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世人奉韓信為兵仙而不是霍去病?
查看全部 48 個回答
回答1
2023/09/30

ADVERTISEMENT

為什麼世人奉韓信為兵仙而不是霍去病?

因為卑鄙是司馬遷的通行證!

說到韓信,大多數人對他耳熟能詳

這是因為跟他有關的成語太多了,什麼胯下之辱、一飯千金、推陳出新、多多益善、婦人之仁、鳥盡弓藏、四面楚歌、十面埋伏、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等等等等吧,用現在的話說,這個人就是出圈的頂流網紅。

ADVERTISEMENT

但說到霍去病,知道的人可能寥寥無幾。有點文化的,可能知道「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了解點歷史的,可能知道封狼居胥。但對大多數人來說,封狼居胥是誰干的,真的可能不清楚。

那麼韓信這麼有名,幾千年后還是頂級網紅,是因為比霍去病能打仗嗎?

這個真沒有。

韓信戰果,大多數是面對笨蛋取得的,都是魏王豹、陳余這樣的,不知名的人物。垓下之戰雖然戰勝了項羽,但那是以至少四倍的兵力,人多咬死象。

但霍去病則不一樣。

霍去病面對的是當時漢民族最兇惡,也是最強大的敵人,匈奴。

匈奴崛起之后,一直是漢民族的心腹大患。為此,漢高祖劉邦也曾發動大軍,打算徹底打服匈奴,結果差點被人家反殺。從此以后,漢朝對匈奴幾乎是能忍就忍,不能忍也要忍。當時匈奴頭子還給呂雉寫了一封情書,被稱為中國歷史上最狠女人的呂雉,也只能低下高傲的腦袋。

ADVERTISEMENT

但如此兇惡的敵人,卻被霍去病打的落花流水。

霍去病的第一次實戰,本來是偵察兵。但初生牛犢不怕虎,霍去病帶著800名士兵就長驅直入,殺進了匈奴的腹地。不僅虜獲了匈奴大小官員兩千多人,而且還親手斬殺了一名大將。

其后的幾次戰役中,霍去病同樣是以少勝多,對匈奴戰無不勝,匈奴人為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119年,霍去病深入漠北,再次追擊匈奴,打敗匈奴左賢王后,一直追殺到狼居胥山,此戰也是漢朝軍隊進擊匈奴最遠的一次。

封狼居胥,也被看作是中國古代將領的最高榮譽。

那麼如此赫赫戰功死后得享王候國葬的霍去病,為啥名氣沒有韓信那麼大呢?

都是司馬遷惹的禍。

司馬遷雖然號稱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史學家,但寫《史記》的時候,根本做不到公平公正公開,而是非常的情緒化。

ADVERTISEMENT

他喜歡韓信,就把韓信的《淮陰侯列傳》,寫的天花亂墜、精彩紛呈,和武俠小說差不多。

司馬遷不喜歡霍去病,當然還有衛青,就把功勛巨大的衛青、霍去病,合并列傳,然后寫的和流水賬似的,平平淡淡。

以至于有人調侃,《衛將軍驃騎列傳》,更像是漢武帝精選語錄。

不僅如此,因為不喜歡霍去病、衛青,司馬遷還把他們放到了《佞幸列傳》里。

《佞幸列傳》是司馬遷專門為奸佞之臣所編寫的傳記,一共記載了10個人,有8個是皇帝的「男寵」,另外兩個就是衛青與霍去病。

司馬遷把衛青和霍去病整進《奸佞列傳》,理由是他們是靠著娘家人上位的,是吃軟飯的暴發戶。

那麼司馬遷為啥這麼膈應,甚至是痛恨衛青和霍去病,以至于在《史記》中,玩了命的埋汰他們倆呢?

因為李廣一家人。

不知道啥原因,司馬遷和李廣一家人關系特別的好。

因為關系好,所以司馬遷在《史記》中為李廣單獨列傳,而且在篇幅最多,還用非常多的溢美之詞,把一個無能的敗軍之將,整成了一個懷才不遇的悲劇英雄。

因為司馬遷把李廣忽悠的太厲害了,以至于唐朝人寫詩的時候,會說「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里的龍城飛將,指的就是李廣。

請注意,李廣沒有到過龍城,也沒有到過陰山,沒有那份能耐。

提醒大家一下,李廣在對匈奴的戰爭中,基本上是一敗接一敗,要不就是找不著道,迷路了。但有個特別有意思的事情,李廣攻擊匈奴的時候,總是迷路,但撤退的時候不會,人家總能找到家。

因為司馬遷把李廣整成了悲劇英雄,因此還產生了一個成語,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因為和李廣的關系好,所以司馬遷還因為李陵事件,成了太監。

