝玩樂?
都不是。社交的本質是價值互換。
不懂得交朋友的人前途是不會廣闊的,但也并不是亂交朋友就可以的,因為那是無效社交。
什麼是無效社交?產生不了價值的社交,就叫無效社交。
很多人都說,這個社會太虛偽了,什麼都講利益。但社會的本質,就是利益的構成,利國利民利他,這些正能量的詞前面都帶了一個「利」字,沒有人是不講利益的。
人的社交一般分為三種:平行、向上和向下。
平行社交:
平行社交是最常見的社交方式,大家財富、見識、資源基本都相當。但圈層的高低,非常影響自身的前途,與狼同行必是猛獸,與鼠同行只能混下水道。優秀圈子會歸攏起更多優秀的人,低質權子的人惶惶度日,平凡的人平凡,優秀的人發光。
所以,屌絲的同圈層社交,一定要注意,朋友可以苦通,但不能平庸。可以貧窮,但不能志窮。否則,會把自己拉到泥潭里,很難翻身。很多窮人之所以一整子都沒辦法致富,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圈層的價值太低。
如果你周圍全是每天只知道吃喝玩樂。不知道努力,不知道學習,天天幻想著自己有一天暴富的人,那麼你就很難有毅力去利用空余時間做點實事提升自己,甚至很難認可學習和努力的價值,覺得人生苦短,及時行樂才是王道。能在菜市場讀書的人始終還是少數。絕大多數人還是要受到環境影響的,「孟母三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說的都是這個道理。
而且,就算你能出淤泥而不染,不受周圍人的影響,你在思維上和人脈上和那些優秀圈層的人還是會有巨大的差距。
比如在一些群里,成員每天都想著怎麼搞錢,沒事就會在群里分享搞錢的信息,交流交流工作的心得,那麼即使你在這方面做得并不是多麼突出,一直這麼熏陶下來,很多方面的認知都會得到非常大的提升。但如果你身邊的人每天討論的都是去哪個飯店、去哪個KTV唱歌,那麼即使你在這里已經算混得很好的人,很多對于「貴人」來說已經是常識的東西你可能根本都沒想過。
向上社交:
除了同圈層的平行社交之外,向上社交也是非常重要的社交類型。巴菲特說過,「你要成為一個贏家,就必須和贏家一起奮斗。」待在厲害的人身邊,你會潛移默化地學習他們解決問題的方式;與他們交流,一句話可能就能解開困擾你許久的迷津。
華為早期的時候,管理非常混亂,任正非為了管理好公司,痛苦不堪。
直到他邀請到了一群人民大學的教授,僅僅開了個會的時間,就把很多讓任正非頭疼的事情給搞定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當自己無法突破的時候,一定要有更強的人幫自己破局。與高人為伍,才能到達人生巔峰。路遙在《平凡的世界》里寫過:「一個人的思想還沒有強大到自己能完全把握自己的時候,就需要在精神上依托另一個比自己更強的人。」
一定要積極、主動,甚至瘋狂地去向上社交。
金庸小說里的主角,沒有一個主角不是遇到高人后,才成長為高手的,而且遇到的高人一個比一個高,自己也變得越來越強大。慕強,并接近他,是變強的最好方式。窮人都想找個貴人指點自己、帶領自己走向人生輝煌,那貴人從哪里來?就在向上社交的過程中來。多接觸比自己能量場高的大佬,多和他們交流,說不定哪天有什麼合適的機會,大佬就能變成貴人。
但是,社交的核心是價值交換。向上社交,那些比我們強的人自然能夠提供給我們價值,但我們應該為他們提供什麼樣的價值呢?
要麼給錢,要麼給力。
別人不缺這點錢,但這點錢卻是可以體現你對別人時間的尊重。什麼都不愿意給,貴人也并不欠你的,沒有什麼義務去無條件的幫你。要知道,人家本身就已經做得非常優秀了,稀缺的從來都是愿意給窮人機會的貴人,而不是想得到貴人指點的窮人。
有些人只知道去向別人索取,覺得別人給他們提供什麼幫助都是應該的,自己卻沒有那個自覺去回報別人的付出,甚至別人不愿意幫他或者要求回報,他還反過來罵人家。自己天天想做白嫖黨,覺得所有人都在割韭菜,這樣的人不可能有貴人愿意幫他,就算是有,也早就被他這套「強取豪奇,一毛不拔」的處事原則給嚇跑了。
向下社交:
除了平行社交和向上社交之外,向下社交也是我們社交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這句話,沒錯。但是人的交際圈很復雜,即使是高人也需要向下兼容。
平行社交講究互相幫助,向上社交講究出錢出力,向下社交則講究利用別人。
說得好聽點,就是讓一個人、事物,充分發揮其價值。能被別人利用說明你有價值,同樣,能利用別人是挖掘他價值,幫助他成長最好的方式。如果你在職場,你老闆善于利用你,你才能成長得很快。將來跳槽工資會更高,出來創業成功率會更高。同樣的,在任何一個領域,都要善于利用別人,利用身邊的一切資源。
向下社交最好的方式,就是要利用他,盡可能發揮出他所有的價值。這樣,既讓自己得到了價值,也讓對方獲得了成長價值,是非常合理的價值交換方式。
挖掘出了價值,才能用對應的方法去放大價值。很多人成長最快的那幾年,也是被大佬利用得最淋漓盡致的那幾年,他們的內心不覺被利用,反而是發自內心感恩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