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但不算多。
因為唐朝大多數皇帝都不止一個年號,部分皇帝更換年號更是非常頻繁,有些年號可能就使用了一兩年,說不定偏遠地區的人都還不知道,年號就又換了。
以下截至百度百科:
如果用年號稱呼皇帝,可能讓唐朝人無所適從,不知道用哪個年號才好。
但是,也有一部分皇帝始終只有一個年號。
如高祖——武德,太宗——貞觀,憲宗——元和,武宗——會昌,宣宗——大中等等。
所以,如果去查閱古籍史料,就會發現的確是有以這些皇帝的年號來稱呼他們的。
而考慮到現今所存的唐朝史料遠少于明清,我想唐朝人用年號稱呼當朝皇帝也未必會很少。
當然,還要注意排除掉明清時期的史料,明清時人已經非常習慣用年號來稱呼天子了,沒法反映出唐朝人的習慣。
不過也有很多史料是五代、宋朝時的人所著,其實應該也算的,這里就不列入了。
比如唐《續高僧傳》
續高僧傳 / [唐]釋道宣 / 30卷
……通故覽卷履軾,若登龍門焉,信鴻漸之有日矣,故貞觀帝里宇內知名之僧,傳寫流輝,實爲符契,但以世.....不過這里說的其實是“貞觀帝里”,勉強算是吧。
唐憲宗的“元和”年號非常有名,唐朝很多詩詞稱呼他為“元和天子”。
張祜處士集 / [唐]張祜 《洛中作》
元和天子昔平戎,惆悵金輿尚未通。白居易《讀韓碑》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軒與羲。元稹 《陰山道》
年年買馬陰山道,馬死陰山帛空耗。有“小太宗”之稱的唐宣宗,“大中”年號也比較有名,唐朝古籍中就有人稱他為“大中皇帝”:
北裡誌 / [唐]孫棨
《香艶叢書五集》卷二北里志序:自大中皇帝好儒術,特重科第,故其愛婿鄭詹事再掌春闈,上往往微服....摭言 / [唐]王定保
文宗賜御製一篇,置於靈座之上。白樂天去世,大中皇帝以詩弔之曰:另外,雖然有些唐朝皇帝使用不止一個年號,但某些年號使用時間長,非常有名,也有很多唐朝人以此稱呼,最典型的就是唐玄宗的“開元”:
唐朝 張祜 《唐詩紀事》收錄當時退宮人所作:
開元皇帝掌中憐,流落人間二十年。柳河東集 / [唐]柳宗元
秘書郎姜?,字某,開元皇帝外孫也,始楚國公皎與上游,益貴幸,子慶初得尚某公主,生?,?生三日,上曰:他物無以餉吾孫,即勑有司以第六品告與緋衣銀魚,得通籍出入……另外像《大唐開元禮》 / [唐]蕭嵩 所述:
《大唐開元禮原序》:……或正開元皇帝綏萬邦撫重熙,于是學士張說奏言儀注矛盾,盍有以折衷之,乃詔徐堅、李銳、施敬本載加撰述,繼以蕭嵩、王仲丘等歴數年乃就,號曰《大唐開元禮》……惟開元皇帝勵精政治,有意太平,故能遴擇儒臣,??正鉅典…開元朝當時就把唐玄宗叫“開元皇帝”了。
另外也有稱“開元天子”的:劉賓客文集 / [唐]劉禹錫
《三鄉驛樓伏覩玄宗望女幾山詩小臣斐然有感》唐玄宗另一個有名的年號“天寶”倒是少見唐朝人這麼稱呼的。
還有像唐德宗的“貞元”年號其實也很有名,韓愈為其同宗許國公韓弘撰寫神道碑銘,說到唐憲宗是唐德宗之孫的時候,直接稱其為“
貞元元孫”,也是跟后世甚至是現代一樣,直接用年號代指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