李陵是飛將軍李廣的孫子。

公元前99年,漢武帝派自己的小舅子貳師將軍李廣利攻擊匈奴,讓李陵負責押運糧草。應該說這是個不錯的活兒,有油水、輕巧不說,只要前方勝利,坐地分一份功勞。

沒想到李陵和他的爺爺李廣,都是眼睛長在腦門子上那種人,覺得自己老厲害了,不甘心在多方押運糧草,那哪里是我這種人才干的活呢?我要上前線,還要立大功。

漢武帝同意了,李陵領著五千步兵,出發了。

好景不長,匈奴不能容忍漢軍接近他們的大本營,單于親率三萬大軍包圍了李陵。應該說李陵還是有兩把刷子的,指揮五千步兵且戰且走,沒有被消滅不說,還干掉了幾千匈奴人。最后匈奴單于都不想打了,說這麼點步兵,打的這麼頑強,還一邊打一邊跑,是不是要引我們進包圍圈啊?準備撤退。

這時漢軍有個小兵,犯了錯被上級給打了屁屁,不高興。跑到匈奴這邊,對單于說,李陵沒有援軍,箭也快射完了,你輕輕一推,他們就趴下了。單于大喜,立刻派兵繼續進攻,李陵再也挺不住了,分散突圍。

最后,五千步兵中四千多人死于李陵的牛皮。李陵本人沒有選擇戰死,也沒有逃回漢帝國,而是因為怕死,下馬投降。

李陵是在距離漢邊塞僅100多里的地方,在有馬騎的情況下投降的。漢里一百多里,大約是四十多公里,騎馬不過是一個小時的距離。不要說他跑不過匈奴的騎兵,他的部下除了和他一起投降的之外,還有四百多人逃了回來。要知道,這四百多人可是步兵。

這就是著名的李陵事件。

李陵的投降,讓漢武帝很生氣,要殺他全家。這時候司馬遷站出來了,說這樣不對,不該殺李陵的家人。

因為李陵投降匈奴是為了以有用之身,將來好回報漢朝。(司馬遷:彼之不死,宜欲得當以報漢也。)

雖然說李陵投降確實有彈盡糧絕的客觀因素,但你司馬遷咋知道他就不是真心投降匈奴呢?你怎麼就改保證李陵不會和中行說一樣,忠心耿耿地為匈奴出媒劃策,從而給漢王朝造成更大的傷害呢?但司馬遷因為和老李家關系好,就敢在漢武帝面前給李陵打保票,為一個投降將軍說好話,結果被割成了太監。

事實上李陵降了匈奴之后,對匈奴忠心耿耿,娶了公主,終身沒有歸漢。不要拿漢武帝殺了他的家人來說事。按儒家理念,忠孝忠孝,忠是排在前邊的,寧可不孝也要忠。李陵在匈奴做了大官,有機會跑回來報答漢朝時不跑,說明他就是個鐵桿的漢奸。

那麼為啥司馬遷和李廣一家子關系好,就痛恨衛青和霍去病呢?

因為李廣,還有李廣兒子的死,和衛青有關系。

李廣的最后一次攻打匈奴的時候,是在衛青手底下。

衛青知道李廣是個路癡,就沒有讓他當前鋒,而是讓他包抄。結果李廣再次迷路,并因此自殺,所以他的死和衛青有點間接關系。

李廣的兒子叫李敢。

李廣死后,李敢也認為是大將軍衛青,讓他的老爹含恨而死,所以就擊傷了衛青,衛青對此秘而不宣。霍去病知道這件事后,非常的生氣。于是在一次打獵的時候,霍去病裝作失手,射死了李敢。

正是因為司馬遷認為,衛青和霍去病,應該為李廣和李敢的死負責任,所以他在寫《史記》的時候,下了死手,把衛青和霍去病,整進了《奸佞列傳》。

所以南宋的黃震,說了這麼一段話:凡看衛霍傳,須合李廣看。衛霍深入二千里,聲振華夷,今看其傳,不值一錢。

李廣每戰輒北,困躓終身,今看其傳,英風如在。史氏抑揚予奪之妙,豈常手可望哉?

就是因為司馬遷的小心眼,所以漢代最偉大的統帥衛青、霍去病,在《史記》里成了小透明,在軍事史上也沒有啥地位。

韓信的兵仙、姜子牙是兵祖、孫子是兵圣、吳起是亞圣、李靖是戰神,你聽說有衛青、霍去病啥事了嗎?

