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真的是生性涼薄嗎?為什麼?
查看全部 49 個回答
回答1
2023/09/30

ADVERTISEMENT

提起張愛玲,估計沒有人不知道她是個寫作家,至于她的寫作作品也是多的數不勝數。

她的每一部作品都映襯著自己的人生經歷,她是個天才寫手,孩童時便發現自己有驚人的寫作能力。但天不遂人愿,這樣一個才女的人生卻擁有諸多化不開的哀愁,即便如此,那個時代還是造就了如此一般璀璨的女子。

ADVERTISEMENT

在孩童時期,張愛玲在家中并沒有弟弟的地位高,這也讓張愛玲在早早的便意識到男女平等的問題,激起心中那份一定要比弟弟強的斗志,從上海遷到天津,再由之后的天津遷回上海,這之間所發生的種種令張愛玲在親情方面的無比的淡薄,父親的柔弱無能,母親的向往自由,到後來的離開,張愛玲的童年幾乎是沒有太大溫度的,即便父親在某種程度的喜愛也不能彌補母親的那份未知的溫暖。或許正是因為這樣才讓長大后的張愛玲對事對人都如此淡漠,也在那個沒有溫度的房子里有了一次又一次的寫作靈感。

之后母親的回國,在幼小的張愛玲心里充滿了期待和高興,卻也帶著一份陌生感,在女孩朦朧的認知力,古老的記憶遭到了現代文明的取代,一個是黑白幻影,一個是彩色相片。

ADVERTISEMENT

(采摘于文中)母親與她而言是那一段灰色地帶的彩色相片,以及整個孩童時代最為和美安寧的一面。父親的再娶,母親的再次離開使原本已有色彩的生活變回了原本的老舊樣甚至更糟糕。逐漸長大成人,張愛玲的文學寫作迎來了第一位伯樂---語文老師汪宏聲。(以下摘自原文)她的《看云》,得到了老師的贊賞。之后的英文撰寫《牧羊者素描》和《心愿》都有了尋常少年不曾有的成熟筆觸,到散文《遲暮》的發表更是讓人感嘆:只有一個孤獨的影子,她,倚在欄桿上;她的眼,才從青春之夢里醒過來的眼還帶著些朦朧睡意,望著這發狂似得世界,茫然地像不解這人生的迷。她是時代的落伍者了,在青年的溫馨世界中,她在無形中已被摒棄了,她再沒有這種資格。這種心情。

ADVERTISEMENT

來追隨那些站在時代前面的人們了!在甜夢初醒的時候,他所有的唯有空虛,悵惘;悵惘自己的黃金時代的遺失。

如此蒼白的文字寫的不止是世紀,也同樣反射著自己,。中學畢業后,以為羽翼漸豐,可以脫離那個黯淡無光的家時卻遭到了父親的冷眼。

被父親關禁閉的那段時光造就了之后的《半生緣》,將那時候的情節寫進自己的文章里,是的,等我出來的時候便不再是自己了。張愛玲說:「于千萬人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于千萬年之中,時間的天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唯有輕輕地問一聲:奧,你也在這里嗎?」 聰明如張愛玲一語道破了人間的千恩萬緣。 去英國留學是張愛玲的愿望,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了倫敦大學,卻因歐戰轉而就讀香港大學,在那里遇到了一生的摯友--炎櫻,那個性格和她截然相反的活潑女孩在張愛玲的人生添上已一縷云霞。此后的文章《我的天才夢》獲得「西’風「雜志的獎,她的文章像開了掛一樣傾心而來。香港淪陷,破了張愛玲的英格蘭之夢。

《傾城之戀》: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這個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誰知道什麼是因,什麼是果?誰知道呢,也許就因為要成全她,一個大城市傾覆了. 時隔三年,她重新回到了上海,那個充滿著故事卻讓她始終保留著那份清冷孤傲,此后的張愛玲繼續寫作,為電影寫影評,成為了《二十世紀》的撰稿人以此來維持自己的生活費,幸運總是在毫無防備時突然襲來,讓人始料未及,欣喜難言。在遇到周瘦鵑之后也奠定了張愛玲「沉香屑」在上海寫作地位。她的出場,讓寂寞的文壇迎來了灼灼火焰。在短短幾個月里便人盡皆知張愛玲的存在。

