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答案分析劉邦的條件如何優越,呂公多麼需要劉邦,卻忘了一個前提:
呂媼怒呂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與貴人。沛令善公,求之不與,何自妄許與劉季?」
呂媼原本是想把女兒嫁給沛令的,論條件優越、給呂家的好處劉邦哪個能比得上沛令?
包括后邊劉邦逃到山里去,呂家一家安然無恙是托了誰的庇護?
呂公前面拒絕沛令,這里又把女兒嫁給劉邦,或多或少會損耗兩人之間的交情。顯然呂公看上劉邦并非是因為他條件好。
相面之術這東西能說得很玄,也能說得很淺。越玄的東西事實上也沒什麼門道,說白了就是主觀印象,因為這東西說不出來什麼門道,就只能吹得神乎其神。
現在看來就是劉邦的個人魅力,天生適合交朋友、做領導,三教九流都親近他。后面劉秀和他很像,除了兩處絕地逢生的「神跡」以外,最能體現他位面之子身份的還是他的親和力,或者說聚集力量的能力,畢竟傳統社會是個人情社會,控制人的力量才是真正的「神鬼之力」。
為什麼樊噲、蕭何這些能力出眾的人跟著劉邦,和呂公為何看中劉邦作女婿實質上是一個問題。
回過頭來,后面天下大亂發生了什麼:
沛令恐,欲以沛應涉。掾、主吏蕭何、曹參乃曰:「君為秦吏,今欲背之,率沛子弟,恐不聽。原君召諸亡在外者,可得數百人,因劫眾,眾不敢不聽。」乃令樊噲召劉季。劉季之眾已數十百人矣。
劉邦當土匪已經聚集了百多號人,而且沛地里面的人都想著劉邦回來主事,后面直接還把沛令殺掉了。蕭曹等人為什麼棄他們的長官而親近劉邦呢?
當然選劉邦是有風險的,因為這種人如果混不出來也有可能一輩子是油嘴滑舌的混子,就像劉邦前半生一樣。
呂公賭了一把,賭贏了,贏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