看過兵家四圣的候選名單,姜子牙、 孫武、鬼谷子、吳起、孫臏、白起、王翦、尉繚、黃石公、 張良、韓信、李靖、岳飛。

十三個人,依然沒有衛青,霍去病。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

司馬遷的卑鄙,無法掩蓋衛青、霍去病的光芒,他們的英雄事跡,也不會因為司馬遷的輕描淡寫,和把他們塞進《史記.佞幸列傳》,而有所褪色。

封狼居胥,會是漢民族永遠的驕傲。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3/09/30
因為韓信把封建軍隊練到了不可能達到的高度。一般來說,能打的封建軍隊都是以親兵為核心,主將手中必須有一支絕對忠于自己的精銳力量,待遇是最好的,當然苦仗惡仗也必須帶頭上,才能維持一支軍隊的士氣和戰斗力。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3/09/30
霍去病的操作雖然猛,但你還是能看得懂他的那些操作,無論是雇傭匈奴人作為向導,還是指揮大軍千里急襲,雖然很夸張,但還在世人能接受的范圍之內,后世也不是沒有過霍去病這樣精騎遠程急襲取勝的案例,比如曹操麾下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3/09/30
霍去病是漢武帝舉全國之力為他訓練、挑選最精銳的騎兵供他獨立指揮。韓信就比較慘了,劉邦就給他一個大將軍頭銜,軍隊都是自己招的,好容易拉起一只隊伍就被劉邦直接調走,再好容易拉起一只隊伍又被劉邦一個手令調走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3/09/30
因為韓信身上的一些屬性純屬開掛,你看他打仗你覺得在作弊。能和韓信比玄學帶兵的我印象里只有一個陳慶之,其他人再怎麼吹牛,多少都講點道理。韓信有三個外掛技能:虛空暴兵;群體心控;透視開圖。虛空暴兵這點在古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6
2023/09/30
兵仙不兵仙的,那只是文人給取的外號,就像什麼軍神、兵王之類。但韓信,在今天的古代名將評價體系中,是世界級名將,是漢族人當中排名最靠前的。在東亞這塊,排名最靠前的有蒙古族的成吉思汗、速不台,接下來就是韓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3/09/30
霍去病封狼居胥帶的什麼兵?大漢舉國之力培養出來的最精銳的5萬騎兵,有舅舅衛青率領漢軍主力吸引匈奴主力仇恨,又有匈奸帶路的情況,玩了把偷襲王庭拿下巨大戰果。韓信北伐帶的什麼兵?也不能說不精銳,但是劉邦剛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3/09/30
因為韓信明顯掌握了一種把封建時代烏合之眾訓練成高組織度高士氣近代軍隊的方法。如果放到文明6里,其隱退效果大概是讓近戰步兵殘血時獲得滿血的防御戰力……畢竟帶著一群烏合之眾在冷兵器時代玩拖刀計實在太扯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3/09/30
兩晉南北朝的人不比你懂韓信含金量?兩晉權翼:慕容垂,今之韓白北魏崔浩:魏軍無韓白南唐馮延曾:烏合之眾對抗天下精兵。韓白復生,亦無成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3/09/30
因為丟不起這個人,全世界軍事家一看華夏文明的兵家四圣、武廟十哲、名將楷模是孫吳韓白李紛紛驚異華夏文明實乃數千年之軍事強國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3/09/30
為什麼現代人認為他一定比古代人更了解歷史,比將軍更了解兵法「封狼居胥是古代武將最大榮耀」韓信:我不打了,我要去抵抗外族,劉邦你自己和項羽打去吧劉邦:???你腦子抽了?如果有一個人建議讓劉邦派韓信去防備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3/09/30
霍去病不叫兵仙是因為他叫霍大膽。膽量大,敢賭,背后是相信即使出現什麼狀況,戰事瞬息萬變,但咱臨陣操作一番都可以應對。深入敵境但對自身實力非常有自信,不怕不怕啦。非常牛逼。可你對比一下韓信就能發現韓信不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3/09/30
因為兩人打仗風格不一樣,霍去病就和項羽一樣,兩人戰術都很簡單,就是率領手下精銳直接打爆對手指揮中樞,然后造成對方因為失去指揮而潰敗,他們短短幾年軍事生涯所有戰爭都是這個模式,霍去病比項羽強的地方他善于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3/09/30
風林火山。韓信全占了,霍去病大概有兩個,林和山是屬于衛青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3/09/30
世人總結的與韓信有管的成語。1. 戰無不勝:這是作為一名戰神的基本素養,這是劉邦建立漢朝之后對韓信的評價,指韓信打仗沒有不取得勝利的,形容力量十分強大,百戰百勝。2.國士無雙:蕭何在向劉邦推薦韓信的時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3/09/30
因為韓信真的很強。看看和他有關的成語就知道了。1.一飯千金知恩圖報。2.胯下之辱冷靜克制。3.國士無雙。「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來自蕭何的評價。4.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八月,漢王舉兵東出陳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3/09/30
霍去病是那種你準備好所有的部隊,糧草,器械等等一切,然后告訴他干誰,他就能帶隊去干誰。韓信是那種你只要一句話,告訴他干誰,他就能自己去抓壯丁,屯糧草,備器械,帶隊去干誰。你覺得誰牛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3/09/30
眾所周知,在古戰圈xx仙是麻瓜的意思~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3/09/30
霍去病戰略戰術以及戰績都不咋滴。雖然,現在霍去病被吹上了天,被吹成了宇宙第一神將。但是,霍去病歷史上真實的戰績,差的一塌糊涂。公元前121年春,霍去病率1萬騎兵,從隴西郡位于祁連山的大斗拔谷出發,經祁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3/09/30
韓信是軍事家,霍去病是名將,而且韓信比霍去病更強更出名。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3/09/30
了解中國的戰爭藝術,你需要看地圖。而不是數字或者傳記。如果你能在沙盤推演韓信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你就知道這人有多神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