柯靈說:「我板著手指頭算來算去,偌大的文壇,哪個階段都安放不下一個張愛玲:上海淪陷,才給了她機會。」機遇也好,巧合也罷,張愛玲經由柯靈,開始陸陸續續的發表小說和散文,再次期間,周邊的人勸她要穩妥的走好每一步,她卻堅持出名要趁早,在寫作方面,張愛玲很快登上了燦爛的高峰,紅遍了上海。時光是最抓不住的東西,她用那一段段文字創造了「張愛玲年」。此后的作品一部接一部的出版,《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這些感人的愛情故事一一流露,卻也反映了張愛玲自身對愛情的排斥。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3/09/30
金鎖記里有一處寫,曹七巧嫁到姜家,她哥嫂因送女兒來上海完婚,順路探望她。七巧本是恨哥哥,恨他們把她嫁給有錢人家的殘廢兒子,但是看到嫂子拎著提盒,一直小心翼翼翻看里面的菜(窮人走親戚帶的家里唯有的好東西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3/09/30
張愛玲典當了自己的首飾去給胡蘭成的情婦打胎,這樣的傻女人還叫涼薄?後來張愛玲與胡蘭成毅然離婚,胡的信件她一律不看,電話一律不聽,真正的死生不復相見,張愛玲是敢愛敢恨。如果這叫涼薄的話,那真是無話可說。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3/09/30
(記不得是在哪篇散文里讀到的了,可能與原文有所出入)張愛玲提到自己坐火車去追尋胡蘭成,「看到火車外面一個士兵在吃著大餅卷油條,手和臉凍得紅紅的,我看了心里覺得很難過。」張愛玲太過清醒,看的太過清楚,語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3/09/30
作為一個腐朽階級的后代,官方認證的漢奸的妻子之一,張愛玲對日本侵略者的態度(有幾篇散文里看得出來,見到當街扇人嘴巴的憤恨心態以及被邀請參加文人大會拒絕),要比很多長在紅旗下,拿著官方的錢,完全了解已經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6
2023/09/30
知乎有個問題,叫你見過哪些涼薄的人?我經常在推薦里刷到各種回答。其實我覺得里面大部分人不過是活得通透罷了,遠遠背不起涼薄這個詞,張愛玲也是如此。她一直都活得很通透。曾經也是個想要得到母親更多愛與關注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3/09/30
張愛玲是一個好人,甚至本性純真。理由:她自己賺錢以后心心念念要還她母親錢 2. 她與胡婚姻存續期間接濟過困難時候的胡蘭成和胡相好的 4. 新中國成立之初,她試過向共產黨靠近,還寫過紅色小說5. 后期她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3/09/30
人人都說張愛玲生性涼薄,但是,心思不重,不重情重義的人,當不成作家。只有在心里千回百轉無數次,才會最終寫出來。而寫出來的東西,實際上不及她心里所想的十分之一。你以為她最涼薄,其實她最重感情。就是因為太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3/09/30
她只是不屑于無效社交,不想跟不喜歡的人假裝熱絡,不愿說些場面上的客套話,對于真心待她、幫助過她的人,她并不涼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3/09/30
在文化領域,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種現象,人們總是非常輕率的評價他們看不懂的作品,將其中的智慧視為冷血,勇氣看做愚蠢,溫柔當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3/09/30
張愛玲沒接觸過,只看過金鎖記的話劇,然后讀過《金鎖記》。畢竟一個大大咧咧的男生,讀張愛玲,說實話是讀不下去的。但我并不認為她涼薄。從文字里其實挺明顯的。我的主觀感覺:她聰慧敏感,所以即使她愛別人,她也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3/09/30
她不善言辭,在待人接物方面很愚笨。平時也不與人交往,只是自己待著。不做飯,不去飯店,經常用一些罐頭之類的速食食品果腹。她曾經說自己在生活中就像個廢物。這一切可能和她糟糕的原生家庭有著非常大的關系。她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3/09/30
生性涼薄之人真的是少之又少,我覺得張愛玲不僅不是生性涼薄,而且她根本不算是涼薄。她的兩段愛情,直到胡蘭成真的背叛她了,她才狠心說不再喜歡他了。而對于那個大她20多歲的老頭就更好了,老頭中風在床,照顧他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3/09/30
張愛玲一生不喜與人逢迎,她曾說:我有的時候覺得我就是一座孤島。張愛玲在《對照記》中寫下:繁弦急管轉入急管哀弦,急景凋年倒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3/09/30
張愛玲對親人和朋友的愛,在我看來,非但不涼薄,而且是充滿了赤子之心。傾城之戀中,范柳元有一句話「如果你了解從前的我,你會原諒現在的我。」對張愛玲也同樣適用。除了父親,一個差點導致她死亡的人,但她也沒恨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3/09/30
一個從小和弟弟一起成長在陰森落魄的房子里,沒有父愛母愛的女孩,她不懂對家人的愛一個青春期經歷戰亂的人,目睹黨派混戰,生活的地方也是租界和淪陷地,她不懂對「國家」的愛一個少女時期輾轉香港求學,漂泊四方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3/09/30
我一直這樣認為,能稱得上作家的,都是感情細膩,懷有很強共情能力的人,不瘋魔不成活,寫出了這麼多鮮活人物的人,你說他的心是冷的,怎麼可能。尤其女作家,不說個個是臨風流淚的性格也差不多了,必然是性格非常敏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3/09/30
張愛玲是天秤座的,對的這個星座是被認為最涼薄,沒有心的星座!但實際上天秤座是一個最講究公平的星座,就是你對我一分好,我就對你一分好。張愛玲也是如此,真正涼薄的人,是你無論對她有多好,她都會不會領一分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3/09/30
生性涼薄完全是對張愛玲的誤解。你覺得她性格冰冷,那你能夠得上當她朋友的資格嗎?她上大學就有一個好朋友叫炎櫻,兩個人從香港回到淪陷區上海,關系還是好得不得了。後來她輾轉到了香港和日本,都有炎櫻的接濟和幫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3/09/30
我不認為,每個孩子生出來都是熱切的愛父母信任父母依賴父母,天然的。為什麼後來涼薄了?一定是環境不對。她媽媽都不帶她,她依然愛她媽媽,想她,逃跑去找媽媽,想和媽媽親近,想和媽媽撒嬌,想媽媽的夸獎,想做錯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3/09/30
生性涼薄去形容她過分粗糙了。張愛玲其實是一個感性又現實的人。她沒什麼主義,也沒有理想,因此比較能看到周圍真實的人,他們的需求,他們的生活,她共情到無力改變自己命運的小人物,這一點是很慈悲的。張愛玲重物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